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晨报副刊》是新文学在中国北方的战斗堡垒,继续秉承鲁迅《新青年》时期“思想启蒙、文学救国”的新文化传播的宗旨,在李大钊、孙伏园、徐志摩主编轮流执政而风格迥异的不同时期,又殊途同归地以高蹈“社会启蒙”的办刊目标为己任,在接续新文学传统和报纸副刊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举足轻重的文化、文学、新闻传播史的时代轨迹。  相似文献   

2.
作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是早期社会主义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四大副刊”中最激进敢言、最具进步性的报纸副刊。以往研究注重论述《觉悟》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注重论述五四时期陈独秀、陈望道等思想精英们的主要观点,该文特将视角转向1920年《觉悟》的“通信”栏目,厘清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剖析五四时期广大青年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力图呈现早期社会主义接受史的一隅。  相似文献   

3.
在舆论控制森严的国统区,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副刊引导了抗战大后方文艺的发展,实现了党对抗战大后方文艺的领导:首先,《新华日报》副刊在党的领导下发表了数量和质量均属上乘的文艺作品,彰显了大后方抗战文艺的成就;第二,《新华日报》副刊通过开展诗歌朗诵运动、民歌运动和戏剧运动引导了大后方抗战文艺运动;第三,《新华日报》副刊通过建构抗战文艺观念、展开抗战文艺斗争和影响其他报刊文艺方向等来引导大后方抗战文艺观念。  相似文献   

4.
黎烈文(1904—1972),湖南湘潭人,编辑、作家兼翻译家。他于1932年春自法国归国,12月1日应《申报》馆老板史量才的邀请,出任副刊《自由谈》主编,至1934年5月9日辞职,前后历一年半的时间。此前《自由谈》的主编是礼拜六派的主将周瘦鹃。《自由谈》上登载了大量鸳鸯蝴蝶派的作品,作者大多是吴门文人,文风“陈腐到太不象样”,招致了各方的批评,引起了《申报》高层的不满。《申报》是商业性报纸,扩大读者面和影响,提高发行量,创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本是题中之意。此外,“一二·八”之  相似文献   

5.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将“文艺”专刊改为综合性副刊。《解放日报》改版前的作品更多地是呈现知识分子对于自由婚恋的憧憬与理想,探讨婚后女性面临家庭与事业难以兼顾的窘境以及个人私欲与革命信仰进行博弈而产生的离婚危机。改版后,综合副刊上刊登的婚恋作品主人公大多是工农兵出身,呈现出政治进步可以成就美满婚姻、夫妻共同参加生产劳动可以促进家庭和谐、男女努力学习知识就可以收获爱的体验的新型婚恋观。文章通过考察改版前后不同时期《解放日报》上发表的涉及婚恋问题的文学作品,发现了延安时期男女婚恋观念的嬗变轨迹,认为《解放日报》对男女婚恋问题的反映与思考,对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丁玲的一生有50多年的岁月与编辑工作结缘。她1929年与沈从文、胡也频合办《红黑》、《人间》月刊;1931年主编“左联”的机关刊物《北斗》;1936年又在延安创办我党党报第一个纯文艺副刊———《红中副刊》;1941年她主编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6年主编《晋察冀日报》文艺副刊;20世纪50年代,她又先后担任具有重大影响的《文艺报》、《人民文学》的主编;20世纪80年代复出之后,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又创办了全国大型文学双月刊《中国》。因此,对丁玲的研究离不开对她编辑活动的研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前的丁玲研究者都把研究视线投射在…  相似文献   

7.
1924年3月10日,《益世报》发表了一则由该报编者王芸渠撰写的《偶谈》。这篇旨在坚持白话文立场,批评引导文学风气的胡适言论失当、产生了不良后果的短文,因涉及林译小说由五年前的冷落到现在的热销,语带嘲讽,令林纾“颇为难受”,故与弟子张汤铭合作撰写了一篇题为《读<益世报>芸渠<偶谈>书后》的白话游戏文进行反击。本拟交由《晨报副刊》发表,由于主编孙伏园的反对,此文当年并未刊出,一场很可能发生的新一轮文白论争因此消泯。由于该文作于林纾去世之年,且关联着林氏一生倾力的古文事业,林本人也相当看重;更值得庆幸的是,其原稿尚存人间,故笔者对芸渠的《偶谈》与林纾的回应做了互文释读,以期贴近与揭示林纾的晚年心态。  相似文献   

8.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有重大影响的“人性论”者。他是反革命的国家社会党的党员,“新月派”的首领,曾以秋郎的笔名主撰过《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当过青岛大学图书馆的主任。后来,留学美国,是美国哈佛大学白璧德教授的门徒。一九二七年前后回国,一方面当教授,一方面打着“新月”的旗帜,走进了中国文坛。一九三八年梁实秋曾主编《中央日报》副刊《平明》,大肆散布“文学与抗战无关”的谬论。一九四九年人民武装力量把蒋介石反动集团赶到了台  相似文献   

9.
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战的需要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救亡”的抗战文化规范取代了“五四”以来的“启蒙”,文 学重新承担起了民族解放和新生的使命。胡风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创办了《七月》这本文艺刊物,并在1944 年复刊时更名为 《希望》。《七月》与《希望》在抗战期间有效地发挥了“意识战线”的任务,推动了抗战文艺的发展。本文采用史料学研究方法,从 时代结构、多样化文体、理论的批判与建构三个方面由表及里,多方面考察分析《七月》和《希望》两个刊物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创办于1902年的《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其极具特色的各种副刊亦为人所津津乐道。总体而言,《大公报》副刊种类繁多,有针对“识字不深”读者的综合性副刊,也有传播特定领域知识的专门性副刊,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其中,专门性副刊的分支——学术性副刊是《大公报》系列副刊中的一大亮点,也是知识分子媒介实践的重要园地,兴盛数年后却与受众的诉求逐渐背离,最终走向了消亡。  相似文献   

11.
"抗战大后方"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支持和支援对日作战的后方战略基地。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的形成、演变与日本侵华造成的民族危机密不可分,也与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抗战实力与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有密切关系。为准备对日作战,国民政府经历了由经营西北后方根据地向以西南为重点的战略大后方的转变,并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正式确立了以四川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此后,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伴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而变动,又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宣告结束。并在此基础上,从"价值"、"空间"、"时间"三个维度初步探讨了"抗战大后方"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牵动着全民族的神经,国内各党派、各方面人士都在思考如何应对日本的侵略,张君劢作为中国国家领袖,提出按全体性战争的要求从民族本身之精神力和物质力两大方面进行备战;政党休战,举国一致,开展全民族抗战;反对妥协,树立信心,坚持持久战;结束党治,实行宪政,以救危亡等抗日主张,体现了其鲜明的个性色彩,是对主流的国共抗战思想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第三党作为近代中国重要的中间集团之一,在抗战初期借助其机关刊物《抗战行动》发表了诸多文章,阐释了本党的政治主张。其重点是抗战与民主,而其他政治观点都是围绕这一主张提出的。第三党强烈呼吁全民族应树立长期抗战思想,实行民主,设立民意机关,认真进行政治改革,注重并发展青年力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建立抗战组织、宣传抗日、回民参战及赈济难民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广西回族的抗战活动,并认为在族群视野下,广西回族抗战活动的特征为“兴教”与“建国”的互动与互惠,其形成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残酷的战争使民众生活状况急转直下,各行各业民众均为生计所苦,健康、物价、就业等民生议题恶化。从全面抗战伊始直至战争结束,民生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聚焦的一大热点。国人对抗战与民生的关系、各社会阶层的生活改善以及与民生关系密切的物价问题进行了持久的讨论。这场热议反映了解决战时民生问题的现实紧迫性,其本质是对抗战前途和国家命运的忧思,折射了国民政府处理民生问题的困境,反映了国民党抗战路线的进退维谷。  相似文献   

16.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在这抗战艰苦卓绝的阶段,作为战时首都的重庆却普遍存在“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情形。此时的重庆是反侵略的东方司令部,国民政府为了改造社会风气,支援抗战,决定取缔奢侈行为,推行战时禁奢政策,具体从衣、食、住、行仪节酬酢及娱乐等方面进行了限制。禁奢政策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去要求与执行,对于人民大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他们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起到了支援抗战的作用。但是,对于资本雄厚的上层统治阶级,禁奢各项规定形同虚设,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最早系统提出“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是战后被判为文化战犯嫌疑人的老牌右翼文人、作家林房雄。他在《大东亚战争肯定论》一书中提出了“东亚百年战争”的假说,认为日本算不上是“帝国主义”,也不存在“天皇制法西斯主义”;日本的“大东亚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是“纵然失败却是无悔的战争”。该书全面肯定和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是战后右翼思潮及军国主义史观死灰复燃的显著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东北地区进行局部抗战的开端,东北地区局部抗战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唤起民众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论民国时期的中学西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的“中学热”,促进了二三十年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西传,不仅以儒家著作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经典、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诗文、中国古典戏曲被大量地翻译、介绍到西方,而且还出版了一大批西方汉学家研究、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哲学、宗教、语言、文字、艺术、地理等方面的著作及有关资料集。从抗战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学的西传不仅没有因战争的影响而中断,相反,由于有关方面的重视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但与以前西传的内容有所不同,这一时期西传的主要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中国的文艺家们在战火中创作的抗战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领导权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抗战时期国共领导权的历史考察,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充分的政治领导权和在陕甘宁边区的全面领导权。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路线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抗战后期,随着国民党的消极抗战,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政治领导权意义随着抗战的深入而逐渐凸显,促使整个抗战领导权在国共两党间发生了明显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