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和开发的战略决策。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这是中央为加快中西部发展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人常说“福不双降”,但就在百年盛事香港回归前夕重庆建立了直辖市,重庆人迎来了双喜临门。 重庆设立直辖市,其肩负的使命明明白白,那就是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和幅射作用,带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完成这一历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举世瞩目。在江苏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江苏与香港的合作一直具有重要意义。香港回归,必将对苏港合作的进程起推动作用,双方合作的领域更加宽广、合作的程度更加细密、深化。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香港的回归,苏港合作也将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如何抓住香港回归这一历史性的机遇,通过进一步加强苏港合作,带动江苏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工作有新的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本刊特组织专文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引发人们的思考。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江海学刊…  相似文献   

4.
胡总书记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会上指出了重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三大定位和一大目标:"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怎样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担负起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医疗中心的历史使命,带动长江上游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加速发展?这是一个关系重庆和长江上游人民福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渝万涪黔组建成重庆直辖市,无疑是重庆大发展的一次历史性机遇,赋予了重庆新的历史使命:发挥中心城市经济的凝聚力、辐射力,带动广大腹部地带的发展,形成合理的三峡库区产业群落,推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腾飞,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参与亚太经济循环的桥头堡。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新重庆面临严峻的挑战,新  相似文献   

6.
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开发长江经济带、振兴三峡库区、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保证,并对解决百万移民、扶贫开发、库区生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出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成功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本文拟在评估重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衡量增长方式是否转变的指标体系,以求教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 一、重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评估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裕;但缺少资金投入,致使经济发展滞后于东部地区.而回归的香港若投资开发中西部地区,无疑将使双方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既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巩固和加强香港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文章对扩大香港对中西部地区投资需要克服的障碍和应对措施,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8.
新重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农民最多的一个直辖市。设立这样一个直辖市无论从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角度,还是从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角度,都是富有挑战性的试验和建设,重庆如何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在宏观上施行倾斜发展,确定重点开发地域,选择主导经济部门,使重庆成为具有强大推动作用的西南地区的“增长极”,是重庆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重庆直辖市增长极的必要性 根据中央对重庆市的功能定位,今后15年重庆肩负着探索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完成库区百万移民三大历史  相似文献   

9.
王丽华 《江汉论坛》2003,(10):42-43
香港回归后,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其施政报告中明确将香港经济的发展定位为:“背靠内地,面向全球,作为我国一个主要城市和亚洲的国际都会,提供高增值的服务。”CEPA的签署与实施将为香港服务业与制造业提供巨大发展机遇,有力推动香港经济的快速转型,促进香港与内地经济的深层次融合。CEPA不仅对当前重振香港经济十分有利,而且对实现香港新世纪经济发展定位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将逐步西移,以致力于缩小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为下个世纪中国经济的全面高涨性发展奠定基础。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是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很正确的。本文旨在从理论上探讨振兴重庆和发展中国西部地区的相辅相成关系。 一、发展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必然要以重庆为支撑点 中国经济的东西部差距是历史形成的。其差距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封建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介绍重庆直辖市地理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重庆直辖市设置的重大战略意义——是实现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开发大西南战略、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重庆市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并对我国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外商投资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额较少,这样把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所形成的中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要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就必须制定各种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改变目前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被动局面。 一、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利用外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各种渠道吸收外资、使外资额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  相似文献   

13.
1997年,改革的浪潮把重庆推向一个新起点。直辖市的设立,使它再次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直辖后的重庆肩负着加快中西部发展、长江经济带开发、三峡工程及库区开发的神圣历史使命。重庆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与人才,而这又有赖于教育的供给,正所谓“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重庆的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问题同在。  相似文献   

14.
重庆直辖市的成立,为其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的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迎接这一挑战,促进新重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进而担负起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所赋予重庆经济中心的重任,一个应该而且必须抓好的方面,就是实现区域发展的PRED协调。PRED协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入口(P)、资源(R)、孙境(E)与发展(D)”的协调。这个概息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首先,区域是个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耦台而成的条因素、多层次的动态有机系统。这些因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区域呈现出鲜明的结钢性。…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后粤港经济合作新走向雷强(中山大学)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经济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荣辱与共,唇齿相依的关系。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粤港的经济合作如同香港与内地其他地区的关系一样,发展为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6.
重庆升为直辖市,这是振兴重庆发展重庆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这是邓小平同志生前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新重庆的经济怎样发展?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问题作深入思考,并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香港经济的发展不仅依托于内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历来对内地经济的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97香港回归以后,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必将加强,将会对内地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新的机遇。作为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大省,江苏应当高度重视这一历史性机遇,并利用它推进江苏外经贸的改革,以加速江苏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对97后香港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要在香港回归以后继续发展与香港的经贸关系,其先决条件就是必须能够对97以后香港的经济发展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如果我们从大势上来仔细分析,可以作出以下三个基本判断:判断一:香港能够继续保…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已成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问题如不尽快解决,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因此,如何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差距,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拟就如何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以及和平统一祖国而开始形成,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香港是第一个实践“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地区。回归后香港的政治发展是一个与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同的特例。探讨“一国两制”的理论及其在香港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孟庆顺教授的新著《“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后的政治发展》(香港社会科学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月版),就是对这一理论的专题研究。“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国两制”的提出对…  相似文献   

20.
香港回归祖国是一重大历史事件,各种情况表明香港前景将更美好。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是香港富有竞争力的经济体制的法律保证,中国政府在上述文件中作出的承诺是庄严的。香港的高素质人才和优良的基础设施,是香港在未来保持繁荣的重要保障。中国和亚洲蓬勃发展的经济也为香港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良好的条件。香港的光明前景,已得到了国际学术机构和工商团体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