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跨国直接投资现已成为众多国家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我国也不例外。为了顺利推动和实施我国“走出去”战略,有必要从跨国直接投资含义着手对当今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等进行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2.
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众多理论中,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独树一帜,是各种理论的集大成者。近年来,邓宁在总结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并对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地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本文依据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折衷理论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各流派中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它将企业所有权优势绝对化、静态化了,实际上,企业所有权优势是相对的和动态的。故折衷理论应当放松内部化概念,将对外直接投资整合于修正后的折衷理论框架之内,我国企业优势型投资和寻求优势型投资的实证可以检验之。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产业化快速升级、传统技术梯度转移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在跨国经营中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与大企业相比较的优势,进而提出了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内部化理论是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理论之一 ,结合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实际情况 ,学习研究内部化理论 ,汲取其精华 ,有利于加速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国际投资理论评述商德文,何冬阳(一)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JohnH·Dunning)是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教授,1976年发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的探索》一文,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被视为国际投资理论之典范性论文,其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从资源、市场、风险分散等角度出发 ,揭示跨国并购同其他海外投资方式相比较的优势。同时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指出在目前情况下 ,我国发展跨国并购、进行跨国经营的现实意义 ,以及国家应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推进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 ,从宏观政策取向上进行重点扶持和引导 ,使其按国际惯例与规则运作  相似文献   

8.
西方经济学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强调 ,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垄断竞争优势地位。按照这种理论 ,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可能进行跨国经营 ,但事实上 ,许多中国的大、中、小企业都成功地走上了跨国经营的道路 ,不少企业还直接打入了发达国家的市场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对此 ,西方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无法说明和解释。从新的视角来分析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跨国经营理论 ,阐明企业跨国经营是建立在价值链战略环节比较优势基础上的 ,围绕战略环节 ,进行世界范围价值链环节的整合是企业跨国经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迅速,派别多,但迄今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颇有地位的是以邓宁等人为代表的里丁学派和以小岛清、小泽辉智为代表的日本学派。里丁学派影响更大、更广,因而有主流学派之称;日本学派侧重于宏观经济理论的分析,因而亦称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理论。里丁学派的主要理论是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本文详尽分析了两大学派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辩证地评价了两派各自的科学成分和不足之处,最后从中引伸出对我国引进外来直接投资的建制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对我国跨国经营发展策略及产业选择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评述垄断优势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论和投资周期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不断演进过程中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忽视了生产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大量出现是近年来跨国投资领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发展中国家中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公司甚至往往不是那些在它们本土市场上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这就对垄断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因为“垄断优势论”是指进入东道国的外国企业,应该具有在“生产经营、专利技术、营销手段、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垄断优势。对这种新现象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将对21世纪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以来 ,跨国公司的发展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极大关注 ,其一系列旨在阐明跨国公司对外扩张动因及其条件的理论和模型 ,形成了数十种跨国公司理论流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内部化理论等三大传统跨国公司理论。而折衷理论兼容了三大传统理论的优点。跨国公司对外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 ,从而导致了对折衷范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各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入WTO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境外资产和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文章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模型)作为解释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动因的理论框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国际化经验、中国对东道国(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以及东道国(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收入水平和银行业监管环境都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活动产生显著影响。并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启示,即未来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壮大将有赖于对其所具备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更好地发挥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走向国际市场是民营企业拓展其生长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正确认识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现状,充分分析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选择多方位、多角度的战略对策,促进民企跨国经营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目的是把国际市场内部化,因而必然产生货物、知识产品以及服务的大量跨国界内部流动.文章归纳分析了跨国界内部交易的特征、功能以及微观影响因素,以期对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力开展跨国投资、发展企业国际化生产经营已成为我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紧迫问题。尽管我国企业探索向海外投资、创办境外企业已有十多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相对滞后。本文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一国的公司或银行通过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方式 ,将货币资金、生产设备或专有技术转移到其他国家从事国际贷放或跨国经营 ,以谋取高额利息或利润收益。本文通过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基本特征的分析 ,并结合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了在现阶段我国利用外资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框架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通过对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概述与评析,提炼、总结出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并从中得出了对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近十几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已经有许多大外贸公司,大企业及企业集团和大银行进行国际投资,开展国际化经营,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目前,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正在形成共识:中国的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应抓住机会,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国公司。跨国直接投资概念可定义为:投资国为东道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