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盛世忽悠     
<正>媒体记载,前一段时间,学费25万元的清华EMBA学员(被人称为"老板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学员中董事长和总理占56%,副总理、政府官员、部门经理占44%。有老板还开专车甚至坐飞机专程赶到北京上课,可见大家的"求知若渴"并为此付出的"高成本"。除清华外,上海交大的EMBA学费是21.8万元,复旦大学的学费为23万元,  相似文献   

2.
《经理人》2007,(10):28-33
金秋10月,首个“中国最佳EMBA排行”隆重发布。 这是中国首个参照国际惯例,同时结合中国办学实践而开展的EMBA排行榜。从2004年开始,《经理人》对商学院开展调查并推出“最佳MBA排行”。在MBA排行成熟经验、成熟排行体系和调研方法的基础上,《经理人》2007年首度进行EMBA排行。EMBA排行主要从商学院、学员两个方面着手开展调查。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中旬,全国MBA报考工作刚降下帷幕,各媒体的惊叹就陆续传来。“MBA会是一个泡沫吗?”“中国MBA 教育怎么了?”“MBA缘何风光不在?……这边厢,质疑和分析次第展开;那边厢,清华2004年EMBA迎新晚会隆重举行,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BA十周年庆典紧锣密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携三位一体的EMBA模式北上京城,开始招生。而整合了学院非学位教育的中长期培训项目和短期培训课程的几所品牌商学院的培训中心,2004年课程计划已经成竹在胸。他们培训着,快乐着……  相似文献   

4.
黎冲森 《经理人》2006,(6):119-119
盘活校友资源就是为EMBA学员拓宽财富渠道“我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是寻找交流平台;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企业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升级.所以想通过EMBA学习学到一些新东西。”北京万通先锋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清华EMBA学生马健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还有就是清华大学的影响力.通过它可以提升一定的附加值。”针对 EMBA学习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他说:“一是光听讲课消化不了,所  相似文献   

5.
朱建国 《经理人》2007,(3):101-101
前些年,MBA很火。近几年,EMBA更火。作为一名外企管理人员,本人分别在两者最火的时候,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念过MBA,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念EMBA,属于一个求学经历比较独特的人。在名校、MBA、EMBA等火爆字眼和光环的背后,到底能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陈振烨  魏薇 《经理人》2009,(11):44-46
从2002年国家正式批准开办EMBA教育至今,过去7年中,乘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中国EMBA教育经历了超常规发展,有资格从事EMBA的商学院从最初30所,增加到62所,市场上各类EMBA项目不下100个,每年招生规模将超过1.5万人。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每年招收700多学员,清华和北大光华等体制内商学院每年也有400人.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2007,(5)
“CHEMBA是我参加的第二个MBA学位课程。相比第一个,我觉得CHEMBA在师资、学员素质、课程内容及行政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学习氛围更给人灵感。”这是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中美合作EMBA(以下简称CHEMBA:  相似文献   

8.
MBA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商业活动的机会。在MBA与EMBA的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如何对商务活动进行分析,如何去解决商务活动在存在的问题,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将自己的观点简单而完善地表达出来等。过去我们处理问题靠的是自己的经验,而在MBA的学习过程中,教员会将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教会学员,这样在未来的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而这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工具都是未来成为企业家和高级经理人的必需。  相似文献   

9.
EMBA三问     
文锋 《经理人》2005,(11):100-102
MBA和EMBA虽然只是“E”字之差,却有着极大的不同如果说MBA是“培养精英的教育产品”,那么EMBA是什么呢?或许该称之为“精英们培养出来的教育产品”。MBA和EMBA虽然只是“E”字之差,却有着极大的不同。EMBA的英文全称是ExecutiveMBA,原意是高层经理MBA。不过.有人对EMBA的E做过各种  相似文献   

10.
梁金荣 《领导广角》2001,(12):45-46
根据广西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经过考试择优选拔的广西首批50名中青年干部赴国外MBA、MPA培训班学员经过一年多学习已学成归来。他们决心以自己学到的知识服务政府,报效祖国:为此,本刊特刊发梁金荣、梁国仙(文见第57页)、黄祖桥三位同志在国外的学习见闻和心得体会:愿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经理人》2013,(11):68-75
清华连续四次蝉联榜首,北大光华首次跃居第二,中欧位列第三,备受争议的长江商学院从上一届的第四下滑到第十名。中国EMBA正进入两极分化、专业化细分的时代。2013年11月,在中国EMBA教育自2002年开办至今的第二个十年的起点上,第四届“中国最佳EMBA排行榜”再次隆重揭晓!此前,《经理人》在2007年、2009年和2011,三次发布该权威榜单。从今年5月开始,《经理人》委托独立第三方,依照国际惯例,对国内40多个中英文EMBA项目展开调查,同时进行的还有针对EMBA学员和企业雇主的调查。前后历时5个多月,最终排出本年度最佳  相似文献   

12.
《管理评论》2005,17(2):F003-F003
东北财经大学MBA学院是国内首家专门从事MBA(EMBA)教育的专业学院,集MBA(EMBA)的招生与录取、课程设置与培养、授课与指导、课程考试与学籍管理、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等职能于一体,是符台国际惯例的“研究生院”。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2009,(10):97-97
清华EMBA群体像之二:离顶峰还差100米的管理精英 会当凌绝顶.是每个职业经理人的梦想。在离顶峰还差100米的时候,选择到清华EMBA深造,是他们中许多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周建华 《经理人》2004,(6):104-105
牛津大学每年都要接待一批特殊的中国学员,他们都是公司里手握重权的高级管理者,大多为董事长、总经理一级的人物,但他们来这里不是游山玩水,瞻仰英伦古国的名城美景,而是赶场般地去听牛津大学教授们的讲座,好奇地吃起了西餐,甚至成群结队地住进了牛津普通大学生的宿舍。他们就是来自中国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以下简称“重大经管学院”)的EMBA学员。  相似文献   

15.
泓屹 《经理人》2014,(12):86-87
正清华MBA一直紧跟国际趋势,通过灵活学制、集中授课、渐进式申请、在线课程等创新方式,在招生疲软的大形势下,生源质量和数量,不仅没有下滑反而有新增长。过去12年中,《经理人》中国最佳MBA排行进行了六届,每两年编制一次榜单,成为洞悉国内MBA趋势和变化,发现标杆和创新做法的窗口。清华MBA连续六次位居榜首,与该项目不断创新密不可分。很多引领国内MBA趋势的做法和变革,都出自清华。过去两年中,清华MBA又做出很多新的尝试,为此,《经理人》独家采访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全国MBA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郦金梁。  相似文献   

16.
李宏 《经理人》2013,(11):80-81
用不上五年,80后将成为EMBA主体,他们受过系统教育,有管理经验,这个群体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人大EMBA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是“互动”,以学生的经验为主轴和知识来源的讨论式教学。EMBA生源低龄化是所有商学院都意识到的趋势,只不过,有的学校在有意控制年龄和职位结构,有的则在积极寻求改变和调整,人民大学商学院EMBA将CMPM(Chinese Masters in Practicing Management),即中国实践管理领袖教育项目作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融合案例、行动学习、反思学习和经验分享,还有实地参访、反思报告写作等。特别引入了模块主任角色,在学习中,模块主任既是课程设计者,又是教练者,同时还是质量控制者。  相似文献   

17.
曹仰锋 《经理人》2011,(1):108-109
商学院是大学诸多学院中和管理实践结合最为紧密的学术机构。大多数的商学院都招收MBA和EMBA学生。由于这两类学员几乎都来自于管理一线,在商场上拼杀了很长时间后,希望能到高校“充电”继续奋战。所以,他们对教授的授课水平要求相当高,即要有深厚的管理理论,又要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然而,这样的教授在商学院属于“珍品”。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2012,(4):120-121
2月25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MBA将近70多位学员走入深圳研祥集团,开展标杆企业考察,在北大汇丰黄海峰教授、EMBA教育中心谭伟主任的带领下和研祥集团董事长陈志列先生一道,通过对“最具有潜力的金牌企业”-研祥集团的中国式“智造”的案例现场研讨,共同探寻2012企业转型升级之正道,汇聚企业持续增长之力量。  相似文献   

19.
杨俊杰 《经理人》2007,(10):4-4
历经4个月,承接三年以来MBA排行的体系和丰富经验,《经理人》于本期推出了首份中国最佳EMBA中文项目排行,旨在推动中国EMBA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为中国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高层领导者。  相似文献   

20.
宋玉 《经理人》2005,(10):34-35
为了拓展人脉,有的学员同时读两个商学院的EMBA 这是一个讲究圈子的时代,读书有 同学圈,做生意有生意圈,两个 圈子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现 在却被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玩转这两个 圈子的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EMBA。 广泛的人脉关系,无疑是EMBA一笔 潜在的财富。EMBA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 区、不同的行业,身份却大抵相似:大部 分都是所在企业的中高层。读EMBA,是 一条能迅速结识各路商界精英的绝佳途径。 精明的人,通过EMBA这个不断延伸的人 脉圈,也能延伸出很多商业信息和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