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风研究员 ,曾用名巴拉珠尔 ,蒙古族 ,192 2年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伊胡塔镇德尔斯村。 194 5年肄业于日本千叶师范学校。 194 6年参加革命。 195 6年起从事历史研究工作。历任全国人大民委内蒙古东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蒙古族组副组长、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  相似文献   

2.
乌兰夫同志在其65年的革命生涯中,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与内蒙古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领导内蒙古革命及主持内蒙古工作期间,注意结合内蒙古具体情况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制定符合内蒙古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的具体政策,为内蒙古的团结、稳定、发展、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新时期内蒙古统战文化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地名结构复杂、语言多元,这些地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地理风貌.是内蒙古的活化石。笔者依据有限的资料,缕陈国内外关于内蒙古地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内蒙古地名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各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重要体现.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等基本价值。探析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价值,对于传承民族历史文化,推动内蒙古科学研究、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对于增强公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道甫是内蒙古早期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之一,其历史活动对内蒙古百年历史进程起到过较大历史影响。但关于郭道甫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历史活动的中文史料却相对缺失,本文提供其在这一时间活动的日文相关史料的译文。  相似文献   

6.
热察绥改省是内蒙古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清末开始提出,到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改省,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国民政府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巩固长远为计,将热察绥三地改省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东蒙古"、"东部蒙古"的称呼是蒙古政治统治集团分裂的产物,"东蒙"一词的出现是"东蒙古"一词经历历史演变的结果,"东部内蒙古"是近代日本"侵略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代名词","蒙东"是内蒙古东部的简称,是实施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部五盟市实行地区间合作的产物。这几种意思相近却又不同的称呼见证着东部地区蒙古族曲折发展的历史脚步,体现着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古文字诂林》对文字学历史成果的继承@张玉梅$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62~~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史》是第一部全面叙述和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历史的专著,由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所郝维民教授主编。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根据,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系统地叙述和分析了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的民族政策及内蒙古的民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代中国,内蒙古的民族问题是中国政府必然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国民党政府在某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曾调整某些民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和了内蒙古的民族矛盾和地区矛盾。但是,从总体而言,国民党政府的羁縻、笼络的办法和强迫同化政策加深了内蒙古的民族矛盾、纠纷和隔阂。在这一历史时期,内蒙古的民族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进一步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11.
1769年拉卜楞寺正式开始学习金刚法舞,1772年有了正月金刚法舞的表演。拉卜楞寺的“法舞学院”是一个较为松散而特殊的组织,没有列入该寺正式的学院中。正月金刚法舞表演是一场完整的密宗具誓法王伏魔仪轨的实施,以此祈求佛法常住、社会安宁和人间太平,表达了人类追求生命安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2.
藏传佛教寺院养老模式可称为“在寺养老”,其又分为居舍养老和敬老院养老两种形式。通过对藏传佛教寺院养老文化的透视,我们认为居舍养老类似于现代社会中居家养老,它孕育于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传统文化之中,是最适合自身文化传统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于1969年成立,它的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践行了当时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五七"指示的精神;其次,稳定了内蒙古地区的局势;第三,为开发、保卫祖国北部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日本学者气贺泽保规先生在《武则天的感业寺出家问题与德业寺》一文中认为,唐太宗驾崩后,作为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并未出家感业寺,而是栖身于长安城休祥坊母亲家中,"感业寺是在强烈意识着德业寺的心理状况下虚构的寺名"。揆诸史实,武则天出家为尼于感业寺,确凿无疑。感业寺不是"一个架空的影子寺院",并非人为虚构,它位于唐长安禁苑内,遗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办事处感业寺小学内。感业寺与德业寺没有必然联系,都是唐长安禁苑内的宫人尼寺而已。  相似文献   

15.
大同善化寺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辽金佛教寺院,所保留的唐代建制为国内少见。寺中现存的金代"朱弁碑"详实地记载了金代圆满大师历时15年的重建史实,对研究该寺的历史以及相关问题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基础教育也由以往的蒙、汉双语教学逐步扩展为蒙、汉、英三语教学。而能否具备一支整体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较高的蒙古族英语教师队伍,则关系到能否顺利地、高质量地、全面地实施三语教学中的英语教学。故此,高等学校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培养从事民族基础与中等教育的蒙古族英语师资的历史重任。于是,对内蒙古地区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蒙生班”的“零起点”英语教学研究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本文针对内蒙古地区高校“蒙授班”英语教学的特殊性,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对策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社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传统,是精神信仰与社会结构的结合。对社神后土的崇拜集中表现为一种年度周期性的公共区域信仰传统——社日。社日尤其是春社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习俗与禁忌,民众在社日活动中巩固和强化了稳定的信仰共同体和地域共同体。晋南万荣县庙前村的后土祠农历三月十八传统庙会,由于独特的文化土壤,延续了古代春社的节日传统。通过对后土祠庙会的具体描述和分析,概括了古代春社具有原始性、公共性、宗教性、娱乐性等特点。同时指出古代春社发挥着寄托民众美好理想、规范民众生活、维系乡村公共秩序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2007年3月22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内容,运用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内蒙古地区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总体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从对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检查情况着手,发现内部控制在这方面的缺陷,并针对内蒙地区,提出一些加强内部控制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奉祀春秋大贤柳下惠的和圣祠,是泰山历史上的著名祠宇。考察其祠自创构以来的沿革兴废,并通过和圣祠祀,观察不同时代背景下对柳下惠的阐释与解读,以及其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政治动向与时人心态,有助于探索柳下惠与泰山文化的多层联系。  相似文献   

20.
青海佑宁寺著名僧人二世土观阿旺曲吉嘉措是藏传佛教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是清代八大驻京呼图克图之一。他一生的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佑宁寺发展的贡献,他担任该寺法台期间,大兴讲修之风,是佑宁寺历史上最为兴旺的时期之一,后来罗布藏丹津事件中佑宁寺等寺院毁于战火,也是在阿旺曲吉嘉措的努力周旋下才得以重建,保住了安多地区格鲁派的法脉传承;二是阿旺曲吉嘉措驻京供职期间,以政府代表身份护送达赖喇嘛入藏,积极协助达赖坐床事宜,返回京城后受封为“禅师”,向政府进言有关藏区事务的建议,成为中央与地方交流的桥梁,为清政府加强对青海、西藏等地区的管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