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既是甲骨文初学者的良师,也是甲骨学研究者的益友。 由于甲骨学目前尚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与探索,《甲骨文字典》(以下简称《字典》)当然也难免有值得商榷之处。这里想先就《字典》卷一“一”部“从五至九,则利用假借字”的说法,提出一点个人拙见。笔者以为五至九与一至四同样都是表示数目的指事字,而不是假借字。 首先,文字学家们对五至九几个数字的析形、释义以及  相似文献   

2.
在先秦史研究中,夏商两代的历史资料古文献记载很少。近五十年来,虽然夏文化的考古取得了很大成绩,为研究夏代历史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物证,但是,至今还没有发现夏王朝的文字。应当肯定地说,夏是有文字的王朝,发现夏王朝的文字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有关夏的许多传说,也一定会用它的文字来证明是历史事实。商代在九十年前有许多问题也是列为传说的,但是,自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发现了殷墟甲骨文,次年(1899)被认出是商代的遗文以后,随着殷墟甲骨文字不断的出土和对甲骨文研究的深入,商代历史的概貌也就清楚的展现出来。今天虽还不敢说把商代历史讲得头头是道,至少能说具有约六百年历史的商王朝,不少的历史问题不再用“传说”二字来描述了。  相似文献   

3.
假借字是汉字发展阶段的产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假借字产生于殷代之前,最早见于殷代的甲骨文。产生的条件有二:一是人类思维的发展,二是象形字存在的物质条件。象形字产生的初期,假借法即已开始出现。假借字的出现使汉字能够较为准确、完整地记录汉语。当它逐渐多起来后,便产生一词用多字的现象,造成一定的混乱。为了避免混乱,形声造字法便应运而生。假借字逐渐被形声字取代过程中,自有规律可寻。最后遗留下来很少一部分,大多固定在虚词的意义上。“本无其字”的假借法搁浅后,又沿着“本有其字”的假借(也称通假)延伸下去。  相似文献   

4.
纳西东巴文与甲骨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巴文与甲骨文是祖国两份极其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仅从文字学的角度,对这两种文字作些初步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二者的字形结构、假借情况、书写行款等方面的异同比较,试图证明东巴文字尚处于图画文字的阶段,并试图探索甲骨文中某些未识之字。作为汉民族前身的华夏族,是由古羌人部落、古蛮人部落、古戎人部落、古夷人部落以及古越人部落共同融合而成的。殷革夏命以后,夏族与商部落融合而创造了商代文化。故被人誉为汉文化辉煌标帜的安阳甲骨文化,也决不是一个单一的部落的文化,它应是历史上若干部落的文化相互融合而成的。今之纳西先民则是“渊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我国函北河湟地带的羌人向南迁徙至岷  相似文献   

5.
张惟捷 《殷都学刊》2013,34(3):1-12
关于甲骨文“(Π)”字的考释甚多,学者多认为是某种疾病,可能与骨骼或疽疮有关,然囿于卜辞记录上的先天限制,目前所见诸说待商榷处仍多,未有定论.根据甲骨文“(Ω)、(Ω)”即“肩”字初文的可信观点进一步申论,指出“(Π)”字从“肩”应即假借其声,并附加区别之点划,属于附划因声指事字,即文献中的”胃脘”字,与“腹”有区隔.在肯定杨安释”助”的前提下,进一步对甲骨“(φ)”字相关辞例作全面分析,并探讨卜辞中从“(Θ)”的“(店)”字.  相似文献   

6.
商代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水稻,卜辞中反映出的禾适宜在水田中生长,禾对水依赖性很强,因此禾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表示水稻的甲骨文专字。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字的研究,若能结合各种学科的资料,对于某些问题会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如商代地理的研究,除了研究甲骨文外,还必须结合考古发掘报告,才有可能厘清一些商代地理的问题,但也不一定能达成最终的结论,这篇文章也仅是提供一个说法。过去学者对于甲骨文"洹"字起源的研究,多将其形体解释为洹水的流向,然二者实无法结合。依据近年考古新发掘的资料,本文提出"洹"字字形来源实与殷墟布局有关的推论,并试图补证此说之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商代的养狗是商代家畜饲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狗在商代称犬。1969年至1977年在殷墟西区发掘的939座墓中、就有339座墓中有狗殉葬。据统计,卜辞中用狗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的记载大约有二百余条。商代的方国中,有以犬为名的。狗在当时不仅有专门的“(宀犬)”,而且有“犬侯”、“犬中”、“多犬”,“犬”一类的官员负责其饲养、驯练活动。就是在殷正百辟中也有养狗戏狗之风。在商代,狗肉与马、牛、羊豕、等肉比较是属于上品。仅从甲骨文中的“献”字看,我国商代对狗肉的制作、除了烤作以外、起码还有蒸、煮等做法。  相似文献   

9.
马、牛耕的兴起在什么时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中期以后,奴隶社会内部正逐步发生变化。农业生产上,使用大牲畜马、牛的增多,也是变化之一。商代曾用马、牛来犁地耕种。甲骨文中有等字,象马、牛拉犁,破田起土,以种植庄稼。但是由于奴隶制的存在和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这种方式并不能推广。这时主要却是使用犬这种畜力来进行耕种。甲骨文中有,象双犬拉耒形,字读若协。反映这是商代井田上使用畜力耕作的主要方式。周代沿袭了这一耕作方式,但逐步增加一犬,成三犬拉耒,如,反映到了周代在井田上加大了畜力,以求进一步深耕,增加生产。  相似文献   

10.
甘露 《兰州学刊》2009,(11):190-193
《创世纪》是纳西族的创世史诗,它是早期经典的代表,对于研究纳西族的历史、语言、文字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对该经典中假借字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经典中假借字数量占总字数的50%左右,不少假借字已趋于统一和固定,成为一种造字法;被借字多为单音节字,也可以借双音节字的一个音节,还有借双音节字来表示双音节词的;被借字表示的多为具体实在的意义,而假借字意义则主要表示抽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