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婚俗小说是话本小说中独特形态的婚姻题材小说,它不同于婚恋小说.婚恋小说以“写情”为本,彰显真情的意义;而婚俗小说则以“写俗”为本,强调礼俗秩序.婚俗小说依托相应的婚俗观念、婚俗程式构筑情节,展示社会生活,表达作者观念.依据话本小说故事情节对婚俗观念或行为的不同结构方式,可以将婚俗小说分为因俗生事和依俗结撰两种类别.  相似文献   

2.
鲍宗豪副教授的新著——《婚俗文化:中国婚俗的轨迹》(以下简称《婚俗文化》),已由上海人良出版社出版。该书突破了以往婚俗研究的框架,力图从文化的理  相似文献   

3.
李洪华  石伟 《兰州学刊》2008,(9):133-135
收继婚俗是我国传统婚姻陋俗之一,在清代这样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和封建社会末期的特殊时代依然比较流行。文章利用大量史料来论述清朝收继婚俗的表现,清代官方和民间对收继婚俗采取的禁止措施与效果,并分析了收继婚俗之所以在清代有令不行、屡禁不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婚姻作为人的生息与繁衍过程,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含义。巴渝婚俗作为巴渝地区的日常性存在,是解读巴渝人文内涵的一把钥匙。巴渝婚俗的地域文化人格,源于巴渝人对人生的关注和热爱。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说,巴渝婚俗虽然是中原婚俗文化这个大文化圈中的一个次文化圈,但从其文化品性来说,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因此它与中原婚俗文化除了具有共通性的一面外,还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挖掘包括巴渝婚俗在内的风情民俗,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王平 《东岳论丛》2007,28(3):65-68
在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中,以较多笔墨描写婚俗,始于《金瓶梅》,继之以《醒世姻缘传》和《红楼梦》。三部小说都以家庭生活为素材,婚俗描写则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婚俗描写在三部小说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功能。这些婚俗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创作主旨、构思故事情节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比较三部小说在婚俗描写方面的异同,也可为解决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元代蒙古族的婚姻习俗有不少与中原汉族传统婚俗不同之处,如多妻、抢婚残余、收继婚等。元朝入主中原之后,蒙古族婚俗对中原汉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中原汉族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下,蒙古族的婚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7.
蓝靛瑶是瑶族的一个重要支系,以习种蓝靛染布而得名。本文详细介绍蓝靛瑶的婚俗,内容涉及恋爱的方式、婚姻的缔结、婚俗中的禁忌、婚礼的过程、婚俗中所表现的民族意识等方面,为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阿勒泰市哈萨克族婚俗和哈巴河县吾尔达拜村哈萨克族婚俗进行整体的把握和阐释,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哈萨克族婚俗的共性及差异,在历时和共时的解读中,分析了哈萨克族婚礼及其仪式音乐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徐惠婷  粟丹 《浙江社会科学》2012,(10):58-64,157
西周婚姻制度主要体现宗法伦理道德精神,以维护男尊女卑的等级原则为宗旨,对婚姻的原则、要件及解除等规定十分详备。中国传统婚俗中耳熟能详的"同姓不婚"、"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等传统婚俗,均可以追溯到西周。文章从西周婚姻制度和中国传统婚俗的主要内容着手,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透过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历史表象,揭示其内在深层的底蕴和精华,为今天的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0.
桂榕 《学术探索》2009,(5):51-56
婚俗作为回族社区维护族群边界的重要文化机制,其文化意义在于拥有不变的伊斯兰教文化内核。本文以云南纳古这一著名回族社区为田野个案,试图建构和解读在纳古历史变迁中,宗教信仰与地方历史文化传统、人际关系如何共同编织回族婚俗文化之网的,就纳古回族婚俗的历史变迁进行人类学阐释。  相似文献   

11.
阳江是我国南海疍民的主要分布地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舟居文化,在婚姻习俗上有着不同于当地其他民俗的鲜明特色。通过田野调查,参与体验2016年阳江开渔节疍家婚俗表演等方法,在访谈游客、当地居民和阳江闸坡疍家婚俗省级传承人过程中,发现阳江闸坡疍民婚俗传承保护中存在着传承主体不明、有利益冲突等问题,分析了不同传承主体在这些问题中的作用,试图寻找合适阳江疍民婚俗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婚姻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的反映.文章通过对维吾尔传统婚俗的分析,探讨了维吾尔婚俗的主要特点及其蕴涵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13.
杨懋君 《阴山学刊》2001,14(2):59-62
清末民初婚俗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择偶标准、媒介方式、婚姻礼仪的演变,以及婚姻法规的加强和离婚的增多。这对现代社会的婚俗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认真研究,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壮族妇女的婚俗与生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社会崇拜女性观念的形成 ,使壮族妇女在婚俗与生育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 ,且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入赘”婚俗的男女平等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观 ,为“生男生女都一样”提供了合适的生长土壤  相似文献   

15.
元代收继婚俗及其演变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的许多民族都曾有过收继婚姻的习俗。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 ,曾在中原地区汉族之中推行这种婚俗。但到后来 ,收继婚俗在汉族和蒙古族中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是由社会的和经济的文化的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周易》与古代礼制、礼俗关系匪浅,《周易》中具备五礼,《周易》的许多卦爻辞反映了上古时代我国的婚俗婚礼情形,详细考论了《周易》中的奇异的婚俗现象,虽以男娶女为正,但亦有母系制残余,并考论了媵婚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礼制情况,如“反归以娣”、“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等爻辞。《周易》时代的许多婚俗婚礼一直延续到春秋时代,而男娶女为正等婚姻六礼的实行则一直延续到晚清。  相似文献   

17.
民国社会,天变道销,中国传统礼俗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繁缛的"六礼"有所简化,婚姻自主观念开始盛行,新式婚礼悄然在各大城市兴起,而为传统社会所"诟病"的离婚诉讼也日渐增多。尽管不同地区婚俗变革仍有差异,但新式婚俗正在日渐为政府和社会所认可,成为民国社会礼俗变革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一个特殊时期.习俗是社会变化的符号.由于广州开放早,得风气之先,所以广州的婚俗也较早发生变化.文明结婚就是新婚俗的集中表现.通过文明结婚,可以一窥当时广州新旧交融、中西会通的复杂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9.
青海藏族至今还保留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古老婚姻习俗,这些婚俗无论其包含的内容还是其表现形式都极富特色。它们在藏族的婚姻生活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藏族社会的其它诸多方面也产生着较为深刻的影响。这里介绍以下几种婚俗,并试加分析之:偷婚青海藏族有偷婚的婚姻习俗,它虽然不是青海藏族婚姻中的主要形式,但它的作用却给藏区社会以极大的影响。偷婚被藏族群众称之为“偷姑娘”,它通常是男女青年相爱定情,却得不到女方家长及亲戚的同意或男方家庭无力筹措彩礼的情况下,采取非常手段来实现婚姻的一种习俗。偷婚就其程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海南黎族婚俗和黎苗“三月三”节目民俗文化,论述其民俗生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