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君君 《老人世界》2008,(12):10-12
“河南民歌”《编花篮》身世之谜郭复善今年已78岁高龄,出生在洛阳孟津县一个贫困之家。郭复善解放前就参加了八路军,主要搞文艺创作。后来,他被调进部队的乐队,面对一大堆陌生乐器,他从零开始,一件一件地学,一点一点地向人请教。新中国成立后,郭复善先到河南省歌舞剧院担任指挥,后到省文联任曲艺编辑。  相似文献   

2.
正他喜爱衬衣。衣橱里永远是一片衬衣海,一件件挂在衣橱中。五年前,大学即将毕业,他被选进校合唱队,在毕业典礼上为全校师生演唱离别曲目。那日发放表演服装,一件白衬衣,一条黑西裤。他看都没看,卷了衣服就走。她叫他的名字,对他说:"衬衣不能这样卷,会起皱。"他诧异地看着她,虽然是一个系的同学,也不过是点头之交,说过的话加起来也未必有百字。她拿过他的衬衫,铺在桌上,一点一点抚平衬衣的褶皱,细细地叠。那么快,被他卷得皱巴巴的衬衫,便方方正正地叠好了放在他面前。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她,像是一片羽毛,随着一阵清风拂过心底,带来微痒而柔软的感觉。一点情  相似文献   

3.
梅兰芳入党     
1959年初春,梅宅书房里很暗,只有窗前一点光亮。梅兰芳披着一件深灰色的上衣,背门朝窗伏案认真地书写着,一连十多天都是这样。他那凝重的神态,融合着书房里的色调,似是一幅庄严的油画。  相似文献   

4.
一件绿绸衣     
一件绿绸衣晓岚那时,乔生喜欢给我送花。花每天都不一样,都是那种不常见的花。我从乔生手心的花瓣一点点移上去看他的脸,问他:“为什么不是康乃馨?”他则气定神闲:“为什么要是康乃馨?”是啊,为什么?也许是康乃馨代表了一个人,而那个人我在多年之后仍忘不了。他...  相似文献   

5.
倾听     
《现代妇女》2010,(1):3-3
每天要做的事:帮对方做件事,哪怕很小的事。拥抱。说对方“对”、“辛苦了”。每周要做的事:至少每周安排一次不少于一小时的交谈,互相沟通沟通。每月要做的事:给他一个惊喜。每三个月或每月要做的事.总结。暂时离开一点时间让他想念你。  相似文献   

6.
情人汤     
<正>公司组织旅游,有他,也有她。他和她,是有些感情的。这感情,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他们也曾经试图结束这种可能无限发展的危险游戏,可是每当痛下决心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退缩。宛若一件珍贵的物品,丢了,是一回事;主动失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相似文献   

7.
株洲市农办老干部工作做得好,是全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老干党支部建设也搞得不错,曾被评为全省先进老干党支部。老干部工作要搞好,关键在领导,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错。因为有个好的当家人唐武生,他关心老干部,支持老干部工作,所以农办老干部和老干党支部工作搞得好,成绩显著,也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来扬  金丹 《金色年华》2010,(5):14-15
“到目前为止,90%的人都认为:王琦,你做这件事情不切实际,对你一点帮助没有。”2月9日晚,提起他和队友们去四川地震灾区过年的活动计划遭到大量反对时,那个名叫王琦的高个子男生非但没有显出沮丧,反而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9.
爷爷的童年     
爷爷常常对我讲起他的童年。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又多,8岁那年被送到一个远房亲戚家寄养。这家人一点也不疼爱他,没给他穿过一件好衣服、吃过一顿饱饭,还每天要他去砍柴、放牛、放鸭子。深山里的冬天特别冷,遍地都是冰雪,爷爷没有鞋子穿,光着脚踩冰踏雪,一双脚冻得又红又  相似文献   

10.
父母之爱     
宋艺博 《当代老年》2006,(10):13-13
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记,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他甚至收存了莫扎特11岁时的一件手稿,诸如此类的珍品太多了,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件件价值连城,可惜的是,它们在茨威格自杀后全部散失,有些可能永远从世间消失了。  相似文献   

11.
海子 《老年人》2006,(8):14-15
(一)29岁的董栋是河南开封人,高中毕业后一个人来到上海做生意。有了一点积蓄后,他在近郊以按揭方式购买了一套价值40万元的两居室房子。2001年,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成人大专班脱产学习。2004年12月,他和班上的16位同学再度考取学院2005级导演系专升本班。就在同学们庆祝“专升本”获得成功的派对晚会上,发生了两件令董栋心灵受到震撼的事情,一件是他的好朋友李学兵,因为家里穷,交不出读本科的学费,居然上街抢劫,被警察抓走。另一件事是,隔壁寝室的两个同学,也因家里贫穷,不得不选择退学。那个晚上,董栋一夜未眠。次日天还未亮,他就把…  相似文献   

12.
高乃明 《职业》2014,(1):40-42
20岁之前,他没有穿过一双像样的鞋子,没有一件新衣服,为了让孩子过年的时候能够吃上一点肉,他和三个哥哥一起被逼上了创业之路。养鹌鹑,他们做成了世界第一;改行做饲料,又成为中国饲料大王;近日,他又成功成为胡润投资富豪榜上首屈一指的投资大王。但是,不管生意做得多么大,他始终一心一意坚守自己的主业。  相似文献   

13.
《炎黄世界》2013,(2):51-51
晚年得子的徐悲鸿对儿子徐·庆平十分喜爱。徐庆平3岁时,徐悲鸿就开始教他画马。1953年9月26B,58岁的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当时徐庆平只有7岁。而在徐悲鸿临终前,却告诉妻子廖静文:“对这个孩子要溺爱一点,不要让他学美术。”不过,徐庆平并没有遵守父亲的“遗训”。从小喜欢画画的他考上了中央美院附中,后来留学法国,成为徐家4个子女中唯一“子承父业”的后人。父亲临终前不让他学画这件事,徐庆平也是在30岁之后才开始慢慢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我见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学历又高,拥有国外的硕士学位,他一度是我最看好的未来接班人选之一,但这件事始终无法如愿。他做任何事,都能快速上手,表现杰出。但问题是刚熟悉一件事,他就开始想下一个职位,他的期待与要求,总是比主管快。  相似文献   

15.
明天你是否有房住?□张冰“房子最好离单位近一点。”“房子面积最好再大一点。”“房价最好再降一点,让我们承受得起。”当这些“最好”汇聚在一起时,无论谁提到住房都会让人感到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有房无人住有人无住房中国政府决心使住房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带...  相似文献   

16.
自我形象是一个人展现在别人面前的有关自己的整体风彩。它显示出一个人的容貌、气质、修养与个性,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段有关林肯总统的轶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林肯总统委托耶友给他推荐一名顾问,朋友满有把握地给他推荐了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林肯却没有接纳,问及原因,林肯说:“我不喜欢那个人的面孔。”朋友发怒了:“为什么以貌取人,他不能为自己天生的脸孔负责呀?”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就该对自己的面孔负责。”这件事一方面说明了人的自我形象对自己前途的影响,同时也说明自我形象是…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在“朋友圈”看见一张大学室友跑马拉松的照片,他身材很好,没有一点赘肉。我拿给同事看,她们都花痴得直咽口水,殊不知他在大学时是个臃肿的人。 大四的春天,我每周去操场跑两次步。每次想拉着室友同去,他都不肯。有天我俩打赌,他输了,就陪我到操场跑两圈。在操场,有个跑步的姑娘从他身边经过,我看见他眼里绽出了一点光。他什么也没说,不过,我什么都明白。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发脾气是一件令人十分头疼的事情。面对发脾气的孩子,父母很多时候都束手无策,甚至弄得自己一点脾气都没有。那么,采取什么办法能让发脾气的孩子冷静下来呢?这的确是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19.
我们班上有一位叫何兴的同学,经常被同学们嘲笑,因为他是班上的“最差生”。为此,他常常一个人玩,谁也不愿跟他在一起。有一件事,却让我和他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20.
《金色年华》2009,(11):38-38
这是我第三次给你写信了,每次写信都是为了不同的男人,为什么烦恼的事总是一件接一件,我真的是渴望一分真挚稳定的感情!我26岁,长相中上,身材很好,工作稳定,有自己的房子。硕士毕业,虽然有过两段正式的感情经历,但还是比较单纯。他比我大两岁,毕业四年了,原先是学医的,现在外企工作,算改行。他说他只能靠自己奋斗,他没有输的本钱,也输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