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管理层收购融资的意义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简称MBO),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形式,指企业内部管理者通过自由资金或外部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份,实现企业控股权由大股东转移到高层管理者手中的行为。在现实中,管理层收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由内部管理层融资独立进行的收购:二是管理层与企业员工一起完成对企业的收购,  相似文献   

2.
胡谷乔 《统计与决策》2006,(16):178-179
管理层收购是20世纪70年代在传统并购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并购方式,是企业重视人力资本提升管理价值的一种激励模式.本文分析了管理层融资收购的效应,针对国有企业负债融资现状对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进行了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现行的法规和管理水平难以严格的约束,同时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当事人利用管理层收购这种新的交易形式谋取不当利益的现象.在目前MBO操作不透明,程序、细则尚未统一完善的情况下,MBO隐患太多.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财政部于2003年3月发至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财企便函[2003]9号),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这些都为管理层收购的实施带来了种种风险,诸如行政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和营运风险等等.由于财务风险是影响管理层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降低管理层收购中的财务风险,提高收购的成功率就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纪杰 《统计与决策》2005,(18):88-90
本文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事件的超额收益率以及累计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发现,实行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股东财富效应显著,并结合现阶段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管理层收购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管理层收购通常是一种溢价收购.换句话说,管理层愿意以比现行市场价格更高的价格收购企业的股权.由此就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参与收购的管理者客观上不会无缘无故的将自身的财富转让给不相干的第三方,他们之所以愿意为股权支付更高的价格,一定是因为他们发现被收购企业在收购后会具有更多的财富.那么为什么管理层收购后企业会具有更多的财富?这些财富的来源如何?能把它简单的归结为被收购企业价值的被低估或者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财富转移"吗?  相似文献   

6.
MBO(Management Buyout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资本或股权交换及其他产权交易手段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7.
我国管理层收购风险表现理论界关于管理层收购的风险探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政策风险:目前在中国的证券市场,绝大多数企业是国有企业,国有股东的变更需要经过财政部的审批,而且经常要面对国有资产是否流失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此无形当中给企业MBO的操作带来了难度。2.法律不健全带来的风险:目前我国对于MBO没有明确的政策和法律规定,更多的是涉及国有及集体资产转让的规定,包括:《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因此,将来法律对MBO做出规定,会给MBO带来…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实现的有效方式是人力资本股权化,其中管理层收购是实现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为我国国企改革和国企经营者的激励提供一条道路,也是我国企业与世界接轨的一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BO)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和控制权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一、管理层收购对中国的宏观意义 在本世纪初,管理层收购(MBO)逐渐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热点,企业界、理论界和政界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实际上已经使用了MBO的方式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进行股权改造,但由于是非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新闻媒体的报道也不多,因此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是在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的出现而逐步流行起来的。 企业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只有谨慎对待,尽量避免和消除,才能最终实现并购的成功。 一、企业并购存在的基本财务风险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的估价风险,其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用信息的质量。而信息质量又取决于下列因素:一是目标企  相似文献   

12.
MBO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管理层通过融资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取得公司控制权的新型股权交易方式.MBO属于杠杆收购(LBO)的范畴,但与一般杠杆收购不同.杠杆收购是一种利用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以达到控制、重组该目标公司的目的并从中获得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有效金融工具.当运用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时,杠杆收购就被称之为MBO.一般的企业买卖或资产重组,强调的是收益权,而MBO的实施除了收益权外,还有控制权、共享权和剩余索取权.MBO既可以对企业整体进行收购,也可以对企业的子公司、分公司甚至一个部门进行收购.早在1972年,美国的KKR公司就成为全世界第一家实施MBO的公司.1980年,研究企业购并历史的英国人迈克·赖特发现并命名了MBO.随后,MBO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上最流行的热门词汇当然是MBO(管理层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新统一。它是资本运作的一种方式。MBO既可以是对某个目标企业实施,也可以只对某一集团、跨国公司某一子公司、某一分公司,甚至某一具体部门实施。  相似文献   

14.
谈多娇 《统计与决策》2007,(18):130-131
企业接管与杠杆收购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企业接管和杠杆收购业务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局面,引发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以及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者的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吸纳初始股权行为所导致的交易量激增会引发抬价效应,以及抬价效应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股权流动性的观点,使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了初始持股情形下的要约收购价格和收购时机问题,重点讨论了股权流动性以及初始持股比例对收购价格和收购时机的影响,并确定了收购方的最佳初始持股比例.研究发现,股权流动性与收购价格和收购时机呈负相关、与最佳的初始持股比例呈正相关,而初始持股比例与收购价格和收购时机呈U型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现存的4种农产品产种联盟进行了归纳、描述;基于有限理性,构建了农产品收购具有价格竞争性的收益博弈模型,对其收购价格、收购量、各方主体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自发调节下,农产品收购竞争程度、农产品加工商与农产品种植户的联盟组织及组织相对力量深刻影响着农产品收购量、收购价格、各方主体收益。  相似文献   

17.
覃丽萍 《山西统计》2003,(10):56-56,58
证监会的有关规定给沪深两地证券市场敲响了警钟: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ST公司业绩差,财务状况存在严重问题,对其投资必须谨慎;对公司管理层来说,必须扭转被动局面,彻底清理不良资产,注入优质资产,从而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才能避免摘牌的危险,保住宝贵的“壳”资源。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可行的计量企业风险的方法,作为提醒有关方面注意的预警器。通过预警器的预测,借贷者可以避免贷款的风险;投资者能够在股票价格大跌前就获得财务风险的警报;审计师可以准确判断企业是否经营良好,当某公司持续经营存在大量问题时,避免因未能正确披露其经营失败…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增长的风险测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风险的VAR测算方法 (一)风险的测量 风险的测算就是量化风险的大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二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拟定一个基本的风险标准,以此衡量风险的临界值.风险测算方法分为主观测算法与客观测算法,但这里的主、客观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指的是有关测算方法,其有效性依赖于主观因素多一些还是客观因素多一些.主观风险测算方法简便易行,不足之处是有赖于风险管理者的个人经验与判断能力;客观测算法将风险的测量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能更有效地避免风险管理者个人因素的过多影响.VAR方法是一种客观风险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成文的游戏规则,准则不可能穷尽现实中的所有情形,所以,“不完备”之特性就成了准则之必然.同时,作为“经济人”的管理层基于自利需要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如何有效监管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是长期以来困扰监管方的重要课题.文章采用贝叶斯分析方法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监管方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可以采取更加有效和直接的方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博弈理论和实物期权,对跨国竞价协商与资产收购决策进行动态建模,以便评估跨国并购策略中的协商与收购两阶段的最优策略。该过程评估策略价值包括了每个阶段的等待收购价值与真实并购价值,且提供出一个由本国收购者、跨国企业收购者与本国被收购者三方所组成的数学动态决策模型。模型通过实物期权法同时去求解动态竞争博弈的均衡解。另外,文章也重点研究了混合策略条件下互动竞价协商均衡企业期望价值与潜在策略的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