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美元霸权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权地位,它是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石。美元霸权直接造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中国处于"高储蓄两难困境",给中国的经济安全和平稳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鉴于美国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把持霸权的意志,美元霸权并不会在短期内消亡。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应当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决不当头"的原则的指导下,对内发展自己的经济,对外不遗余力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与有关国家共同推进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布雷顿森林体系奠美美元霸权的基石,而没有霸权并美元随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的瓦解而告终.反而使得美元霸权地位得以强化与延续,美国毫不负责的尽享美元霸权带来的收益--低储蓄率、高消费率,低利率、低通胀率与高经济增长率并存.美元霸权下的国际金融秩序在极力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和霸权利益的同时,也把美元霸权推上了断头台.这也向我们共和国发出了一份邀请.面对这份邀请,中国应在人民币国际化目标的指引下,认真做好"时外"、"对内"两门功课,养精蓄锐、厚积薄发,努力绘制一幅崭新的世界经济版图.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人民币的国际化成为了引入关注的话题.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应该如何去走呢?本文总结了美元国际化的历史经验,得出了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美元国际化作为最成功的典型案例,同时也体现了货币国际化的一般逻辑,应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参照.但是,也要看到,美元的国际化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借鉴美元经验时不能盲目照搬,还应该放眼全球其他重要的国际货币,以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的正确道路.本文从以下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简要分析美元取代英镑的过程;第二部分归纳总结美元取代英镑的历史经验;第三部分结合人民币国际化现状,给出美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美国经济的萎靡不振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也不断高涨。然而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仍然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采用区域化至全球化的步骤逐步实现。同时通过加大国内经济建设、推进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和逐步实现外汇管制松绑的方式,三管齐下,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反经济全球化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反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也风起云涌,主要观点有:(1)自由放任的经济全球化政策本身弊端凸显;(2)不平等的世界格局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南北差距;(3)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也带来了威胁;(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霸权的全球扩张。对这些观点作了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6.
霸权就是在全球政治中,国家以实力优势操纵或控制其他国际社会行为体的行为,其目的是构建一种以霸主为核心的等级体系,并用强制手段维持不等价交换。全球化时代的整体性发展趋势助长了全球霸权的发展,而权力流散却导致了霸权的困惑,经济全球化冲击着传统的政治、军事霸权,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给反霸浪潮增添了新的动力。美国霸权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它追求“新帝国”,另一方面又标榜“仁慈霸权”;它不是简单的经济霸权,而是一种综合霸权。面对全球化时代的软制衡,美国选择做一个自私的大国,加速自身发展,同时采用新的联盟管理战略。美国学术界的软实力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霸权的困惑。崛起的中国应该追求新型的国际治权,走和平发展道路,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  相似文献   

7.
美元霸权:生存基础、影响和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霸权的生存基础是美元无可比拟的国际地位,维持美元地位的主要条件之一在于国际货币合作。在实践中,美元霸权给美国带来了诸多经济利益,同时给其他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各种负面影响,乃至引发货币危机。由于浮动汇率制有利于美元霸权的维持和为所欲为,为此,在历次的汇率制度讨论中,美国均坚决地维护浮动汇率制。基于美元霸权和浮动汇率制之现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尽早放弃钉住美元,回归真正的管理浮动制。  相似文献   

8.
美国政府以Paul Krugman教授反传统的“世界经济调节理论”为指导,持续通过巨额“量化宽松”政策推行美元战略性贬值,其最终目标就是维护美国在国际经济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提升国际重要资源价格以及诱发全球流动性泛滥等途径从战略上打压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以及其他美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对手.为此,中国应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加快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以及积极稳妥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调整与美国新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 ,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表现为市场化、信息经济、科技层面上的全球化已成为现实 ;政治、文化之间的激荡进一步的加强。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旧的国际关系结构、概念、形式造成巨大的冲击 ,对新的国际关系而言 ,却是一种强大的内在推动力和外在整合力。作为全球化进程积极推动者的美国 ,它将如何利用全球化的大环境来维护和巩固其霸权 ?它的新霸权有何新的特征 ?其霸权前景如何 ?本文拟从这几个角度简约地加以分析 ,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来审察美国的霸权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谋求话语权的必经之路。人民币升值同时面临着内部经济转型提升的动力和外部贸易摩擦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有利影响包括拥有比现在更强的购买力、更好地扩大内需、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及尽早偿还中国的债务;其不利之处则在于使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进一步丧失、影响外国对中国的投资、引发失业潮。权衡利弊,选择人民币循序渐进地升值会帮助中国改善国际贸易环境,优化中国的产业经济结构,让中国的经济得到良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已经超越美国经济而拥有美元霸权。美国经济很难支撑美元霸权,美元出现明显的危机。金融阻击成为维护美元霸权的重要手段。维护美元地位,推动金融创新和控制核心产业成为金融阻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美元是美国实力和地位的标志。美元霸权的根本在于支撑美国的全球霸权。美元指数在2007年中延续了2001年以来的下行走势,受美国经济衰退及次贷危机影响,目前再度大幅下跌。随着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美元跌势依旧,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正在遭受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最严峻的一场考验。尽管美元霸权地位短期内还不会终结,但种种潜流表明,其日渐式微的体系运转正在悄然敲响一个货币帝国时代的晚钟。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经济制裁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制裁作为美国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的重要工具,其目的是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美国民主价值观念,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冷战结束后,虽然这种霸权主义行为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谴责,但美国仍频繁地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制裁,严重威胁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经济安全意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才能真正提高抗击美国经济制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危机不断加深,到2008年演化成金融海啸,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全球经济失衡,实质是全球经济的一次大规模周期性调整,世界经济版图面临着新的重组。  相似文献   

15.
语言全球化表现为语言濒危全球化和英语霸权全球化。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外语教育是一种经济投资。适应英语全球化发展要求,改变中国"费时低效"的外语教育现状,加速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必须重视外语教育的经济投资与经济效益。以语言全球化和外语教育现状为现实出发点,以经济语言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发展外语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改革中国外语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美元霸权的视角,通过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背后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对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霸权演变的表现进行梳理,揭示了国际货币体系并非一个中性的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国家间博弈的一种规则,霸权国家是规则的制定者。即使在美国霸权逐步衰落的今天,美国依旧不会允许其他国家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也正因为如此,在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的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权力”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汇率政策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汇率稳定,过多考虑汇率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过于注重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并长期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这种低效率的汇率政策,其最大弊端就是损害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汇率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