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蒙古族放牧员萨木扣,在旧社会是一个贫苦牧民的女儿,从小就死了母亲,九岁上给牧主放羊,受尽了折磨和痛苦。她十三岁那年,因为生活不下去,舅父领着她从青海逃难到甘肃张掖平山湖来,还是给牧主牧放骆驼,整天挨打受骂不得温饱。一九四九年,这个十五岁的少女,带着  相似文献   

2.
过去几年少数民族牧業区畜牧業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已有了相当的發展。在1956年全国社会主义革命高潮的影响和推动下,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的畜牧業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發展阶段,井开始試办对牧主經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据1957年11月底的統計,上述四个地区已建立牧業生产合作社1,763个,入社牧户66,415户,占牧業区总户数的23.38%,入社牲畜3,263,426头(只),占牧業区牧民总牲畜的10.07%。各种类型的互助組有9,469个,人組牧户82,374户,占牧業区总牧户的28.99%。  相似文献   

3.
自留畜政策好在新疆牧区的调查访问中,牧民普遍反映最满意的事之一,就是自留畜不受限制的政策。自从集体化后党中央规定允许社员有自留畜以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一个时期把自留畜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几放几收,牧民很有意见,把自留畜政策多变,比喻为哈萨克族的民间传统游戏——“刁羊”。尤其是十年动乱中,自留畜通统被没收,造成牧民肉食、奶食、乘骑和生活需用皮毛的困难,集体经济又满足不了牧民要求,于是出现了牧民穷困,社队紧张,有人  相似文献   

4.
周毛卡 《民族学刊》2020,11(5):74-83, 148-149
本文围绕国内外学界对青藏高原游牧地区“牧民定居”工程的讨论,按年代顺序对上个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藏族游牧地区“牧民定居”及游牧社会文化研究的主要著述进行了梳理、述评和比较。文章认为,老一辈研究者对藏族游牧地区社会文化的论著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极具开拓意义。最近十几年来的论著则主要围绕“草场承包”“生态移民”“牧民定居”等政策,实施以来的相关牧民社会文化变迁等,在论文数量和研究范围方面有了大幅的提高,研究人员俱增,但专门著作与反思性文章相对缺乏。就“牧民定居”研究来说,由于受调研地海拔较高、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和调查者自身语言、时间、刻板印象等主观因素的限制,很多研究未能深入。因而进一步指出,要做好“牧民定居”研究就必须了解和结合整个青藏高原游牧地区的社会文化,并进行长时期的参与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实地调查资料,对藏族游牧民定居与新牧区建设问题作了研究.近期政府实施的"牧民集中定居"政策,符合大部分藏族牧民的愿望.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影响着藏族游牧民的定居决策.为了推进藏族聚居地区牧民定居和新牧区建设进程,需要各级政府采取综合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个体私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都给予了更高意义上的肯定.拓宽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内涵。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外资和合资企业经济实体等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由过去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变成了重要组成部分.堂堂正正地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行列,得到了千年一遇、世纪之交的黄金发展机遇。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  相似文献   

7.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肃北蒙古族、肃南裕固族和天祝藏族自治县,自1981年起逐步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草畜承包到户,“谁使用,谁管理,谁建设,谁受益,长期不变”,使每个牧民同生产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扩大了牧民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但是,由于对牧区如何进一步完善生产责任制,深化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不够,实际工作又放松,致使近年来河西牧区出现了很多牧民雇工放牧的现象。据1989年底统计,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雇工放牧的占牧户总数的70%;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雇工放牧的牧业户占50%至60%;天祝藏族自治县部分牧区近一半牧  相似文献   

8.
我们“乌兰牧骑”是个综合性的文化工作队,我们下乡为牧民演出歌舞,同时还要宣传政策时事、辅导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普及科学卫生知识、举办图片展览、放映幻灯等等。我在队上参加马头琴伴奏和歌舞演出,同时又放映幻灯。有人说:“有了电影,牧民不再爱看幻灯啦,幻灯过时啦!”  相似文献   

9.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个体和私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但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认识扭曲状况下,经历了较多的风风雨雨。随着我党对个体和私营经济认识的逐步正确化和明朗化,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个体和私营经济更加有了发展的土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将以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和秋营经济的认识路线和邓小平同志阐述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为思想主线,就如何进一步正确认识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促…  相似文献   

10.
地处天山峡谷中的乌和公路66公里处驻守着新疆军区某部。每当有牧民转场到天山后峡,这儿的人就会告诉他:有事就去找“66”部队。“66”驻地一带风大天寒,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多年来,这个部队努力为牧民做好事,成了牧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伙伴。过去,牧民买粮要骑马到40公里外的永丰粮店,很不方便。部队根据驻地牧民的需要,腾出了500多平方米的房子,帮他们办起了粮食分店,定期派车拉运牧民所需要的粮食。后来,又办  相似文献   

11.
是依赖自然靠天养畜,还是靠革命精神来建设草原养畜?是继续沿袭“逐水草而居”的老路,还是开辟社会主义畜牧业的新道路?这是少数民族的广大牧区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怎样解决这个新的课题?乌审召公社的牧民们,以革命精神改造沙漠、建设草原的英雄事迹,给我们作了正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社会民俗与生态环境变迁中的额勒苏台嘎查察哈尔蒙古人的研究,力图反映镶黄旗与其他生态地域的蒙古族牧民在社会变迁中的生存状态.文章又从额勒苏台嘎查牧民人口、村落、牧业生活、风俗习惯、生产收支变迁等视角来阐述当下牧区牧民生活现状,并对保护牧民生态环境和生态民俗等方面的政策与现行探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青海牧区近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4%以上。有46万多藏族以及蒙族同胞在这块广阔的草原上放牧、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党的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牧区经济出现空前未有的大好局面,牧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1985年人均纯收入达459元,比1979年增长1.68倍,人均纯收入500元以上的县8个,千元以上的乡9个。各地都有一部分万元户,个别乡达4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消费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并对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使牧民群众普遍过上社会主义新生活,同时达到抓消费、促生产的目的,当前,迫切需要对牧民的生活消费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引导。本文试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山雄鹰     
一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日月山下的倒淌河地区,就听到处处传颂着这样一首动人的诗句:银鳞角儿水中游,雄鹰高飞云里头;我盼阿伯象雄鹰,迎风展翅跟党走。我去一个老乡家住了几天,才知道,这高山雄鹰指的就是黄科公社党支部书记哇加同志。在旧社会里,贫苦牧民出身的哇加给牧主当了半辈子长工,放牧、挤奶、赶牦牛,什  相似文献   

15.
自1983年以来,我国各大牧区先后实行了改革,并取得明显的成效.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各项新经济政策落实的结果日益明朗化,一些过去未能考虑到的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典型调查结果表明,牧区牲畜的出栏率、商品率提高了,牧民人均纯收人提高了55.3%至3.2倍.但应该看到的是,这些提高并非牧区的生产力与技术手段有了什么根本变革,而主要是政策调动了积极性,分配中原来归国家、集体的部分,大多转到牧民个人手中,以及价格提高等.在对草场资源的利用上,还未能以科学的管理代替掠夺式经营.牧民日常费用在不断加大,收支相抵后,能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实在不多.同时,由于未能及时引导,牧民的集体积累大大下降,约为原来的1/3—1/5,甚至更少.另外,生产方式的不合理与载畜量过大这个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继续存在,甚至有所发展,使我国草原单位面积产草量比二三十年前降低了30%—60%,草场退化沙化面积接近1/3,地方牲畜品种个体的产肉、产毛性能约下降10%—20%.这些统计数字,反映了直至1986年底,我国牧业普遍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6.
校章     
一金光閃閃的“云南大学”校章,挂在我的胸膛。我,十三年前,还在牧主的皮鞭下牧羊;我,在大年时节,曾經跟着母亲討吃在富人的門旁。那时,看見牧主的孩子放学归来,就說:“哎,小少爷,能不能把你在学堂里学的东西对我講一講?”他把头一昂,胸一挺,走过我的身旁:“呸!你这卑賤的小丫头,还想进学堂?”我含着眼泪,藏着悲伤,一股勁兒跑回家,扑到媽媽身上:  相似文献   

17.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同时又指出: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要采取有效政策加以扶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加快发展。”这样,就把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与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优惠照顾统一起来了,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延续性的体现。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党的民族优惠政策的关系及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繁荣民族地区的经济,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战略任务。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诉我们:“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214页)周恩来同志更具体地指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的地方,都现代化。”“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自治区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这清楚地说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19.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作为我国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和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载入史册。苏共中央总书记列·伊·勃列日涅夫所作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结报告,对党的对内对外政策作了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全面阐述了现代政治、经济、社会主义和思想的一切中心问题。勃列日涅夫在说明发达社会主义时期苏共经济政策时指出:“在进入七十年代时,党全面分析了国民经济的状况,确定了解决发达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问题的主要途径。”“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福利”这一始终不变的纲领性要求,过去和现在一直是从党性立场、从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摘     
建国以来我党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范例 把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对我国各个少数民族进行了识别;成功地领导了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民族胜利地进行社会改革,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把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作为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党在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