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不确定性的约束下,科技创新从个体走向群体,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从科技创新文化中可以透视出主体文化、组织文化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内涵。科技创新主体文化突出地体现为科技创新精神,包括科学精神、社会精神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科技创新组织文化在于通过创新资源整合而表现出来的共生文化,包括共同价值观、组织秩序和风险分摊三个方面。科技创新社会文化是科技创新与社会文化互动的结果,有观念情结、需求享受、规范秩序、风险共担和人的发展五个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活动包括科技创新活动,人类能够预先为这些活动设定方向和范围,为自然界发生某种运动创造必需的条件。倡导科技审美,科技工作者要按照人的本质力量要求和自然生态提供的物质资料能力限定科技活动的范围,要协调政府行政行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促进政府行政行为与自然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在科技支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大自然提供材料的能力,力求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自然界的平衡发展。对妨碍社会稳定的风险要做新的认识,注意自然供给失衡可能造成的风险。要扬弃狭隘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在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促进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发展:对自然的损坏就是对自己的损坏,对自然的修复就是增强人的体质。  相似文献   

3.
论风险社会中的科技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风险社会、科技、科技风险等几个基本概念入手,探讨风险社会和科技风险的形成和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联等诸多问题,继而进行哲学反思,最后分别从政府、科学家和公众等三个层面进行对科技风险的社会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是科技问题,还是哲学文化问题。从文化与哲学的视野关注农业科技与文化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往的农业科技问题研究只是突出了农业科技体制视角、农业科技生产力视角、农业科技与自然文化的视角。这些研究的缺陷是对农业科技发展在农村社会中的应有地位把握不够准确和全面,导致农业科技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出现矛盾,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农业科技发展应从哲学与文化的层面重新审视,关注中西农业科技文化史的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与农村文化的关系,从综合研究向政策策略过渡,促进科技体制与科技服务的更新。  相似文献   

5.
对于企业的道德责任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察.从企业伦理学层面来看,企业具有一定的道德规定性,它主要由其决策及其影响而引申出来,从而公众将企业组织视为道德责任的承担者并非不适当,因为企业可以通过适当安排将其道德责任落实;从经济伦理学层面来看,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这是基于一种正在形成中的现代经济伦理学的要求,也是为实现现代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对企业角色的重新定位;从文化传统层面来看,应该带着强烈的本土文化意识去寻求企业道德责任的落实方法.  相似文献   

6.
此文以绍兴莲花落为例,从历史层面的纵和地理层面的横及与社会文化关系等方面,来看其发展衍变历程。这一历程,实际亦是我国多数民间说唱艺术发展。以此证明:只有适于社会条件,满足观(听)众审美需求的民间说唱才可以生存、发展,否则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7.
试论人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作为历史的存在物,始终是未完成的,始终处于不断提升自已的过程之中.与一般物质发展过程有所不同的是,人的提升是一个不断走向自觉的过程.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的提升表现为三个层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人的提升表现为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人的提升表现为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人与人的关系明白合理;在人性完善的层面,人的提升表现为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人在三个层面的提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是由终端网络、用户网络(人的关系网络)、内容网络、服务网络四个层面交织构成的,移动互联网对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影响,主要是基于这四个网络上发生的变革。从终端网络的发展趋向来看,在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下,未来将形成"人—物"合一的新时空。从用户网络层面看,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行为将呈现碎片化、并发性和再虚拟化等新特征。而在新的人与人的聚合模式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将成为更重要的"生产力",移动互联网也会将更多的线下"社会圈子"扩张为线上"圈子"。从内容网络层面看,公共传播模式和公共话语空间将发生进一步变革。从服务网络层面看,场景经济、数据经济和共享经济等,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经济的新思维或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被称为“国之重器”与“科创基石”,其投资规模巨大且风险高,运营管理专业性强,私人机构是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基于风险权衡与优势互补,“伽利略”计划公私合作从“公私共建”调整为“公建民营”,其在战略层面、制度层面和机制层面上的实践,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采用“公建民营”方式提供了路径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与世界风险社会相应,科技风险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中的一个新的重要的构成要素,它直接来源于科技自身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科技风险。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科技伦理、环境生态等科技风险问题的社会化和全球化,科技风险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特的风险文化。科学技术体系内部及外部科技价值观念的风险化是世界风险社会中科技风险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正是这种风险化的科技价值观念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的社会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1.
货币与民族国家之间并非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在历史学视野中,国家货币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地理学视野中,货币与民族国家之间既存在空间抽离化,也存在地域特殊化。在政治学视野中,现代货币本身就是国家的一种权力工具。在社会学视野中,现代货币系统是国家的一系列社会体制安排、技术装备和机构保障的一种社会秩序。在文化学视野中,现代货币作为国家主权的产物,具有极强的文化认同意义。货币与民族国家关系的多学科透视有助于深化理解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货币对于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走出去”战略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外投资逐步成为我国刺激经济增长、推动发展转型、构建区域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而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在其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成绩斐然,但同时也不得不正视当下沿线国家文化冲突频发、项目投资受阻的现实情况,加之投资企业国际化运营经验不足、文化风险意识淡薄、防范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投资活动面临巨大威胁。为克服上述难题,完善当前尚未形成体系的文化风险管理研究,有必要从识别文化风险的表现形式、剖析其分布特征等方面入手确保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文章首先通过对典型案例和重要文献的梳理从语言、民族宗教、人文环境、外交关系四个维度识别得到了21项文化风险因素。再基于国家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文化风险指标体系,之后运用熵权法确定它们的综合权重。最后以“一带一路”沿线的32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TOPSIS评价模型对各个国家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在利用SPSS软件对评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后,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策略。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总结文化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从维度上看,语言风险和外交关系风险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信息的不对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了信息对中小企业创新表现出的不可或缺性 ,主要从技术交易的角度说明了信息的不对称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风险 ,提出了降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三次科技革命的视角来审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落后,不难明白李约瑟难题不仅是个制度、科研机制、思想文化难题,而且是个历史机遇难题。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构成一次民族大发展的机遇,但遗憾的是中国错失了这些机遇。发展机遇的屡次错失给我们带来一系列启示: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基本前提;必须认识、把握、创造机遇;坚持对外开放,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重视科研体制、制度建设,避免意识形态的硬性干预。  相似文献   

15.
文化视野中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技术发明成果能否通过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一个文化选择的过程。西方社会自近代以来对技术创新的有意识的追求,形成了一种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并在西方社会形成了一种技术创新文化,使技术创新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有助于通过技术创新的成果解读社会文化,也有助于通过社会文化解读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文化翻译的适应性、科学性和审美原则,从语言、语境、人文三个层次阐述了翻译中的文化元素:语言层面上,翻译的本质在于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传递;语境层面上,通过从文本到语境的追溯、探求和从语境到文本的构建、表述过程,使翻译成为多元文化的产物;人文层面上,翻译要求译者具有知识水平、审美情趣、人文品格等综合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7.
从历时态观点对冰雪建筑的实例考察证实 ,人工物不仅是技术文化模式的载体 ,而且也是人工自然的细胞。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 ,技术发展的文化模式经历了自然技术阶段、自发技术阶段、自觉技术阶段和自由技术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在唯物史观形成时期,马克思对技术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等一系列著作中。在世界历史视阈中,马克思对技术的理解从人的抽象类本质回到“现实的人”本身,考察了技术(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实践)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技术进步与文化进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历史意识为分析工具,通过对技术概念的话语分析,考察了技术历史意识的变迁谱系.从文化实践视角扩展了技术过程论和技术系统论,拓展了"技术创新"的含义,即用历史过程的观念取代了技术的静态理解,用文化实践概念强调了技术创新过程的异质性和偶然性,也凸显了各行动者的能动性,并阐明了技术实践的文化研究路径,从而论证了技术创新作为当代历史意识出现的必然性.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技术创新已成为人们协商历史进程的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20.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对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直接投资迅猛增长。但近年来,中资企业在东南亚国家的劳动用工过程中面临的劳动纠纷逐渐增多,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也不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投资形象。从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劳动法律法规、劳工标准和文化风俗等要素视角,探寻影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劳工风险来源,分析中资企业投资东南亚国家面临的主要劳工风险,并根据各类风险的来源、性质,按照投资前的准备阶段和投资后的经营管理阶段,分别从企业层面、政府层面提出劳工风险的防范和治理措施,可对这一问题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