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山水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诗人大多纵情于山水,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大小谢”到盛唐的“李杜王孟”再到宋代“坡仙”以及清代的钱谦益、魏源等,他们共同缔造了中国古代一幅异彩纷呈的山水诗画卷。在这众多的山水诗中,瀑布作为一个重要的题材在唐以后的诗坛上为许多诗人所钟情。瀑布诗不仅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形态,具有旷远、悠渺的塘界,而且是诗人个性、意志与情趣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山水诗,到唐代走向成熟,而王维便是唐代山水诗人中最杰出的代表。王维不仅是诗坛圣手,又是当时杰出的画家和音乐家,遂使他以山水为题材的作品达到了“诗中有画”、声色并茂、情景交融的境界。以画笔写诗,讲求声韵之美,相互映衬,借景抒情,是诗人经常采用的手法。大自然、田园之美,通过这些手法,形象而又生动地再现于诗人笔下,使今天的读者仍能从不同侧面,欣赏祖国山河的壮伟、风物的秀丽、农村的清雅,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山水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一个特色,一宗丰富的遗产。翻开古代诗人的集子大多可以看到有一定数量的山水诗,大诗人李白、杜甫、苏轼、陆游都留下脍炙人口的山水名篇,诗歌史上有过山水诗派。刘宋谢灵运;南齐谢胱;盛唐孟浩然、王维;南宋杨万里、范成大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山水诗产生于魏晋。魏晋前诗赋中已有对山水的描写,但不作为独立的题材。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魏时期,曹操父子,王粲等已有描写山水的诗篇。两晋描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水诗的发展至唐代可谓已臻登峰造极之胜境。由于唐代诗人对山水自然美的价值所特有的深刻认识与深切体验,故而使得唐代山水诗别具"畅神之山水"、"感怀之山水"、"人化之山水"三种自然生态的审美价值。诗人们凭借山水,或体现个性,或感怀身世,或畅神适性,或抨击黑暗,或避世隐居,或陶冶情操;它们既是诗人创作的素材,又是诗人自由往来的精神家园。唐诗自然山水的丰富内涵,实即"天人合一"思想在唐代最为突出的体现,这对于增进当代人们的环保意识、调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皆不无启迪与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诗经》中的《小雅·节南山》和《楚辞》中的《九歌·湘夫人》等,可以说是山水诗的滥觞。汉魏时期类似作品出现较多,但并不能形成流派。到东晋谢灵运出,以东南山水为其诗歌主要题材,遂开启了山水诗派。唐代除了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派外,其他诗人如李白、杜甫都写过不少出色的山水诗,这正说明祖国山水陶冶了诗人,而诗人又以自己的彩笔描绘祖国的锦绣河山。但是,同样是写山水,  相似文献   

6.
山水诗是唐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从诗人与山水的审美关系来看,时代不同,特点也不同,初唐是走向山水,盛唐是乐享山水,中唐是徘徊山水,晚唐则是退隐山水,这也是唐代山水诗人由开放到内敛的心灵之路。  相似文献   

7.
顾名思义,山水诗的内容是古人歌咏大自然的登眺一类的作品。自古迄今,诗人歌咏祖国的山水者,真是不可胜数,但是,山水诗发生的时代,却比较其他种类的诗为迟,这是因为,山水诗和人的实际生活关系比较小,试看古代艺术的题材,如绘画、雕刻等类,最初都是以人类的生活为对象,如我国汉代的石刻画象,甚至埃及古墓中的画象,都是反映人和人的社会生活的,专门描绘山水的倒是闻所未闻。诗的题材之发展也是这  相似文献   

8.
山水诗发展到宋代,思想、艺术更加成熟,风格、体裁也更加多样,基本上找到了归宿,完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走向心灵的美学历程,其代表人物是南宋时期四大诗人之一的陆游。山水诗在陆游的手里,可以说获得了一次新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刘宋时期的谢灵运自发钟情山水起,发展为唐代的王维自觉热爱山水,到宋代的陆游,则完全是自由亲近山水,与山水精神独往来。这种对山水的亲近、心与山水的融合,于自然山水之形中,发现了山水之灵,已完全达到了人的内在精神气质与外在山水之形的有机结合。刘宋时的谢灵运对人生持  相似文献   

9.
谢灵运与王维山水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韧,可以追溯到很久很远。但第一个以山水为寄托,把山水作为倾诉对象,放怀山水,大量创制山水诗的诗人,是刘宋时代的永嘉太守谢灵运。可以说,是以谢灵运为代表的一些诗人,写下了许多清丽自然的山水诗,这些山水诗独具特色,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山水诗派。 (一)我国东晋时期,士族地主享有种种特权,世代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他们的弟子凭借门第,小小年纪就轻易地袭任要职。南朝朝庭规定士族弟子二十岁即可做官,这是一种名和利的特权。士族优越的政治地位与他们优越的庄园经济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唐代道教山水诗中的艺术化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道教山水诗,以真实或想像的山水为审美对象。道教诗人在山水之间安置契道之心,通过修心、炼性实现其宗教目标,同时也达到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在唐代道教诗人的隐逸生活中,表现出超凡脱俗的时代理想和艺术化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1.
简论韩孟诗派的山水景物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山水景物诗发展到此时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这时的山水诗不仅在后人目为唐音正宗的王维、孟浩然等人手中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成功,就是其他各家各派诗人也能各尽所长、各展所能,这就使唐人山水诗形成千汇万状的景象,给人以五音繁会、五彩缤纷、目不暇接、变化万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当代山水诗的语言探索吕家乡我们的先人对山水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传达的经验是不断积累又不断变更的。唐代山水诗人善于体味山水之“境”,并善于将这种体味物化为高雅的意境化、陌生化的语言符号系统;宋代山水诗人则善于体味山水之“趣”,并善于将这种体味物化为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山水诗源远流长,自谢灵运首唱伊始,诗人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赋予山水最深沉的情感,藉山水抒发诗人心中悠远的乡思和回归家园的渴望。通过对种种山水意境的创造,展示诗人强烈的生命追求,探寻生命哲学的底蕴,并在山水中体验生命的终极意义,使山水诗承载起了中国文人博大深沉的人生情感和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乐山、乐水。“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诗经·崧高》);“河水洋洋,北流活活”(《诗经·硕人》)。江山多娇,山水自然奇观荡涤人的情怀,慰藉人的心灵,也激励人的心志。对山水自然生命意蕴的感悟,不但促使中国诗人写下了丰富繁茂和绚丽多采的山水杰作名篇,而且产生并形成了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山水诗审美思想体系,其中尤以有关山水诗的审美构思心理思想内容饶有特色。如果说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苑中的一枝芬芳馥郁的奇葩的话,那么山水诗的审美构思心理思想内容则是构成中国古代山水诗审美思想理论大厦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人的山水诗不仅取材于大自然,也取材于画家笔下的山水,因此产生了不少题咏山水画的作品。透过这些诗作可以看出:唐代山水画是士人们畅游自然最经济的精神替代品;山水画的愉悦功能趋于强化,画家多是泛画山水,泛景创作特征明显;诗人们以畅情畅性为品赏山水画的审美标准。唐人对山水画的题咏,从诗歌发展史意义上看,是对诗歌表现领域的又一次拓展。从绘画史意义上说,又为我们揭示了唐代山水画繁荣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水诗萌芽于《诗经》与《论语》的某些章句,功能是为了诗的起兴。汉武帝的《秋风辞》,曹操的《观沧海》等已得山水诗的雏形,到六朝已形成玄言诗与山水诗的固定形式,并流传有序,历代继承下来。晋有陶渊明;南朝宋有谢灵运,齐有谢;唐代李白的豪放、王维的禅悦是中国山水诗的顶峰;宋代苏拭的清雄,陆游的苍凉;至元已觉局面狭窄,引起山水画家诗的勃兴;明清的山水诗境界狭小,部分折射唐宋,满足其感情世界,明代李攀龙、清代吴梅村和王世正各有建树。因山水而造就了的历代诗人,又引起对山水诗的咏叹,本文并探讨了这些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山水诗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 ,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它是这一“人的自觉”时期人对自然审美情感觉醒和对文学自然规律认识的反映。魏晋时期是山水诗的酝酿阶段。“巧构形似之言”的山水描写受到了玄学思潮的阻遏 ,但是由于玄言诗人需要以自然山水作为“悟道”的触发媒介 ,使得山水描写得以蓄积力量。山水诗的形成在晋末 (刘 )宋初。谢灵运是第一个以大量自然山水描写奠定了山水诗形成基础的诗人 ,但是他的诗作还没有脱出“用形象说玄论道”的范畴。使山水诗完善并趋向成熟的有影响的诗人是谢月兆 ,他在题材范围及情景关系方面有所创新 ,使山水诗得以正常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的嬗变过程 ,反映了自然审美的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之间的密切联系 ,也反映了文学沿着独立化进程趋向自身完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意象,从公宴聚会的华丽,到香草意象的寄托、寺庙山水的义理,到真正山水的清新描写,昭示着山水诗意象从美颂比兴到自然审美的发展。唐代寺庙道观成为山水诗的审美所在,梅竹和亭意象的固化,是宋代山水诗意象的代表。题山水画是唐宋山水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表现了诗画合一的审美。元明清时期有大量名家名品山水画题诗出现,进一步发展了梅、竹松、鹤等高洁意象,特别是诗人别号、文集体现的山水诗意象非常普遍。这一时期呈现出前代少有的边远、异域山水意象,表现出时人开放、广袤的情怀。  相似文献   

19.
黄宾虹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山水诗表现了丰富的审美体验。从外美方面看,他的山水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绘画美,善于表现无我之境。从内美方面看,他善于把握山水景物的辩证关系,体悟山水的神韵和理趣。黄宾虹的山水诗综合了古代山水诗的艺术成就,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20.
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我国山水诗歌这一文学中的大宗 ,也觉醒于这一时期。本文依据翔实的资料 ,较全面地考查了东晋高僧慧远及其以前的山水诗歌 ,指出中国的山水诗到了东晋后期才真正进入自觉时期 ,而高僧慧远则是中国山水诗史上第一位自觉咏唱山水的诗人 ,对谢灵运以后我国山水诗风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