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引 言 明季《松潘边图》是一幅弥足珍贵的民族分布图。是探索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松潘、茂县、南坪、理县、汶川、黑水以及绵阳专区的平武、北川等县的民族史或地方史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这幅地图收入明人罗洪先增补的《广舆图》中。《舆地图》的绘制者是元代的朱思本。据《明史·罗洪先传》说:“朱图长广七尺,不便舒卷”,“据画方易以编简”,就是说把大幅地图分绘成小幅,以便刊印成书。罗洪先不但保存《舆地图》,也增补了许论《九边图论》十一、《洮河、虔镇、麻阳诸边图》……等,而辑为两卷集的《广舆图》。  相似文献   

2.
唐代和唐以前的艺术,多有北斗的母题。在唐人的观念里,北斗也是最重要的星座,有浓厚的政治与宗教含义。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构图,或受上述艺术传统与唐人政治、宗教观的影响,有深刻的图像学寓意。《游春图》取北斗星图为构图,或意在于表达玄宗朝的人对“女主复出”的担忧,或为表现皇室与臣民的“仙凡”之隔。寓意之深,取譬之巧,为古今绘画所罕见。  相似文献   

3.
天水《放马滩地图》,是1986年夏天,在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1号墓出土的7幅绘在松木板上的区域性地图。原图全部没有题名,为称引方便,我们按照以出土地点命名的原则,总称它们为《放马滩地图》。和长沙《马王堆地图》比较,研究者一致认为,《放马滩地图》是当前我国考古所见的时代最早的地图,在中国科技史和地图学史的研究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放马滩地图》的具体绘制年代的确定,目前研究者存在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象山县南田岛是宁波市第一大岛,明清时期长期被政府列为封禁之地,直到1875年才正式开禁。在南田开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历史文献,包括杨殿才撰写的《南田记略》。该书附有两种地图,第一种可称为“南田全图”,第二种可称为“南田十八图”。这两种地图,堪称清代绘制的“南田列岛地图集”。“南田全图”即使不是杨殿才绘制的,也是他所认可的。“南田十八图”应当是道光初年绘制的。《南田记略》中的南田地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海岛地图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5.
沈括《守令图》与荣县《守令图》关系探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曾经编绘了一套高水平的全国地图《 守令图》,宋末即已失传,而1964年四川荣县发现的北宋宣和《守令图》碑刻,其底图来源 迄今不详。本文探讨了两者的关系,认为沈括《守令图》的传绘本就是宣和《守令图》的最 早底图,只要将宣和《守令图》作一定处理,一幅失传800年的精品地图可望重现人间!  相似文献   

6.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学界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历史地图集。限于时代因素及成于众手的原因,该图仍有可商榷订正之处。在全部考订了其春秋时期图组所标注的1 107个历史地名的基础上,考出120个相异之处,并以其中20处为例,总结出距离与方位判断之异、考古遗址判断之异、地理政治军事形势判断之异、两地冲突之异、前后时代政区之异、其地不详之异以及无标注之异等七条致异之由,并配以相关地图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笔者研究《清明上河图》,所以对宋代汴京城地图甚感兴趣。拙著《清明上河图之综合研究》1967年在台湾出版后,笔者仍不断留意与此有关的养料,积数年所见,搜集到不尽相同的汴京城图九幅: (一)《汴京城圈及穿城汴河上桥梁示意图》,徐邦达绘,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58年  相似文献   

8.
继英国人加文·孟席斯所著《1421——中国发现世界》成为新世纪全球的惊世之作后,中国明代的《大明混一图》和《天下诸番识贡图》两幅地图的先后被发现,再次轰动了世界。在纪念中国第二个“航海日”到来之际,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两幅新近发现的明代地图,连同人们已经熟知的《郑和航海图》作一连贯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9.
《礼经学》为清末礼学大师曹元弼受洋务派代表张之洞所托编纂的经学教科书.张之洞嘱托曹元弼著《礼经学》,欲以传统礼仪达到收挽民心,强学力政,抵御外侮之目的,仍是“中学为体”政治思想的表现.此书为曹元弼广采众家学说汇编而成的教科书,其主要内容多取自别家,其中张惠言《仪礼图》即其所引书之一.张惠言为乾嘉时著名经学家,精研易、礼之学,《仪礼图》为其礼学代表作.此书为图解体,曹氏《礼经学》之图表多引于此.曹氏引张氏礼图,因其礼图绘制切合经义,图文精审,优于前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其墓道东西两壁各绘有一幅由六人组成的“客使图”。自壁画发表以来,学界对其内容题材与人物身份做过诸多讨论,得出众多结论。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等相关专著对唐代礼制、服饰、边疆文化的描写和国内外的考古发现,在对“东客使图”和“西客使图”中人物身份界定和穿着表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唐代皇帝“遣使吊祭”新罗王等内容的文献记载,认为学界历来争论的“东客使图”和“西客使图”实为唐章怀太子的“出殡吊唁图”。  相似文献   

11.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经由北宋画家李公麟之手衍生出了著名的《阳关图》。然而,阳关成图以后却与原诗有不可忽视的矛盾,此矛盾在"语—图"互文的现象上呈现为"图繁于文"的表象,在生成机制上又有主客双方多维度的根由。此外,"图繁于文"并非李伯时传写《阳关图》的唯一模式,这其中又隐藏着画家独特的匠心。  相似文献   

12.
朱子学派的礼图传统深刻影响了宋、元、明、清各朝的礼学发展轨迹,而杨复《仪礼图》是其代表性作品。张惠言《仪礼图》是在吸收杨复《仪礼图》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成果,成为中国传统礼图的高峰之作。张惠言《仪礼图》继承了杨复《仪礼图》立足朱子学派遵循《仪礼》的传统,但张惠言《仪礼图》着重于实用性,而杨复《仪礼图》着力于解读《仪礼》文献,两者之作图目的不同。张惠言《仪礼图》细化与完善了杨复《仪礼图》所建构的礼图体系。两者之异同根源于各自的时代文化。  相似文献   

13.
〗“明皇幸蜀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为青绿山水画,本订名为“宋人关山行旅图”。1950年代以后,学者陆续研究认为此图描绘的峻岭栈道、出行人马,可能是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避蜀的情景。“明皇幸蜀”为重大历史事件,不过历代著录的绘画目录却罕见其作品。然追索史料,探究其原因可知:宋人对于白居易《长恨歌》有负面评价,并且认为“明皇幸蜀”为国祚不幸之征兆,于是鲜少图绘相关题材的画作。台北故宫博物院本“明皇幸蜀图”并不以《长恨歌》为创作依据,仍颇具参考价值,可藉以理解日本大和文华馆和美国大都会美术馆的同类行旅图式。  相似文献   

14.
论称“蔡邕《石经》三体书”不能作为《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辨伪的证据潘良桢古今书名之隆,莫过于“书圣”王羲之。然而不仅其剧迹《兰亭序》真伪至今尚有争议,而且其书论之传世者也多属伪托。其所传书论中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一篇,文未自述学书经历,言来确...  相似文献   

15.
《罗汉写经图》是一幅流传有序的宗教名画。但由于此画作者佚名,所以围绕此画历来评述颇多,既有共识,又有争议。从画面的构图、人物的形象以及作品创作的特定时代信息和文化背景分析,《罗汉写经图》既不是一般的“罗汉图”,也非单一的“写经图”,而是一幅深度体现禅宗文化及其演绎中的出自文人画家或得道高僧之手的“寒山、拾得、丰干三圣图”。  相似文献   

16.
宋代《禹迹图》石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至今尚存两块,一是立于渭水之滨的西安碑林,为齐阜昌七年(公元1136年)刻石;另一块原勒于镇江文庙大成殿(今镇江师专内),今收藏于长江岸边的镇江博物馆内,是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立石。两者大小相似,内容基本相同。图首方框内都刻有类似前言的文字,即“禹迹图,每方折地百里,禹贡山川名,古今州郡名,古今山水地名。”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图面所表示的实际范围,东至黄河岸边,南至海南岛,西至祁连山,北至黄河北沿。图内以符号和文字相配合,主要刻有宋代的山水及州(军)的形势和位置。根据石刻上可以辨认的文字统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是中国书店1985年出版《尔雅音图》一书,题郭璞著.除“据光绪十年上海同文书局本影印”一语外,别无前言、后记,也无出版说明.上海同文书局本《尔雅音图》源出艺学轩藏版、嘉庆六年影宋绘图本重摹刊的本子,卷首载有南城曾燠嘉庆六年叙.艺学轩即曾燠的轩名,重摹刊原本尚存,只作《尔雅图》三卷,卷上《释诂》至《释亲》四篇无图,卷中《释宫》至《释水》八卷,卷下分前后,前《释草》至《释虫》三篇,后《释鱼》以下四篇,都有图,分载十五篇每篇之前.注和音夹入正文,注即郭《注》,该书实为四卷,每卷下只标郭璞注.其图,曾《叙》认为宋、元人所绘,并且说“疑必有所本,即非郭璞之旧,或亦江灌所为”;其音,则确定地认为后蜀毋昭裔《音略》.他并没有《尔雅音图》为郭璞所著的意思.中国书店所印,新题郭璞著,大概是根据《尔雅序》中有“别为音图”的话臆测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唐代晚期的美学思想中,能够自成一家之说,形成较有系统的理论,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美学思想发生过很大影响的,是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审美理论。“醇美”与“全美”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指出:“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他明确地提出了“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的命题,把明辨诗味作为诗歌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原则:诗人必须具有在自己可创造的艺术意境中  相似文献   

19.
正在行军作战中,大比例尺的军用地图对指挥员来说至关重要,有时会影响一场战役的胜负。在《三国演义》中,有个"张松献图"的著名故事。这张地图对蜀汉政权的建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红军长征途中,也有一个"龙云献图"的真实故事,让红军得以巧渡金沙江,甩掉国民党数十万追兵。  相似文献   

20.
依靠对大地和地图确立直角坐标网来绘制地图,一向被看作是古代中国定量制图学的传统。李约瑟甚至说:“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欧洲在十四和十五世纪之所以能在制图学方面有所前进,不仅与阿拉伯人研究了托勒密的制图学有关,而且也与定量制图学或多或少地从中国传到了西方有关。”但直到1583年第一幅欧洲近代地图进入中国大陆为止,人们公认的有文字记载或实物证明的确采用了矩形网格坐标的地图唯有三幅:一、1136年上石的、作者佚名的《禹迹图》;二、1320年由朱思本绘制成的《舆地图》;三、1555年由罗洪先增补《舆地图》而刊出的《广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