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崔洁  蔡轶 《金陵瞭望》2007,(5):45-47
他们,可以是衣着光亮也可以衣衫褴褛;他们,有着明确的工作目标但却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他们被形容为在刀尖上“跳舞”,他们行走在灰色地带中,他们是“无间道”的主角,他们,被人称为“线人”。  相似文献   

2.
记住与忘记     
张珂 《山西老年》2012,(1):47-47
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一个人一巴掌。被打的人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相似文献   

3.
微微 《今日南国》2008,(19):42-44
名词解释:背包族他们是热爱大自然和自由的理想主义者,他们背起背包,带上睡袋和日常用品.手拿一张地图就可以开始一个人的旅行。他们是一群怀抱理想独自上路,到处流浪看世界的人,旅行是他们生命的又一种延续。背包族的特征:1.他们不畏艰难,意志坚定。2.他们对大自然的迷恋超越了自己的生命。3.他们有挑战磨难的勇气。4,他们是对生活充满好奇的人。5.他们生命的状态就是永远行走在路上。6.背包,是他们离不了的家当。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群体,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黑暗里,熬得通红的眼睛在地下儿百米的坑道中闪烁着异光。很多人无视甚至忘记了他们的存在,从地理意义上说,他们生活在“最底层”,从社会意义上说,他们拿着微薄的血汗钱,却时刻行走征生与死的边缘,更是“最底层”的代名词。他们就是矿工——采掘光明的使者,一群可敬、可爱、凝视中会让我潸然泪下的钢铁汉子。  相似文献   

5.
文章试从受众、媒介、传者角度浅析了“行走文学”的兴起。认为从受众的角度分析,广大读者有通过“行走文学”提供的“行走读物”获取知识型资讯和情绪型资讯的渴望。从媒介的角度分析,“行走文学”的媒介是书籍,出版社是“行走文学”的真正发起者和主持者。从传播者角度分析,作为“行走文学”传者的作家有四个条件使他们能担任起这一重担。  相似文献   

6.
高山上的水     
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的动物和植物,他们行走,他们叫喊,他们开花结子,分布在世界每一个角落。可是在这里,站在世界最高处的,既不是喧闹的动物,也不是扎根的植物,久久地站在那里的,是会流的水。海拔5000米以上,水造就了世界上最纯美的奇观:从冰川到冰湖,从冰洞到冰斗,从晶莹剔透的冰塔林到千姿百态的冰蘑菇。  相似文献   

7.
行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和物质生产的重要前提。徒步行路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也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行路方式。本文以《说文解字》中与徒步行路有关的字的说解为主要依据,从行走的指称、路、行走的方式、行走的心情与神态、行走的距离、行走的速度、行走的方向、行走的步伐、行走的人数等九个方面初步探讨古代的行路文化。  相似文献   

8.
安然 《21世纪》2001,(8):38-39
遥远的异域。匆忙地行走着我们黑头发、黄皮肤的诸多同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在用双腿和身边的外国人赛跑。尽管手中掌握的工具已经是千差万别,心中却恒久地回响着那首张明敏深情演绎的《我的中国心》  相似文献   

9.
行走夫妻 《市民》2006,(9):33-39
我们是对中年夫妻。2002年3月,我们萌生了到中外乡村去行走的念头,甚至打算将整个后半生,都规划为“行走人生”:以行走为生活和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在一本教育论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教师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可见我们教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扮演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孩子们的心就像一块玻璃透明又易碎。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定要想好了再说再做,否则可能无意问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会伤害到他们幼小纯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智力绕口令     
有一种风景,行走就是阅读。从丽江到大理。三天行走,阅读千年。  相似文献   

12.
回族移入伊犁的历史已持续百余年,他们行走在新疆与内地之间。他们的迁徙历程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过程。关于这个群体,移民资料罕见,通过他们的群体记忆,挖掘了大量发生在迁徙路上的“故事”,不仅为探寻这段迁徙路提供了佐证,而且有助于当地回族历史过程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如末站:北京-天津京津supermen,生活在无限大和无限小的两极间,他们行走得呼呼生风,毫不客气地勾画着大都市的广博、丰富、迷离和神经质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她和丈夫漫步街头,行走于花担间,夫为她戴花,一举一止间无不透露着浓浓的情意。四目相望,互传情思,此情此景,羡煞旁人。微风习习,拂过她的脸庞,也吹软了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15.
正有一个故事讲的是,3个旅行者在一个大雪的夜晚迷了路。他们离开一个樵夫的小屋,朝自己的家奔去。出发时,他们的方向正确无误。但是,到了应该到家的时候,他们却又返回了原来出发时的小屋。他们并没有气馁,又一次出发了。可结果还是一样。就这样,4次行走,好像有  相似文献   

16.
一、“游走”的经验分析 “游走”一词有“游荡”“行走”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漫无有目的,无规律的行走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群体,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黑暗里,熬得通红的眼睛在地下几百米的坑道中闪烁着异光。很多人无视甚至忘记了他们的存在,从地理意义上说,他们生活在"最底层",从社会意义上说,他们拿着微薄的血汗钱,却时刻行走在生与死的边缘,更是"最底层"的代名词。他们就是矿工——采掘光明的使者,一群可敬、可爱、凝视中会让我潸然泪下的钢铁汉子。  相似文献   

18.
朱余兵 《社区》2013,(23):54-54
我出生在农村,家里兄弟姐妹多。幼时生活只能解决温饱,谈不上营养。儿时的我体弱多病,经常被爸爸背着,行走在去诊所的路上。身高和体重都比同龄人小一号,能够做的最大“运动”就是跟随父母到田间地头,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搞搞“破坏”。也许是我“实习”得早,到初中时,就可以利用放学、寒暑假的时间,帮助家里干农活了。也正是我不断地劳动,不断地参加各项体育运动,我逐渐“强壮”起来。  相似文献   

19.
王大庆 《社区》2013,(27):23-23
我的88岁高龄的老母患腰椎压迫神经痛,不能行走,需要打针治疗。可打针必须到医院,而最近的医院离我家也有1公里路。老母不能行走,坐人力车都跨不上去。每次还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背她老人家上下人力车的,老母疼得直咧嘴。  相似文献   

20.
刘菲 《今日南国》2008,(2):38-41
华中师范大学美丽的校园内,经常可以瞥见一些身着橘黄色袈裟、夹着书本匆匆行走的僧侣.他们是从异国他乡来武汉求学深造的"洋僧侣",而且个个都是高学历,其中仅博士生就有两位,其余也都在攻读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