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度文明是我国理论界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和新命题。制度文明问题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但对该问题的研究仍不够深人和广泛.制度文明作为一个概念,是指人类创造和改造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及社会生活的成果。社会关系的规范化即社会制度,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的规范化就形成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及其更替反映着人类自我认识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确定的结构形式,也是人类促进社会进步的成果。社会关系的制度化是制度文明的根本标志。除此之外,人类的社会活动与生活的体系化,也构成了制度文…  相似文献   

2.
冷战体系中超级大国关系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等级制度缺失情况下“长和平”秩序的形成,这种秩序的形成与维系不仅依赖于以意识形态对抗为基础的观念结构,也依赖于美苏两国以实力竞争为基础的物质结构以及一系列审慎的自我约束和控制机制。“后危机时代”的国际政治体系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国际社会权力结构和平重组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但维系“长和平”秩序的规则有些仍发挥作用,美国在冷战时期确立的势力范围和利益边界依然存在,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变革仍需较长时间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探讨了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制度性功能、成功意识形态的特征、在维持国家稳定中的作用以及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中国学者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的理论解读主要涉及意识形态与理性选择的关系、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内在机制及功能限度、意识形态与人力资本的关系等.此外,学者们还对诸如意识形态起源、意识形态产生差异的原因、意识形态成本等问题做出了与西方学者不同的诠释.总体而言,我们对于该理论引介和阐释较多而应用较少,其实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弥补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理论重政治与社会功能而轻经济与管理功能的不足,可以用其来分析中国很多的现实问题,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制度变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现代资产阶级的"趋同理论"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初,但这一理论的背景却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20年代初,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和平共处的问题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当代首要的实践问题.列宁提出了两种社会政治制度有可能和平共处的思想,并本着这种思想,努力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关系.1922年4月,在热那亚召开了包括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到30年代,苏联在解决国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长.这一切,使当时最保守的人士都相信,苏联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强大国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放弃了不承认苏联的政策,于1933年11月16日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这种从政治、经济到外交的超意识形态合作本身显然孕育着"趋同理论"产生的可能性.但"趋同理论"毕竟在当时没有产生,原因在于资产阶级拒绝承认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的解释,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探索中,在对德国为代表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批判中,始终将意识形态问题的唯物主义究诘作为与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他们执守“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根本思想原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相互联系界说意识形态的反应机制和社会功能;从社会意识与社会主体互生成、互规定的关系界说意识形态的主体性机制和阶级属性;从社会意识的存在样式及其知、行关系界说意识形态的认识特征和实践性品格。由此,构建了解释意识形态现象的三大向度与九个视角,阐明了理解意识形态的思想原理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们都在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个问题,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都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道德与经济关系,道德与利益关系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要求的总和。道德是历史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因此,在任何社会中,道德都是扎根于经济关系之中,并直接为经济关系所体现出的利益关系服务。因此,在任何社会中,道德的性质、内容都是由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7.
解读文化和意识形态,表明二者已从语义诠释转换为涉及社会政治、经济、观念和发展诸话语。文化是总体性概念,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文化的四大层面。意识形态话语相对狭窄,托拉西的意识形态概念涵义颇丰,马克思则是在批判意义层面研究这一概念的,而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哲学意蕴很浓。因此,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性不同,二者具有非对称性关系:文化和意识形态不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二者呈二元结构,并反映出人类经验世俗化和神圣化的过程。文化中心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是意识形态中心主义。文化整合意在整合相异文化因子的整体意义,意识形态整合旨在确立意识形态规范,因而文化冲突的实质是意识形态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当代资本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步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很多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相比,仍拥有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和产业结构等优势,仍处于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影响是贫富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提高竞争能力,以避免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形成和扩展。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政治中,决定国家特别是大国对外行为的动力,除了安全和经济之外,还有意识形态。与这三种动力相对应的国际政治研究范式应当分别为地缘政治、币缘政治和意缘政治。意缘政治一直伴随着国际政治,经历了隐蔽阶段、初级阶段、高潮阶段,以及新常态阶段。意识形态是同安全和经济并立的、影响国家对外行为的独立要素;在特殊情况下,意识形态还会起决定性作用;作为独立的要素,意识形态还影响决策者对国家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判定。随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深化、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演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意缘政治将趋于弱化,但会有反复。  相似文献   

10.
黄民兴 《唐都学刊》2008,24(3):6-10
阿拔斯王朝与唐王朝具有一些共同的结构特点.首先,它们领土辽阔,民族、语言、文化众多,但帝国仍能保持控制;第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第三,均属于拥有自我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普世帝国,致力于建立普世秩序;第四,奉行不同的领土战略,构建了各自的国际体系.在双方关系上的特点,首先是军事和政治上从争夺中亚演变为和平共处与合作;第二,畅通的丝路有助于两国间密切的经贸联系;第三,文化交流在两大帝国关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非公有制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在劳动关系中存在劳动合同签订重视程度不够、劳动保护措施不力、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等问题。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已成为影响企业、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主要是发挥政府、企业、工会以及工商联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其中互联网与民粹主义的碰撞带来了新的意识形态风险。就其基本特征而言,网络民粹主义隐蔽阶级特征,突显社会矛盾;有意表现自身,潜在杂糅信息;全球传播流行,各地不尽相同。由此带来了文化、社会和政治层面的多重风险。针对网络民粹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多重风险,提出治理策略:防范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打下坚实基础;警惕网络霸权,为健全网络生态治理体系提供重要抓手;防止社会失序,为扩大公众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给予充分保障。在方法论意义上,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发展与安全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的运行离不开日常社会意识的认同,要达到对意识形态的具体把握,就要揭示意识形态与人们的日常意识和心理的联系,探讨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问题.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中就包含着关于意识形态与日常意识关系的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作了深入的挖掘和阐发.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利益日益分化、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注重对意识形态与日常意识关系的研究,在多样性的价值取向中寻求统一,在基本价值指向上达成社会共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明同一性是在整个国家(社会)特定的经济和文化领域内形成的.苏维埃意识形态文明认同感的危机导致了苏联的瓦解.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俄罗斯在世纪之交经历了"休克"疗法的改革和激烈的社会经济动荡之后,对选择什么样的民族国家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全球化的激荡和冲撞、俄罗斯社会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复杂的民族与宗教关系、各种社会思潮和今天的国际政治与经济文化环境势必对新俄罗斯民族文明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昕 《社科纵横》2014,(11):23-26
当前,面对我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挑战,要有效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必须着重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主导性与社会思想多样性,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理想化和世俗化,意识形态发展中的继承、借鉴与创新,意识形态建设与宣传中的辩护与批判、泛化与淡化,学术问题、政治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等几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求是学刊》2019,(6):26-33
虽然柏拉图对政治的理性根据的揭示预示着政治哲学的真正诞生,但无可否认政治行动和政治秩序都必须建筑在社会意见的基础上。基督教思想家和卢梭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才特别强调意识形态教化对于整合政治共同体的重要性。但真正说来,只有马克思对意识形态与现实的关系做出了科学的解释,进而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机制和整体结构的深刻认识,破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幻想,最终为无产阶级构建一种积极的、自觉参与社会历史变革的新型意识形态提供了科学的根据与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是与权力有关的意义生产。每一个社会的统治者从来不会满足于自己实际拥有的权力,他们还通过意识形态的炼金术把事实的权力转变为应得的权力。经典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也留下许多问题。关于意识形态与权力之间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激进人本主义和激进结构主义两种研究范式。前者把考察的重点放在意识形态对主体意识的支配和影响之上,意识形态本质是虚假的物化意识;后者把研究的重心放统治结构的生产和再生产之上,意识形态是行为主体及其模式被社会制度和物质实践塑造的结构与机制。这两种范式既是对当代社会权力与意义之关系的不同把握,也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遗产的不同解释,应该避免简单的对立。  相似文献   

18.
本书是在Т.И.奥伊泽尔曼院士领导下由苏联著名哲学家集体编写的.作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列宁哲学遗产的基本问题,探讨现代条件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加速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问题,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修正主义.书中指出,辩证法各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今天仍有迫切性,在我们的哲学著作中引起广泛争论,因为它对哲学知识统一和发展途  相似文献   

19.
论意识形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比较全面地概括与分析了毛泽东有关意识形态的理论,论述了邓小平关于这方面理论的主要思想,并据此就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内涵与地位、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方针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艺作为一定观念、意识的分工形式,具有意识形态性,但不等于说文艺就是意识形态。辨清这一问题对于正确解决文艺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起始,对于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