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何辉 《国际公关》2015,(2):84-86
利玛窦是1582年8月7日到澳门,并于1583年9月赴肇庆。他在中国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在长达20多年的中国传教生涯中,他写了不少著作,也往欧洲写了不少信。他的信件与著作,对增进当时的欧洲乃至后来的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对耶稣会的态度明代中国对耶稣会的态度在并不开放。自利玛窦初到中国时起,他便感受到中国对耶稣会传教的抵触。利玛窦在1584年9月13日  相似文献   

2.
论苏曼殊对中国20世纪通俗小说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情僧”苏曼殊是中国 2 0世纪通俗小说的创始者和推动者之一 ,他翻译和再创作的小说《惨世界》在中国侠义小说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的爱情小说对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成熟有着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他的身世、他的侠义小说、他的爱情小说、他与其他作家的交往 ,论述他与中国 2 0世纪通俗小说之间的渊源及对中国通俗小说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芥川龙之介有强烈的古典中国情结。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古典中国的怀念和对现实中国的漠视。这种情结是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所无法比拟的,深刻地显示了中国古典文化对他深入骨髓的影响及他与同时代作家个性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4.
施蛰存先生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学者,外国文学的翻译是他文学活动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从他的翻译活动出发,试着来分析他的翻译体现了哪些翻译理念,并通过介绍他对外国文学的译介来探寻他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现代文学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赫德与中国     
赫德是英国人,他效忠于英国,是人情之常。同时,他在中国工作长达52个年头,对中国文化造诣颇高,对中国也很有感情,反对列强瓜分中国,高度赞扬义和团的爱国精神,希望中国变法图强,并且预言中国必将昌盛强大。可以说与他的效忠英国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6.
笛福笔下的中国形象和他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是负面的,他在塑造中国形象的过程中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希望中国能够对英国殖民者打开国门,促进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并且希望英国统治者扩充军队以保护海外商人的商业利益。笛福笔下的中国形象不是真正的中国,笛福只是把中国看作一个欲望化的他者,意图将中国作为一种异己力量,以促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直到1992年底叶利钦访问中国之前,他和他的亲密顾问都没有对中国模式特别感兴趣。但是他的中国之行的时机正好在他的经济班子受到人代会的严厉批评之后,这无疑使他的头脑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叶利钦在中国时说:“我看到,人们对经济改革的情绪很好。他们没有抱怨,他们对改革感到满意。总的来说,也许……中国模  相似文献   

8.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从肯定方面作了基本的描述,他崇拜孔子,赞赏中国人宗教的宽容精神,把中国当作理想王国的化身加以颂扬。带着道德教育的目的,伏尔泰根据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重新创作出剧本《中国孤儿》,表达了完全不同于中国的西方的文化精神。他认同中国道家思想,并在文学创作中有所反映,但仍抱定西方的观念。他并没有真正洞悉中国文化的本质,他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片面的,且有很多误读的成分。他把中国作为一种思想资源,来服务于当时的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9.
宗白华对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首先突出地表现在他对中国艺术宇宙本体的探讨上。他对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许多重要范畴、命题的阐发和总结不仅深刻、精辟,而且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对魏晋南北朝的美学研究,堪称中国美学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宗白华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是与他对艺术的高超感悟以及深厚的哲学修养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卫礼贤是近代德国来华的著名传教士之一。他在中国前后共呆了25年之久,长期的中国文化浸润使他深深的热爱上了它,他甚至不无自豪地公开宣称自己是儒家弟子。当然他的这种热爱不是对中国文化的盲目崇拜,而是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精髓的认可和推崇。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奖自1901年设立至今近一个世纪,有700多位科学家摘取这一桂冠,却没有一位中国人获此殊荣。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层面分析,由于中国与西方各国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结构,所以在思维和认识方式上便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0月13日,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大江健三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果。大江健三郎广泛借鉴西方文学经验,在他自己创造的想象的世界里,努力发掘个人的体验,以独特的文体,成功地描绘出人类共同的追求。从大江文学看诺贝尔文学奖,我们也许会为困惑的中国当代文学找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设立以来共有467位杰出科学家荣获此奖,但至今本土的中国人却依然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真正原因是中西方之间文化基因的巨大差异。文化是科学生长的土壤,我国要想在科学上赶上西方国家,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就必须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逐渐吸收西方科学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4.
从现代物理学在中国率先发展的事实出发 ,分析了华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才基础、学术基础和教育基础 ,从而回答了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中物理奖最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百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素质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最权威、最有影响的世界科学大奖 ,诺贝尔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至今与诺贝尔奖无缘。中国科学要走近诺贝尔奖 ,担负培养各类人才任务的中国高等教育任重而道远。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萨特辞世至今已有 2 0年了。这位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兼哲学家没有浪得虚名 ,其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在文学界都具有实在的价值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萨特访华 45天所发表的观感分析其对中国的好感 ,以及他的思想及作品在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西方理论经济学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也是世界经济研究的风向标。自次贷危机以来,评选出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有3次。通过对比2008年次贷危机前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特点,着力讨论危机前后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共性,并试图通过这些共性寻找当代主流经济的合理发展范式,以帮助中国寻找具有本国特色的经济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一度是我国外国文学翻译与评论界关注的热点。自1981年戈尔丁被介绍到中国以来,戈尔丁在中国的译介已有三十余载,而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加冕无疑是戈尔丁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的重要分水岭。通过系统梳理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追溯一些长期被忽略的文献材料,回顾戈尔丁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历史,发现译介过程中的问题,有益于今后的戈尔丁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当代戏剧家哈罗德·品特的作品向来以神秘怪诞和晦涩难懂著称,如冰山一般的表浅内深是品特创作的精髓,一语双关或一词多义是品特剧名的特点.从1970年台湾学者刘会梁最早翻译品特作品到2010年华明翻译的《品特戏剧集》在中国大陆第一次结集出版,在品特剧被译成中文的40年里,其双关剧名的中文翻译经历了由对字面的忠实翻译到对作品喻意深度的探寻再到对平面化直译的追求,从强调字面忠实品特的原作风格到更好地兼顾品特的双关和多义再到还原品特的原创简洁.本文以品特三部双关剧名的中文翻译及变化为例来探究中国的品特研究者们在文化语境的变迁中对品特作品的不同解读和诠释以及对品特的接受、认识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文学奖是国际最高文学奖。百年来 ,中国籍本土作家一直未获此殊荣 ,原因是复杂的。就目前情况而言 ,中国人要荣获该奖并非遥远 ,更非无可能。因为 ,外部环境已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内部环境也比较好。当下 ,语言屏障是横亘在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之间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