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质及思考梁晓波关键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流失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频繁,这对流出地农村来说,减轻了来自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加快了人口城市化进程。回乡农民将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经验带回农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转...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或者说是农民的自由流动,是解决我国目前某些行业的劳动力不足的重要动力,同时又能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收入.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程度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促进农民增收的的影响机制,是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农民流动与村民自治——流出村和流入村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在村庄范围内大量流出或流入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常态.无论是在流出村还是流入村,农民流动都对村民自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流出村,农民流动在为村民自治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流动农民选举权利难以实现、民主选举质量降低、民主管理陷入困境、民主决策难以实现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等等.在流入村,农民流动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导致社会治安的迅速恶化,严重影响了村庄社区的秩序.此外,对大量的外来农民,是否允许他们参与流入村的村民自治,也是一个迫切需要从宏观立法和微观实践中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带来了较大的影响:1.农村劳动力流动推动了县域内的农业机械化,加快了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2.劳务经济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3.劳动力流动提升了人力资本,孕育并诞生了一大批农民经纪人;4.流动让一个由"打工仔"建立起来的消费型城市快速发展;5.劳动力流动促进了地方公益事业的发展.但是自2005年以来,随着河南省农业税的全面减免、政府各项补贴的发放和逐渐增加,农民土地收益不断增加,减弱了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意愿,这势必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此,国家应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弱化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自愿、无忧地从农业和农村中永久性地转移出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进一步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让农民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以增加流动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可能性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将农村劳动力流动纳入贸易开放的收入分配效应的理论框架,研究了贸易开放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农村劳动力流动在贸易开放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中的作用。研究得出,如果没有农村劳动力的充分流动,纯粹依靠贸易开放难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沿海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促进了贸易开放发挥收敛城乡收入的作用,然而在内陆地区,由于劳动力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除价格机制外,贸易开放还通过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引导外向型产业布局扩散、吸引外资流入等机制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利用人口迁移理论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Probit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主要结论是:农民外出决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民个体来讲,劳动力外出行为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选择的结果;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家庭相对剥夺感和市场流动性差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新经济迁移理论在中国是实用的;对于家庭所在的社区来讲,一个基础条件好和社会网络资本丰富的社区有利于推动农民外出,但过高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会降低本地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从制度层面讲,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的制度变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了根本影响。因此,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和改革不合理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农民区际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民发生区际流动是由人口、经济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种流动是应中国社会的变革发生的,它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城乡社区的繁荣和农民致富都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城农民的边缘化问题十分突出,其主要表现是就业机会不均等、歧视行为严重、生活条件差、拖欠工资等。为了消解此问题,必须创造农民流动的社会环境、制定土地流转政策、建立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快小城镇建设速度、发展农民教育和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汇总得到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规模,以西科恩和霍尔的集聚经济效应模型为基础,采用Shapley分解方法,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城市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强者恒强"的自我强化现象。(2)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本地市场效应会促进流入城市人均收入增长,其携带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城市人均收入增长。(3)Shapley分解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本地市场效应扩大了城市间的人均收入差距,而其携带的人力资本水平却缩小了地区差距;但从整体来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最终扩大城市间收入差距。研究结论意味着,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包容性"城市发展目标,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苏北四个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了流动劳动力整体特征、土地数量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社会网络关系和劳动力中介市场对流动的影响等问题,发现转移出去的是农村劳动力的精华部分,大多数都是青壮年,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只有1/5的农村劳动力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大多数身份介于农民和非农民之间。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不应该忽视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流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资地区趋同、行业差异区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同势变化的中国城乡经济特征事实,表明劳动力用脚投票,流向差距小的地区,同时也发现劳动力流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因果循环关系,并运用199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受教育水平与人均工资性收入呈现非线性关系.劳动力流动是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及份额提高的重要途径,增加地区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份额是改变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因此,流入地中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地区可以通过吸引更多农村流动劳动力而改善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流出地则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流出人口缩小该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然而从流入地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在区域间所占比重看,容易形成“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工资性收入份额低—城乡收入差距大”的恶性循环.从农村劳动力流动视角解释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格局保持不变的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会使流入地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及份额增加幅度、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幅度均超过流出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滨海县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仅2002年,全县农村转移劳动力1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4%,实现农民人均劳务收入804元,占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4.2%。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和转移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之一。伴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在城市与农村之间频繁流动,农民的生活空间、社会交往面不断扩大。受社会环境、客观现实、主观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原本处于常态的婚姻家庭状况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的出现,实质上是中国农村社会婚姻家庭问题的一个缩影。我们在关注农村经济问题的同时,也要妥善处理好农民在城乡生活方式对撞下的婚姻家庭问题,以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与秩序,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引人注目的社会经济问题,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本文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现状和对策分析。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呈现了一派新气象,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从土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并逐步向城市流动。这些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流动,是一种水平的社会流动,即广大农民在不改变社会地位的前提下,变更了自己的居住地点或职业。我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评价了河南城乡劳动力要素的配置状况,结果表明,作为农民大省,其劳动力要素在乡村与城镇间的配置上仍有很大优化空间,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优化是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农业现代化、发展小城镇和城镇工业、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和劳动力能力促升四个具体策略来促进其农村劳动力的乡城流动,最终实现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目标.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流动行为的新特征.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农村劳动力的城镇转移与流动,必须在兼顾城市与农村两大区域劳动力结构的基础上,统筹规划,长远布局,既要规避城市"用工短缺",也要防止农村"精英流失",实现城市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6.
产生于80年代中期,在90年代形成空前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冲破层层阻力,由乡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流向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股强劲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浪潮被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介形象地称为“民工潮”。而且大都把此作为消极现象看待.直到近几个月来,才出现了对“民工潮”的正面报道。不管社会舆论和人们怎样认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近几年来其流动规模一年胜过一年,流动方式由季节性变为常年性,由局部到全方位,而且每年春节前后形成高潮。可以预料,民工流动将持续较长时间,直到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与东…  相似文献   

17.
基于Alkire&Foster(A-F)多维贫困理论框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测度我国农户多维贫困水平;同时,将社会资本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置于同一框架下,构建影响我国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检验二者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社会资本和农村劳动力流动均能显著缓解农户多维贫困,而且农村劳动力流动可以显著强化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缓解作用。因此,为实现农户家庭多维度脱贫,应重视社会资本的建立与运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有序引导。  相似文献   

18.
农民区际流动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农民进城遇到被边缘化的实际问题,较严重地阻碍农民进一步的分化。要使这个问题得到消解,必须创造有利于农民流动的社会环境;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规范农民工劳务市场,疏通农民区际流动渠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化;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顺利地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李文安 《南都学坛》2007,27(2):112-115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不和谐之处就是农村各方面的滞后,所以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加快农村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从而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则影响社会和谐,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劳资关系紧张甚至在特殊情况下尖锐对立,都对构建和谐社会构成了严峻挑战和极大风险。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好进城农民工遇到的各种问题,重视和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才能化解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步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农民历来是以食为天,以土为本。然而今天,数百万农民却一反他们千百年来形成的热爱故土的传统,独自一人或携家带口流向城市、矿区,从事建筑、服务等行业,以工程队、保姆、盲流等形式出现,形成一股人口流动的民工潮。这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潮流取决于农村地区低收入和劳动力过剩形成的推动力以及城市的拉张力。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农民流动是部分农民失业现象的客观反映。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面积少,劳力一向过剩。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劳动力出现富余,且这种现象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而愈加明显。加之他们的文化素质低,缺乏必要的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集约经营,他们所能从事的只能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因而他们只能到适应他们的地方,即缺乏简单劳动力的地方去干体力活。因而,向非农产业转移,已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