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1年起,"美女作家"与"身体写作"就像文坛的兴奋剂,带来一款款耸动新闻的同时,也带来女性更为个性化的写作,从"实力派"到"时尚派"无不把自己调整到冲锋陷阵的状态。女性写作在整体格局上也愈来愈丰富多彩,春兰秋菊,各有其妙。作家对女人来说已成为一个吃香的职业。当代、新生代、晚生代,一茬茬的新面孔涌上来,以卓越的风姿踩着键盘舞蹈着。  相似文献   

2.
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语言文化学是俄罗斯语言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它把语言和文化研究相结合,为神话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提供了新的视角。神话是人类原始思维的载体,是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源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神话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是俄罗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神话书写是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试从语言文化学视角对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乌利茨卡娅的神话书写及其在语篇建构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阐释,以期透过文本表层考察作家神话书写中体现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3.
《弟兄们》作为王安忆文学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过渡至20世纪90年代的一部代表作,讲述了三个互称"兄弟"的女性自我解放的故事。作家借这部作品构建了一个女性精神同盟,以探讨女性之间的纯粹精神能否在社会坚守的问题。通过梳理小说中的女性精神同盟从建构到崩溃的过程,可以加深对作品深意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探析女性精神同盟能否存在的问题,为当代女性自我解放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女性忙创作,男人忙什么? 表面看来,文学界女性作家成了主力军,似乎不止是半边天而已。这里有一个材料,据蔡燕妮统计的2001年--2003 年女作家中长篇小说要目来看,真可谓蔚为大观。相比之下,男性作家似乎要沉寂得多,近几年来有影响的作品似乎也难以与女性作家的作品媲美,至少在规模、阵容和影响上难以与女性作家相匹敌。于是有人惊呼文坛"阴盛阳衰"!  相似文献   

5.
王娟 《现代交际》2015,(2):61+6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种文学现象。朱虹1981年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中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女性主义之后,我国女性作家的文本开始发生变化,女性意识在文本中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的出现也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女性写作"的作家,最引人注目的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她创作了很多作品,如雯雯系列,还有"三恋"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作家的女性意识,然而作家并不承认自己是女性作家代表中的一员。文章试从"三恋"对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是中国文学作品评论的两种传统方法,多用于诗学意义的探讨。相较于诗词,小说的文本解读亦可运用这两种方法。只是中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受世俗化浪潮的影响,文学开始向现实妥协,作家与作品表意的一致性受到质疑。因此,在解读中原作家群的小说时,"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运用上的合理性及可行性需要我们细细斟酌。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成为其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20世纪90年代初,学者提出"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以后,各高职院校都将这一概念变为其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培养方式以及策略等就成为所有教师关注的热点项目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内地可以说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没有哪一位作家或哪一部作品以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来观察社会现实,以女性的社会生存状态为特有的表现对象。90年代以后,一部分女性作家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迅速升温,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繁荣。所谓“病态”,指的是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从一开始就无暇他顾,急不可耐地突入女性自身的性活动这一私密空间,在自己的身体上寻求写作灵感和写作资源。十多年来,其写作视点日益下移,“性趣”日渐浓烈,以至深陷于自己的两腿之间不能自拔。这就注定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在其短暂的病态繁荣之后,必然迅速走向衰落。这一特殊的文学景观非常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9.
<正>西藏当代文学自五十年代伊始,在风雨飘摇的岁月中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初,西藏文学呈现出史无前例的繁花似锦的画卷。这一空前发展,不仅开创了西藏文学的新天地,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作为在当代藏族作家活跃的群体里不可或缺的女性文学在西藏文学中一直是一个缺席和失语的状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藏当代藏族女性文学才拔地而起,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出绚烂多彩的风姿。在这短短的70年间,  相似文献   

10.
《锻炼锻炼》是反映五十年代时期农村社会面貌的小说,是对农村农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作品通俗风趣,雅俗共赏。人物更是活灵活现,耐人寻味。"小腿疼"与"吃不饱"是短篇小说《锻炼锻炼》里面的两个人物。她们性格各异,各具特色,但是无不体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一大背景下农民缺乏安全感的生活状态。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基层干部的主观主义,作家的乡土情结来重新认识"小腿疼"与"吃不饱"。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说法,10多年来几乎约定俗成,"快"总在"好"之前.在"又快又好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从1990年至2005年平均增速9.7%,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全球第11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4位;老百姓也从"又快又好发展"的经济中得到了实惠,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在市场化的20年中,特别是从2003年的非典低潮开始,中国的住房市场开始了量价齐飞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马小兰 《现代妇女》2014,(3):I0021-I0021
伊哈桑·阿卜杜·库杜斯是埃及二十世纪一位十分著名的作家,他在创作中关注女性,作品常以女性为主人公,反映当时埃及妇女的生存状况。本文以伊哈桑的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例,试图剖析他对女性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具有时代标志性的都市视野下的民俗文化产物,"月份牌"画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月份牌"这一时代的象征物,透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民众崇尚"错彩镂金"之美、"初发芙蓉"之美与西方的摩登、开放之美相融合的中西交融之美的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14.
"抠门干饭"的小程序 90后女孩咪咪2020年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在英国留学期间,一位同学向咪咪推荐了Too Good To Go——一款抗击食物浪费的应用程序,消费者以低廉的价格从咖啡馆、酒店和餐厅中买到临期食品.这是咪咪第一次听说临期食品,"感觉很新鲜,我们在国内很少见到,在国外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兴盛,使女性主义者开始挖掘过去文学批评中被忽视的女性问题,而对民族主题和女性意识间关系问题的重视,成为女性主义批评挑战父权传统的文学史书写、介入八九十年代重写文学史进程的一个切入点。在这一背景下,民族主义和女性主义关系问题,成为解读《生死场》时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生死场》中的民族寓言与女性书写,并非全然冲突,而是存在着并行不悖之处,这也正体现了彼时萧红徘徊于左翼创作和女性书写之间的特殊处境。  相似文献   

16.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是"红色经典"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扮演着一个无可复加的角色。这时期"两性关系"成为人们忌讳的话题,作家普遍采取回避态度,从"两性关系"看待"十七年"革命女性将利于深入解读"政治话语讲述"年代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多少著名的诗人和作家曾竭尽所能来描述女性的伟大,然而即使是他们中最雄辩的也未能做到完美。女性影响了世界的历史,她们正在书写着今天,她们也必将创造一个更有意义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自近现代以来,我们的文化先驱们开始思考中国落后的根源,而"国民性"成为讨论的热点.中国现代化的前途与命运,其关节点真的在于我们的"国民性"?对"国民性"的认识,林语堂先生无疑具有独到之处.林语堂(1895~1976年)是一位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他一生"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在他去世30周年之际,我们谨以此文纪念林语堂先生.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女作家们借着妇女解放运动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她们塑造了多维的父亲形象,并与男作家们一起书写对封建父权制度的反抗。通过对“五四”女作家笔下父亲形象的分析,可以深刻地透视出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女性的特殊遭遇和心路历程,同时也能清晰地鉴照出“五四”女性作家们思想上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20.
东北沦陷区文学的兴盛虽只有几年时间却涌现出一大批独具风貌的文学作品和深富民族担当的优秀作家。其中,出生于1912年的白朗与萧红并称为东北女性文学的拓荒者。本文以白朗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小说中屡次出现的"出走"情节分析白朗对黑暗势力的强烈反抗;梳理作家的女性书写,论述其关怀家国命运的女性视角;探讨民族危亡之下白朗关于生与死的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