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文化传媒产业加强企业绩效稽核是当务之急。而绩效稽核制度却存在着诸如难以兼顾社会性和盈利性、关联交易形成的障碍、资产重组影响等问题。因此,需要结合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特征,从建立合理稽核组织架构、培养稽核的核心专长、扩大稽核作用、注意成本效益原则、结合经营管理的基础上搭建动态的企业绩效稽核框架,同时,从管理者素质及其管理哲学、企业文化、权责分派体系与信息系统等方面优化传媒业的绩效稽核环境,强化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促进文化传媒产业的成长与跃升。  相似文献   

2.
时讯快递     
《社会福利》2016,(4):60-62
1中华儿慈会:发布首部反拐题材儿童剧《回家的希望》为传播反拐常识,提高反拐意识,保护儿童安全,2016年4月10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斑马时代文化传媒主办,北京电视台卡酷七色光艺术团、宝贝回家网、杜克越影文化传媒合作共同推出的首部反拐儿童剧《回家的希望》在北京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发布。发布会开始前,主办方进行了儿童安全反拐演习活动,在参加演  相似文献   

3.
余桂玲 《社会工作》2008,(12):30-32
人本企业文化与物本企业文化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对市场、企业、管理、员工、激励、变化和工作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人本企业文化与物本企业文化各自不同的特点。要通过生态文化战略、人的集合体文化战略、服务文化战略、同事文化战略、前景文化战略、求变文化战略、享受文化战略建设人本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埠要闻     
《青岛画报》2012,(2):90-91
1月18日,被誉为文化"五朵金花"的青岛广电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演艺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网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五大市直国有文化企业集团揭牌成立,这是青岛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标志着青岛市加快推进文化青岛建设、打造文化强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五大国有文化传媒集团成立后,将主动适应市场发展规律,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思想观念、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实现根本转变,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5.
《今日辽宁》2014,(1):96-96,F0003
正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态度"以"传播文化"为己任,从最初的一本校园杂志,到现在的文化传媒公司,"态度"以独具的文化张力行走于光影与文字的世界,用可以触摸的质感和深沉的文化品味赋予"读"者生活的改变。作为一家朝气蓬勃的年轻企业,态度公司始创于2009年,2012年迁址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更名态度文化传媒(大连)有限公司,成为首家成功入驻大连广告创意产业园的传媒机构。秉承"与众不同、敢于挑战、勇于改变、相容共生"的企业理念,"态度"为国  相似文献   

6.
面向"十二五"的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五"期间的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应涵盖以下内容:把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作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环节,把握好"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调整的战略机遇,把握好节能减排对绿色产业的机会发掘,把握好信息化技术对文化市场的空间拓展,实施结合科技进步的产业创新战略,实施传承与包容的内容开发战略,实施面向全球的品牌建设战略,实施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战略.使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获得历史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全球化不仅带来经济安全问题,而且也带来文化安全问题。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强势文化和“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构成的威胁和挑战,必须克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文化产业战略;二、建立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实行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适度准入原则;三、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民营化战略,主动出击另际文化市场;四、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 ,全球化不仅带来经济安全问题 ,而且也带来文化安全问题。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强势文化和“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构成的威胁和挑战 ,必须构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 :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文化产业战略 ;二、建立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 ,实行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适度准入原则 ;三、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民营化战略 ,主动出击国际文化市场 ;四、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9.
对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作为文化大省,提出了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一个发展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发展十项产业,构建三大格局。黑龙江在发展文化产业中还存在观念落后,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文化产业还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资源市场有待挖掘和资源整合,缺乏富有实力的现代文化企业。应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注意协调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聂正楠  郑华 《南亚研究》2020,(1):1-20,148
自20世纪90年代战略文化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以来,从战略文化视角解释印度外交战略的研究不胜枚举.学术界对印度战略文化的研究普遍受到文化“稳定性”、“持久性”等基本特征的限制,主要从静止的视角围绕其起源、属性与形态等方面展开论述.本文试图从动态视角理解印度战略文化,构建战略文化生成与变迁理论框架.通过对战略文化的类型划分发现,印度在冷战时期形成了防御为主、进攻为辅的协调型战略文化,冷战后形成了强进攻性偏好的冲突型战略文化.作为印度战略文化变迁的首要条件,环境认知推动了印度国内政治程序的修正,从而影响了战略文化变迁.具体而言,国际体系环境的变化重塑了印度决策精英对国家安全的判断,并内化成新的观念体系.全新观念体系驱使决策精英行为偏好改变,且通过国内政治程序的修正上升为特定取向的国家战略偏好,最终生成全新的战略文化.  相似文献   

11.
王星 《求是学刊》2007,34(3):65-7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推进不仅意味着东北地域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转型,同时还伴随着东北地域文化模式的转型。而东北地域文化模式中的制度性依赖、外来性促进和官本位的三个特质对东北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阻滞效应。理论上认清东北文化模式转型内在机制,加快东北文化体制改革,建构东北地域文化转型的制度推力对于我们制定东北文化战略,选择改造东北地域文化的路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宇俊 《创新》2009,3(12):79-82
大众传媒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文化关注和对社会大众的舆论导向发挥着它的社会公信力,我国社会转型后崛起的大众消费模式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然会进入传媒文化的内容构成。另外,市场机制的运作使大众传媒更加关注产品内容的“可消费性”,消费主义和商业利润之间的天然维系使传媒消费主义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从文化语境和现实表征层面来透视传媒消费主义更有利于对它作出理性的解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高晓华 《唐都学刊》2005,21(5):122-124
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商品和精神产品的二重属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为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亦可资借鉴;应采取主动出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4.
王银娥 《唐都学刊》2013,29(2):78-81
“文化强国”战略在整体战略中居于主导地位,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能强劲地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持续发展和强国的根基.在此种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地位和作用是重大的,学术期刊是高、精、尖文化的传播载体,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以央视《百家讲坛》为代表的学者以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的文化传播现象,本文率先提出“经典代读”这一核心概念。“经典代读”的文化缺失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受众出于对文化的渴求,被动地接受学者对经典的解读,导致自主阅读的角色缺位;媒体受商业利益驱动,以至于文化策略运用失当,文化角色定位偏移,因而出现角色越位;学者受制于大众媒体的强势导控与“受众为王”的商业逻辑,由文化理想的导航者蜕变为大众趣味的迎合者,导致角色错位。面对以上缺失,相应的对策是:聚合大学、公共图书馆、媒体等诸多社会公共资源,一同促使由媒体主导的经典“代读”向公众自身主导的“自读”转变,以此重建公共知识空间。  相似文献   

16.
媒体变化与审美文化的品位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传媒的发展带来当代审美文化的重大变化 ,但往往造成其产品在历史的、人文的、诗意的因素缺失。如何使商业资本规范的运作 ,成为当代审美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本质特征。建立在文化创新驱动之上的北京创意城市战略,必将带来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巨大飞跃。北京申请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正是这一飞跃的里程碑。北京创意之都建设需要逐步培育城市创新精神,形成创意城市的文化特质,壮大创意群体,建立以文化创新为核心的创意城市文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是当今的四座世界城市,除城市规模效应外,其明确的角色功能和丰富的文化构成,是它们担当世界城市角色的重要支撑。如今,世界城市战略既应是一个明确的城市发展定位和方向,也必然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动力源泉。在中国的特大型城市中,北京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城市”,这是一个宏大的战略目标,需要无数的优质化细节来支撑。在这一目标的导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既要有好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更要有与重大战略目标相对应的序列化的城市“内容战略”。内容战略的核心,即要确立城市文化角色功能的宏观、整体定位以及行为、影响、辐射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在“五位一体”框架中,探讨支撑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基本价值原则,乃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要做到这一点,在市场之内的初次分配中,必须让“资本-劳动”分享利润,与此相对应的是一种与“平等”等密切相关的“分享”价值原则。《决定》有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等重大举措,同样是在市场之内贯彻分享价值原则,而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以公共服务为主的文化事业则是在市场之外推行分享价值原则的主要方式。全面推行分享价值原则,既有利于坚定地推进新型市场化改革,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平等、促进和谐、拓展自由,对内可以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国民创造力,对外则有助于在价值制高点上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魅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20.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北京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之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树立全球观念,通过走国际化道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国际化整体水平不高,未来应充分发挥首都丰富的人才、科技、信息等创意资源优势,通过培育跨国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强政府扶持等措施全面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