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和乡土美术是美术教育的宝贵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美术和乡土美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是各地历史的见证,是民间、乡土文化的标志,是多元文化的因子。目前在我国学校美术教育中,民间和乡土美术并未得充分的重视,因此,重新认识,充分开发利用民间和乡土美术教育资源对学校美术教育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物质条件相对缺乏、教学环境相对较差的农村音乐教育领域,应当更加重视开发与利用乡土音乐教育资源.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乡土音乐教育资源;二是农村音乐教师自身挖掘乡土音乐教育资源;三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传承乡土音乐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3.
陕西面花根植于传统农耕经济,题材来源于农村现实生活和传统的民间乡土文化,在农村礼尚往来、表达情感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列举、对比、分析以陕西面花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成功案例,探究现代设计的本土化应该着重从民间色彩、民间图案和民俗文化寓意这三个方面深入发掘,用以现代化设计语言来表达,开创地域性民间乡土特色的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4.
宋雪飞 《南都学坛》2014,34(6):100-102
民间美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质发挥着积极作用。把河南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融入高校美术教育,既能促进学生了解民间乡土文化知识,又能受到本土民族文化的熏陶,从而适应本土经济文化建设和区域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中加强民间美术教学的策略方法,需要从师资科研、教材编制、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内容实施等诸多层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统筹立体化实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福建地方戏曲、曲艺、民间歌曲以及民间歌舞的概述,提出了福建地方乐艺应该成为福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的观点,并提出课程要按就近原则来安排。然后通过阐述乡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本地乐艺与全国乐艺结合的重要性来论述完善音乐艺术教育内容体系的方法是本地乐艺与全国性乐艺的结合。最后,表明本地乐艺的教育有助于加强"爱祖国、爱家乡、爱故土"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民间信仰具有乡土性,因此民间信仰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民间信仰圈,其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以武山县水帘洞"麻线娘娘"信仰为研究对象,对武山县水帘洞庙会与民间信仰、乡土文化建构的关系进行梳理,看以发现庙会与乡土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7.
莫言的创作基于乡土又超越乡土,具有人类学的超越性、包容性、宏观性,体现了乡土叙事的历史——文化大视野。莫言在20余年不断创新的变化轨迹中始终如一的因素是民间立场和自由精神。莫言民间立场的内涵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也可以划分为民间立场和民间叙述两个方面):首先,站在弱小生命和自由人性的立场上描写民间的苦难与抗争,摆脱国家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思想启蒙的双重制约,张扬个性自我;其次,自觉运用民间艺术资源,在小说的语言、故事、结构等方面全面复活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的活力,追求文学的民族化、本土化。莫言创作的自由精神则体现为独创性、想象力和反叛精神三个层面。90年代以后,莫言最重要的乡土小说是《丰乳肥臀》和《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的成就在于超越意识形态规范性的民间立场,写实与象征完美结合的史诗风格和故事情节的丰富性、生动性、节奏感。《生死疲劳》运用创新性的轮回视角,塑造了蓝脸和蓝解放两位逆潮流而动的本色英雄。莫言使乡土小说插上了来自民间的自由想象的翅膀,这是他对乡土小说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清代乡土社会存在着三种层次的纠纷调解,即民间调解、州县官方调处以及介于官方与民间之间的半官方性质调解.在官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清代民间调解十分盛行且存在着内在的规则与秩序:参与民间纠纷调解的主体多、范围广泛;民间纠纷调解的形式灵活多样,家族调解享有程序上的优先权;民间调解的依据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除国家制定法外,儒家伦理道德和情理、家法族规、乡规民约、习惯、风俗等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清代乡土社会的民间纠纷调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国家法与乡土社会规则之间一种既相冲突又相融合的矛盾统一的和谐秩序.  相似文献   

9.
民俗既影响作家的创作,又构成创作的内容本身。胶东新时期以来的乡土题材小说造就出的文学"胶东"中,民俗书写构成了小说的审美风格和美学价值。特定的民俗形式、特定的民生内容,又折射出特定的地缘文化精神。社会现代化引起民俗变更,也带来乡土小说视阈的新变。新时期以来胶东乡土题材小说中的民俗书写,坚持知识分子的大地民间立场,体现乡土民间关怀,实现了精英与民间的对接,解决了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及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思和提出的民间理想形态的基本特征是自由自在、丰富多元的生命表达.以此考察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无论是民间文化视角的选择、民间形态的建构取向,还是民俗运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民间书写始终是在片面、单一的向度上展开,启蒙、审美、政治,构成不同时期的基本形态.这种单向发展的"提纯"倾向,不仅遮蔽了民间的真实存在,也导致了民间建构过程中真正审美精神的流失.  相似文献   

11.
乡土美学是在现代化中国特殊国情下实现的乡土审美建构。乡土美学在其建构过程中,对“乡土”这一词语的内涵的界定,成为乡土美学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因此通过将“乡土”与“故乡”、“民间”辨析,可以见出乡土美学中“乡土”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2.
郭盖 《北京纪事》2009,(5):80-83
会社,是乡土中国社会底层的民间组织,它自娱、自助、自律,是朴素乏味的乡村生活中草根百姓的精神慰藉。我亲历的民间花会复苏30年前,我曾亲历一次民间花会的复苏。那是1976年,我和许多青年学生一样,在京郊顺义一个叫白辛庄的村子过着乏味而  相似文献   

13.
民间习惯是乡土社会中自发形成的秩序规则,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民间习惯与国家法在乡土社会中共同存在,是客观的事实。在农村法治秩序建设进程中,必须承认民间习惯存在的合理性,构建科学的机制促使民间习惯的司法化,保证司法行为在农村获得正当合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第九位寡妇》探询20世纪下半叶中国女性生命本体、生存命运奥秘,刻画动荡时世民间众生相,表现中原古老乡土伦理风神,凸显民间女性主体的生成,展示民间文化在当代的巨大感召力,彰显鲜明的民间历史观与女性主义立场。以好莱坞"好看"的戏剧技法编织中国乡土罗曼司,古朴人性、前卫风格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强调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去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种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无疑会对我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音乐教育应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其音乐价值、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民间音乐中的一部分由民间社会进入寺院高墙成为了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佛教音乐,完成了"民间音乐佛教化"的改造,而佛事音乐后期则通过民间丧礼走出寺院、回归民间,经历了"佛教音乐民间化"的再造历程。这一来一往、一进一出的两种转换互渗均以调整自我,满足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不同时代的不同需求为动因。民间音乐因为寺院庙宇、僧侣信众服务而变得"非哀非乐,不怨不怒",佛教音乐则又因为民间市井、俗人百姓服务而去净去雅、逐渐俗化。因此,不论是"民间音乐的佛教化",还是"佛教音乐的民间化",皆是生存环境迭变和生存原则驱使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乡土生活对齐白石绘画艺术的影响有:浓郁的乡土情结、质朴率意的生活、民间色彩的引入以及其乡土纯真的童心等四个方面,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齐白石绘画艺术的本质,也希望能启发更多的人们对乡土生活进行挖掘和提炼.  相似文献   

18.
湖南花鼓戏是极富湖南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的地方戏剧,其表现出的浓郁醇厚的乡土韵味,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喜爱。湖南花鼓戏独特的乡土味主要表现在"题材的乡土根""语言的乡土韵""装束的乡土色"和"音乐的乡土情"等四个方面。特别是湖南花鼓戏的音乐语言,它最充分地表现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最直接地融入了农民喜、怒、哀、乐的乡土情。  相似文献   

19.
传统生态文化与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乡土知识蕴涵着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具有很高的环境教育价值。如民歌民谣可以陶冶学生的环境情操;地方风物传说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人类起源神话可以使学生感悟自然之恩;民间信仰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生产生活过程中环境保护习俗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历史故事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加家乡环境建设等。开发富含乡土知识的校本课程可以为环境教育立足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提供较为开阔的田地。  相似文献   

20.
从民间音乐是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民间艺人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民间音乐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基三方面,阐述了民间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结合分析江西民间音乐面临的问题和原因,从保障、手段、环节、载体四方面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保存发展江西民间音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