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汉语文言中定中短语作谓语是比较普遍的语法现象,其意义为“表示同那个定中偏正短语所表达的事物及与相关的动作”, 这一语法现象在现代语白话中也仍然存在,文言中定中短语作状语也是较常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汉语文言中定中短语作谓语是比较普遍的语法现象 ,其意义为“表示同那个定中偏正短语所表达的事物及与其相关的动作”。这一语法现象在现代汉语白话中也仍然存在。文言中定中短语作状语也是较常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体词性的"N的V"短语有别于一般的体词性偏正短语,这使得人们对"N的V"短语当中的"的"也存在诸多争议。认真考察"的"在"N的V"短语中的表现,我们发现"的"在"N的V"短语中的主要功能是表示强调。  相似文献   

4.
零、引言0.1现代汉语中由动词(V)和名词(N)加“的”组成了一种很有特点的“V的N”偏正短语,然而这种短语的句法功能和表达作用至今没有得到比较详尽的分析。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材料的调查分析,对“V的N”偏正短语在句中的句法功能和它在运用中的特点作一全面考察,以使我们对它的使用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①0.2我们主要根据变换形式的不同及其他特点将“V的N”作为如下分类:A1:微笑的工人→工人微笑(主谓,N为指人名词)A2:颤抖的声音→声音颤抖(主谓,N为非指人名词)B1:遗弃的婴儿→遗弃婴儿(述宾,…  相似文献   

5.
"V+动量短语+N"中的动量短语作动词的补语,还是作后面名词的定语,历来存在争议。本文考察了动量短语作定语和补语的句法条件和句法特征,进而对处于"V+动量短语+N"的"回、遍、下、通、阵、趟、番、顿、次、场1"的语法功能从句法、语义上进行了具体辨析,并试图从认知的角度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6.
“N的V”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的V”指“中国的解放”、“他的来”一类短语。在我国语法研究的草创时期,一些语法学者就已注意到这种语言材料了。此后各家有关动词、名词划界的著述中也常常涉及到N的V。近五六年来有一些对N的V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章陆续问世。目前语法学界对N的V中V的词性、N的V的功能类型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本文把从《新著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介词"依据"用于介引动作行为的根据。它来源于汉代的同形动词短语"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词短语"依据"在认知隐喻机制促动下因高频连用由并列式动词短语词汇化为同形的依靠义动词。动词"依据"形成后,经常用于"V1+N1+V2+N2"句法环境中的V1位置,至隋唐五代时期,处于该句法环境中的"依据"最终完成向介词的虚化,"V1(依据)+N1"由独立作谓语被重新分析为作状语,介词"依据"形成。"依据"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路径可以概括为"动词短语→动词→介词"。  相似文献   

8.
“V双+N单”表示偏正关系的内部限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双+N单构成表示偏正关系的名词性短语时受到内部限制,能进入这一格式的V双一般原型性、及物性、动性都较弱, N单多为类后缀,抽象度较高,且V双对N单具有分类性.  相似文献   

9.
将“教师休息室、城市美容师、激光切割机”之类的名词组合描写为N1 (V -N2),探讨动核V与N1、-N2的语义框架、语义角色与语义类型,将句子层面的语义分析理论引入短语。比较同一语义结构在不同层级的语序,指出汉语常说“文学爱好者”、“爱好文学的人”而很少说“爱好文学者”的原因:语序、虚词是截短或割断N2的语义前辖、使语言单位升级从而加强组合、生成能力的有效手段。“狗美容师”的多义并不源于层次差异,而由不同语义关系重合造成;N1为受事的含动名词短语,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配位并非平行吻合的,而是交错分裂的。  相似文献   

10.
述宾短语“看 NV 不 V”格式是由一个“看 N”加上一个正反问的常用格式“V 不 V”构成的,多出现在口语和白话文小说中。就笔者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前人已对其做过颇多的研究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本文笔者将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看 NV 不 V”格式中的积累分布和语用含义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内部的领属关系又可分为典型的领属关系与非典型的领属关系。文章重点探讨了非典型领属关系的各种表现形式,如领属结构中存在隐喻,指称义的虚化等等。  相似文献   

12.
惠安方言动宾重叠式主要由“动十名”、“动+动”、“动十量”、“动+代”和“动十形”五种动宾结构重叠而成。根据重叠式里动语的语义差异,重叠式所表示的语义特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动语是动作动词时,重叠式较之基式是量的增多;动语是存现动词时,重叠式较之基式有量的增多,也有量的减少:动语是心理动词时,重叠式较之基式只是量的减少。重叠式里的动语和宾语互为选择,它们的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语用上看,重叠式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表达场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构式义的角度分析了N1+V1得+N2+V2句式的两种类型:结果句和致使句,并认为构式义在给句子分类时起到一种导向作用。构式义和句中动词义相互作用,构式义与动词义一致时,生成合格的句子,当构式义与动词义不一致时,构式义通过压制使动词意义发生变化,从而使动词进入句式。同时分析了能进入N1+V1得+N2+V2句式中的动词类型,解释了此类动词进入句式的原因。本文还探讨了构式语法在汉语短语和词这两级单位中的应用,并认为构式语法在构式义突显时使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根据出现在格式中的能产生歧义的名词小类和两个名词在格式中不同的深层语义关系,对"N1+的+N2"组合的几类歧义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一类是N1、N2都是表示人物或身份范畴的名词;一类是N1是表示人物或动物的名词,N2是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的名词;还有一类是N1为表示地区、单位的名词,N2为表示人或物的名词。从语义关系角度指出这种歧义类别产生的条件及形成的原因,并给出分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V+N1+的+N2”歧义词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听辨实验和声学实验,发现,韵律特征可以起到解歧的作用,前后停顿时长,动词的发音时长、动词的基频均是“V+N1+的+N2”歧义词组解歧的声学参数。其中,前后停顿时长与“V+N1+的+N2”歧义词组的句法关系相对应,不仅能够消解歧义词组的两种意义,而且还与歧义词组的语义倾向性相对应,是最舌亚确解岵韵缝姥壶一韵缝信.白’与自凄、筷-;/窘士丌相麒.  相似文献   

16.
湖南境内湘语“V+X+N(L)”的结构形式共有四种:“V+在+N(L)”、“V+到+N(L)”,“V+体貌助词+N(L)”和“V+体貌助词+在+N(L)”。“V+体貌助词+在+N(L)”的来源于六朝时期就已常见的“(S-P)在NL”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从语法领域语义平面角度,对典型式兼语句"N1+V1+N2+V2"的第一个动词V1从语义类型,即祈使意义、认定意义、情态意义、协同意义、导致意义、交接意义和存在有无意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从语义价的角度,对V1的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作为二价动词,V1主要表示及物动作、性质和部分感估意义。作为三价动词,V1是动作动词,连接三个强制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语中的“V+将”结构在现在的多数北方方言中已经消失,但在山西的一些方言中仍有保留。长治方言中的“V+将”结构主要表现为“V+将+来”。从句类上来看,此结构主要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从此结构中宾语的位置来看,共有三种类型。从此结构的否定形式来看,不同类型的结构用于不同的句类,其否定形式不太一样。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系统功能句法的角度分析英语中“N+to+V”结构中的动词与名词的关系。本文主要区分了四类“N+to+V”结构,并就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从形式入手分析,但研究的重点在于语义和功能,同时也探讨了名词词组以及小句复合体小句间关系等问题,并再次验证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指导语言学习与教学方面的优势和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A+N"结构进行全面的考察,包括原型理论、构式、隐喻、成分意义等。指出",A+N"结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认知的体验基础,以及认知遵循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客观到主观的基本规律,而隐喻则是人类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机制之一。隐喻具有突破语义限制的作用,其产生的结果可使"A+N"的意义固化,从而形成习语和惯用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