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坚持继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六条基本原则之一。在新形势下,坚持继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不仅为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路子,而且还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科学地阐明了重视科学理论、加强理论武装对于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探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说服力的路径,是贯彻《意见》精神、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因,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源流》2007,(8)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和出发点,而辅导员是高校落实这一任务的重要角色,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必要手段。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理论学习,探索辅导员队伍工作方法创新亦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推进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的改革,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站位,创建更加人性化和多样化的新型学生管理方法,同时注重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要想做好学生工作,必须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明确学生成长方向和目标、必须把学习《江泽民文选》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结合起来。在继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借助有效的载体,扎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担负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任。只有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程度不同的冲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才能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中“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精神,重庆文理学院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倡导并践行发展性工作理念,大胆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运用可视性评价思想,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需要辅导员不断地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分步开展工作,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动态掌握大学生思想变化,寻求与之思想交流的平台,扩大教育的覆盖面,探索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引入心理学等方法,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当前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关注大学生,实现教育的“网络化”、科学化、现代化,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 ,吸引着众多的大学生。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天地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而因此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充分 ,更新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改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把学生社团建设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其他方面如学生社团作用。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社团建设成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得到陶冶,逐渐地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研究是时代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现代转换的学理认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当代发展与现实危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的社会生态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石油精神是新中国石油工业战线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核包含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等要素。石油高校应将石油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石油精神助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石油行业的长远发展。在将石油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当前仍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挑战。为了将石油精神进一步有效融入到石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石油高校在立足内容丰富和形式创新相统一的基础上,必须做到: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对石油精神的认知;建构“行业”+“文化”的石油文化教学体系,增进学生对石油精神的认同;完善“线上”+“线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对石油精神的践行。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制高点,高度评价青年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把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他提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强调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论断.江泽民结合国内外形势,提出了一系列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强调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世界观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强调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动力;提出坚持"四个统一"和"五个希望"的育人思想.江泽民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论断,要求不断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运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大学德育教育,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使德育活动的结果充分体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和各种社会实践之中。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新定位,从而有效地实施大学德育活动,树立新的大学德育观。  相似文献   

18.
论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对师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并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共融,构成了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大学精神不仅是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影响,在大学生的成才教育、品德培养和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以大学精神为指引,在大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日常生活中融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启迪、陶冶、引导和塑造功能。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施主体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求实求真创新,提高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