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论中国企业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试图对市场经济下中国企业理论的研究进行探讨。文章从国际上企业理论研究进展的综合分析入手,总结了中国企业概念和行为的演化过程,分析了西方企业理论在中国的局限性和可借鉴之外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中国企业理论有待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这次为世界杯带去中国品牌而非产品的,算起来应该有1.5个中国企业。这表明中国企业目前正在一点点与世界知名大企业缩短差距,这是中国企业的进步,同样也是世界杯带来的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3.
陆新之 《经理人》2006,(9):34-39
中国式领导形态万千,但不少是曲解和误用。伪中国式领导在企业依然盛行,可是常常在成就企业的同时,又在悄无声息地毁灭着企业 对中国式领导需要去伪存真地批判,但在企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更需要找到创新领导的门道。正视中国式领导的新旧挑战,我们冀望在此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2009,(7):136-136
近年来,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据统计,200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额不到10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已飙升到了256亿美元。次贷危机深化之后,一些中国企业发现,原来很多遥不可及的并购目标忽然触手可及。然而,研究发现,近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相似文献   

5.
谢宇 《经理人》2009,(11):82-83
中国企业的创新仍然乏善可陈。2008年《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报告》显示,中国自主创新排名最靠前的100家企业,其自主研发经费投入仅占企业销售额的3.8%,大大低于5%的国际平均水平。自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创新型国家”概念至今已近5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企业一直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6.
苦斗十五年,终成正果。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至今已10年。从那一天起,中国的企业,应是世界的企业、国际的企业。“入世”代表着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已完成接轨,中国企业与国际一流企业均在同一规则、同一资源、同一市场、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  相似文献   

7.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7,(1):14-14
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中国企业家对创新的误解,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对创新的社会意识尚存在较大偏差,因为中国企业对创新最普遍的理解就是打擦边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企业部门债务风险不断暴露,其是否会引发系统性信用危机正成为焦点。本文着眼于中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累积与暴露背后的宏观经济现实,在简约模型中引入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将经济冲击区分为总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以此研究各宏观经济因子对中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溢价期限结构的影响特征,从而揭示中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定价的宏观经济机理。本文发现,正向的总供给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有助于降低中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溢价,但正向的总需求冲击则会推高中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溢价,自2011年以来持续处于高位水平的信用风险溢价的主要根源正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所带来的扩张性总需求,因此欲从根本上降低中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水平,应紧缩社会总需求,并通过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改善社会总供给。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0,(36):30-31
继8月底.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公布中国民营企业500家排名后,9月4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发布了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这两大榜单均以2009年企业营业收入为标准,将中国上规模民营企业和大企业进行排名和比较。本文从企业规模、产业分布、地区分布方面,对2010年民营企业500家与中国企业500强企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煜  唐鹏 《管理科学文摘》2009,(19):142-142
中国的企业管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逐渐完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胫,如果改善目前的管理模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目前企业管理模式的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改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经营管理者》2014,(2):94-95
中国企业年薪增长率连续3年放缓 2012年年底,中国企业对2013年加薪幅度的预期为93%,但实际上,2013年企业的平均加薪幅度仅为85%。中国企业的年薪酬增长率在2011年后已经连续三年放缓。  相似文献   

12.
品牌是一个企业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一个全球性的超级品牌永远是企业最有效的广告,是企业实力的最佳体现。目前中国有企业品牌,但无产品品牌,因此赋予中国产品品牌以现代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谢祖墀 《经理人》2008,(7):64-64
地震灾害发生之后,不少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感不足的行为受到了舆论的压力。而过去数年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我们感到,这是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已经遇到了“软实力”范畴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姜岩 《管理科学》2000,13(2):14-19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也蓬勃开展,中外企业在文化交流中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凸现。如何通过强化跨文化管理以达到跨文化的参与及融合,促进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中国企业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和试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汪建成 《管理评论》2008,20(3):39-44,15
本文探讨中国企业跨省、跨国扩张战略对绩效的影响。基于704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跨省扩张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地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有利于企业的规模成长。中国企业跨国扩张程度的提高会更大程度的显著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对规模成长性并无显著影响。同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协会日前向社会推出了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国家电力公司以4003.95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一位,第2至10位的企业依次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一、中国企业500强:中国经济的主体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大企业的状况。中国企业500强就数目来说,即使只按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162,033家算只占0.31…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型科技企业成长比较缓慢,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瓶颈”,突破这些“瓶颈”,科技企业方能取得进步。科技以人为本,应当成为科技企业的基本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8.
肖明超 《经理人》2008,(5):74-75
2007年下半年,不少在中国的韩资企业非法撤离,尤其在韩资企业比较集中的青岛,工人们一觉醒来,发现韩国老板及其高层已半夜逃逸,由此引发出韩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信誉危机。  相似文献   

19.
季晓南 《经理人》2007,(12):36-37
创新和变革是时代的永恒主题,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创新能力成为短板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也是创新动力和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企业创新在国家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增强,中国CEO对创新越来越重视。企业创新文化逐步形成,企业研发费用占企业全部费用三分之二以上。  相似文献   

20.
佟景国  高崴 《经理人》2008,(6):130-133
“赢得全球是否就能赢在中国?”,我们在对“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调查中再次得到了“否定”答案。中国作为全球性公司的一个区域分支,外商投资企业在全球地位与在中国业务成功并不成正比!如果说,“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是全球性公司在中国的核心战略,那么“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做优秀中国企业公民”则是“本土化行动”的现实挑战,也是成就外资企业在中国业务增长率等数字指标和品牌认可程度等软性指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