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作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发起人之一,陈独秀在其中起了先锋和中坚的作用,尤其是他对"民主"与"科学"这两大思想的极力张扬,尽管受当时时代的局限,陈独秀在"民主"与"科学"的阐述中尚存在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大思想对于启发民智、掀起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早年接受和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发起具有巨大思想启蒙意义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抛弃资产阶级民主观,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开创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晚年陈独秀吸取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教训,对民主政治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和主张.其中所包含的正确或比较正确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反思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晚年陈独秀关于民主的言论,包含了他彻底的反对法西斯体制的思想,和对苏联体制、民主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民主等问题的思索。晚年陈独秀关于民主的言论与他晚期政治经历有关,与当时国际上苏联的政治动态和德意法西斯的猖獗有关。陈独秀的言论有不少明显错误的观点,但也有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17日至19日,由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和安徽教育学院政法系联合主办的"陈独秀与中国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安徽教育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安徽大学、安徽教育学院、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市陈独秀研究会、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社联、安徽省政协等单位的专家、学者50余人;会议共收到论文40余篇,涉及陈独秀的民主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思想.会议比较全面地探讨了陈独秀在中国现代文明方面的理论建树,及其对今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近现代文化是从鸦片战争之后形成的 ,西方强势文化的撞击 ,使中国的封建文化体系逐渐解体 ;封建官僚集团里改良派和保守派的斗争 ,逐渐确立了“中体西用”的近代文化思想 ,在改良派受到压制的时候 ,以孙中山为旗帜的在野知识分子的革命派就发展起来了 ,民主、共和的文化思想 ,是中国划时代的文化思想。五四产生了中国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 ,现代文化就从五四开始。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又分化出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马列主义的革命文化 ,以胡适为首的学院派文化和以鲁迅为代表的社会派文化 ,这三派文化都源于科学和民主的现代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6.
民主思想是陈独秀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甚至是贯穿其一生的主线,他的民主思想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文化运动时期,推崇资产阶级民主;第二阶级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无产阶级民主;第三阶段被开除堂籍,民主观发生了某些量变;第四阶段是一生最后4年,民主观有了质的变化,分析、探讨陈独秀一生民主思想的发展演变,对我们今天仍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晚年的陈独秀,通过对斯大林错误的反思,认为资产阶级民主有借鉴价值,主张借鉴资产阶级民主,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制,从而形成新的社会主义民主观。其见解不是他思想的倒退,而是对马列主义民主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政治理论宝库有两大珍品,一是关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既要完成反对封建主义残余的历史任务、又要完成扬弃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任务的理论,二是关于"改善党的领导"的实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阶段性质变、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理论.这两大理论分别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民主发展普遍规律的思想和列宁关于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发展特殊规律的思想,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陈独秀的惟民主义,是其早期民主思想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其中,主权在民思想是惟民主义的基石和核心.民权高于一切是主权在民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是对民权的最高肯定;民主国家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精神应是保障人民权力,共谋群体幸福,是其惟民主义的重点内容;对中国古代民木思想的剖析和对实行民主政治基本原则的一系列具体构想,是其惟民主义思想中颇具特色和颇有力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民主对中国是一个新事物,尽管在一百多年前就有许多杰出人士有了民主理想并为此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中国的民主进程却依然缺乏发展经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没有转变,还缺乏民主意识和民主的思想方法.因而要发展民主,就必须改变中国传统中反民主的思维定式,不仅要加强民主的制度保障还要从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入手.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陈独秀结合抗战与建国、世界反法西斯主义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民主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民主思想。他认为民主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应实行范围最广的大众民主,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应该借鉴资产阶级民主那些有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张太雷是新文化运动中成长的五四运动精英和中共创建人之一,受陈独秀的影响很大。当他完成中共最早派往共产国际使者的使命归来时,已成为此期党内马列主义水平的代表。在当时中共作出加入共产国际这个必要也是必然的抉择时,又给予陈独秀以热忱的帮助和影响,着力协调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关系,陈独秀也很看重张太雷,他们为完成党的创建工作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与杜亚泉的东西文化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和杜亚泉作为发生于20世纪初那场东西文化论争的核心人物,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论争的核心在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和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针对杜氏提出的调和论与统整说,陈氏做了详尽的批驳,提出只有德、赛两先生才能救治中国的黑暗.如何结合当时的语境及20世纪的中国现实对两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而不是简单贴标签式的裁判,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生对陈独秀作过多次不同的评价。五四时期 ,毛泽东积极支持并配合陈独秀的建党活动 ,对陈独秀的革命精神和创新思想推崇备致 ,称之为“思想界的明星”。 40年代初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史上的陈独秀作了客观的、辩证的分析评价 ,既指出其缺点和错误 ,又肯定其地位和贡献。建国后 ,随着个人权力的增长 ,毛泽东对陈独秀作了全盘否定。不同时代的不同评价 ,反映了时代演变的痕迹和毛泽东斗争策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林非 《东方论坛》2004,(6):23-27
"五四"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之简单比较,它所面临的严峻局势:一方面是民众的远未觉醒,如何消除浓厚的奴性主义意识,树立人权与公民的观念,必须花费巨大的努力.另一方面是它的根本任务,在于要建立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现代文明秩序,这样就必须批评与消除传统文明中陈旧和过时的东西,因此就必然会触犯死命维护它的腐败的权势者,受到他们猛烈的反对、攻击和迫害.这样的形势必然会出现激进主义思潮,以便更好做到发聋振聩.陈独秀与鲁迅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其实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明的见解,也还是具有相当全面的观念.而不同于此种范型的杰出启蒙主义者蔡元培,则提出了"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的主张,这对于启蒙过程的长期性来说, 应该是更为适应的. 林毓生认为"五四"启蒙运动,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明,而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则是由它发展而来,此种见解并不符合历史进程的实际情况,不过他提出了一种很值得加以认真讨论的见解,这有利于推动学术研究的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从崇拜18世纪的法兰西民主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巴黎和会上西方民主主义的破产,使陈独秀迫切要寻找新的出路;二是五四爱国运动的胜利,使陈独秀等一部分先进分子感到救亡运动不能仅停留在思想启蒙层面,应该走向直接行动;三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冲破重重障碍传播到了中国,满足了这个社会需要;四是俄共的推动作用等等。这些因素综合起作用,促使陈独秀一步步实现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与“二次革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共产国际的下级,陈独秀在无奈地接受了党内合作形式的国共合作政策之后,不得不同意和执行共产国际的各项指示.在共产国际的压力与国民党的排挤之下,陈独秀才发表了所谓的具有"二次革命论"倾向的文章."二次革命论"中所表露的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及武装力量的领导权的放弃,恰恰来自共产国际,而不是陈独秀.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五四时期反传统的猛士。陈独秀认为,五千年来的中国文化,本质上是畸形的文化。既然民主和科学能把西方引到高度文明发达的社会,那么,也一定能帮助中国达到这一目标。因此他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他把科学视为理想的知识形态,把科学当作反对蒙昧主义的锐利武器,主张以科学改造中国社会。他的科学思想在中国起到了开启民智,重立人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客观认识陈独秀五四时期哲学思想,本质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辨证认识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重要体现。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基本上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体现了进化论、无神论、经验论、人性论思想;而后期则接受了历史唯物论关于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也接受了历史唯物论关于劳动创造世界观点和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五四时期陈独秀已是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