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了弟弟后,我觉得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一落千丈。就拿学书法这件事来说吧,以前都是妈妈帮我把一切准备好,甚至连纸都给我折好。现在呢,妈妈每天都围着弟弟转,根本无暇管我。记得那天,看着面前没有折好的纸,我像以前那样喊妈妈过来帮忙。好一会儿,她才抱着大哭的弟弟匆匆走来,说:“折纸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怎能老让别人给你折呢?我现在说,你照着我说的折。”  相似文献   

2.
起名     
兄弟俩打算开一个店铺,卖热水器。铺子叫什么名字呢?弟弟说:“就叫热水器专卖店吧?”哥哥说:“不如叫热水器责任有限公司。公司能牌子要大一些。”弟弟说:“这个名字好!即使热水器出了问题,责任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我家有祖上留下的十几问房产,父亲去世后,房产登在了我弟弟的名下。后来我和妹妹相继出嫁了,房产一直由弟弟负责出租,我和妹妹从来没说过什么。前年我母亲去世前曾把我们姐弟三人叫到一起,说明房产中应有我和妹妹的一份。但只是说说,并没有写成遗嘱。现在那些房产要拆迁了,能得不少补偿金。但我们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前些年,有这样一对夫妇,妻子第一胎生了个女孩,丈夫给起名叫“招弟”,希望她招来个弟弟。不料第二胎又生了个女孩。丈夫说,老二肯定能招来个弟弟,便把二女儿叫“二招”。第三胎生下还是个女的,丈夫抱着三女说:“你给我再招一次,希望就寄托在你  相似文献   

5.
愧疚深深     
我虽然只比弟弟大一岁,但长幼之间一直壁垒森严。 我对弟弟,一直是冷如冰尖如刺;弟弟叫“姐”,则会满脸笑容,极为巴结。即使我们偶有纷争,弟弟也努力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如此这般,也软化不了我生硬的态度,现在想来,这种视骨肉如寇仇的敌意,大约开始于在母亲怀里争奶吃的时候吧。  相似文献   

6.
亲情不关机     
弟弟的手机两天没有打通了。母亲打电话来,焦虑地问我:“每次打你弟弟的手机总说已关机,究竟怎么回事儿?以前很少关机的呀?”母亲问我弟弟这段时间有没有和我联系,我说:“一个星期前他给我打过电话,说月底将到北京办事处工作,现在正在熟悉有关业务。”母亲说:“是啊,他工作那么忙,没有理由关机呀?”母亲挂电话时,叮嘱我多打几次弟弟的手机,看看是否能够联系上。  相似文献   

7.
我认识司徒宗的时候,他的名字叫孔彦英。他的本名叫孔令杰。他的哥哥叫孔另境,弟兄俩都是茅盾夫人孔德沚的亲弟弟。1939年春,钱君匋邀我同编《文艺新潮》,并把组稿、编稿的任务都交给了我,由他去发稿、付印、校稿和发行。我那时曾采用过司徒宗的小说稿,可是和作者还未相识。 那是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孤岛”突然沦陷,因许广平先生与朱维基的同日午夜  相似文献   

8.
在儿子刚刚会走路的时候,我就发现儿子很好动,几乎不会安安稳稳地坐着,哪怕是吃饭的时候,他都会小屁股一扭一扭地这跑跑,那转转.听别人说,现在不少孩子有多动症,我心里就隐隐地担忧.家里人都说:不要紧,小孩喜欢动是好事,真的一天到晚傻坐在那,你还不更担心? 后来,儿子上了幼儿园,老师不断地投诉,我心里的担心成了事实.老师说儿子不守规矩,从来不好好排队,到处走动,上课时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叫我好好管教他.  相似文献   

9.
那天店里进来一个穿皮夹克的小伙子。进门后,小伙子把手里提着的挎包放到柜台上,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百元大钞叫我给他拿瓶矿泉水。我往钱箱里看,发现找不开,便到对门烟摊换零钱。 摆烟摊的大爷接过那张钱捏捏,又对着阳光看了看,疑惑地说:这张钞票软塌塌的,会不会是假的?听他这么一说,我接过来使劲甩了甩,果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赶紧回到店里,用商量的语气对小伙子说:“你这钱恐怕有问题,能不能重新换一张?”小伙子惊讶地接过钞票,用手捻了捻:“不会吧,刚从银行取出来的工资,难道还会有假?”我坚持己见:“这钱我不敢收,对不  相似文献   

10.
队前的大学同学会叫杨宗纬"肌肉男".他说:"游泳时,他们看我还蛮有肌肉的,就叫我‘肌肉男'.  相似文献   

11.
张文:老李同志,最近在理论学习和讨论中,围绕着“异化”是不是矛盾规律的问题,我有三个问题搞不清楚,请你作些解释好吗?李武:好,我们一起讨论。你有哪三个问题搞不清楚呢?张:我搞不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叫“异化”?能不能先给“异化”概念下一个定义?然后大家根据同一个定义来讨论它是不是矛盾规律,免得各说各的,莫衷一是。李:让我先听听你对“异化”的定义有些什么看法好吗?张:我对什么叫“异化”还搞不大清楚。不过,看到有人在文章中这样说:“究竟什么叫异化?打个比方说,一个母亲生了个儿子,她很心疼,很爱,辛辛苦苦地把他培养大,教育大。可是这个儿子慢慢长大后,成了一个逆子,不仅不受母亲管,倒过来管他的母亲,欺侮或者虐待母亲。儿子不认他的妈.把母亲当外人甚至敌人。母亲也觉得儿子不象她的儿子,成了家庭里面的异己分子。这个过程用哲学的  相似文献   

12.
那天晚上正准备吃饭时,电话响了,是弟弟打来的。弟弟说:"姐,快来吧!妈突然口齿不清,可能病了!"妈病了?顷刻间,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排山倒海般袭来,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赶紧穿好衣服,出门打的来到母亲的家里。  相似文献   

13.
李友 《家庭科技》2014,(3):12-12
正弟弟打电话来说,母亲变得懵懵懂懂了,经常自言自语,做饭时忘记加水,烧菜时忘记放盐。提着篮子出去买菜,半路折回来吃惊地问:我这是要去干什么?然后又猛地醒悟,我不是要去买菜吗?那天把1岁多的孙子带去看戏,过一会儿她一个人跑回来,到家就问:咦,我的小孙子呢?把大伙吓个半死,幸好邻居把孙子送了回来。弟弟还说,母亲有时念叨着我的小名。我一听就急了,莫非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于是,我决定接母亲来城里住。大学毕业后,我远离家乡来到南方城市。由于工作繁忙,我在老家停留的时间越来越少,与母亲的交流多数是通过电话。几次想接她  相似文献   

14.
正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独生子女,而我弟弟一天也没有当过。当我们在家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弟弟总是认真地对父亲说:"姐姐应该是独生女,我和姐姐加在一起才算是独生子女吧。"大家笑了也便过去了。在我人生目前为止的20年里,也是这几年才明白"独生子女"对我个人来说可能有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一正上着班,老妈一通火急的电话将我叫到医院。我赶到急诊科,看到心脏病复发的老爸一手挂着盐水,一手指着弟弟的鼻子。不用说,爷儿俩又干上了。弟弟从小成绩优异,给父母挣足了面子。大学毕业后,弟弟似乎进入了"迟到的青春期",整天搞些无厘头的事情,比如穿着奇装异服去大马路上"复古骑行"、背着氧气瓶去登山、骑着自行车去西藏……这些家人尚能容忍,但是当他提出"间隔年"的时候,家庭矛盾上升到了巅峰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人说,西部是荒野,那它是文明的荒野吗?有人说,西部落后,那它是文化的落后吗?有人还说,西部没有历史,那它还厚重、还有未来吗?要是在过去,我会认真思考,寻求这些似乎是诘问的答案,但是现在我不会。  相似文献   

17.
正我的名字叫小结石。多年前,刚出生不久的我很小很小,诞生在一座梨形的小房子里,这个房子在我还没出生前就已经建好了,它的名字叫胆囊。这个小房子的环境并不是很好,每天都是黑黑湿湿的,墙壁总是渗水,房间里还储藏着很多墨绿色的液体,这些绿水都是我那个住着豪宅的大个子邻居——肝脏制造出来的。据他说,这种绿水有助于  相似文献   

18.
不靠女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听到女人们的抱怨,说男人如何如何懒,不爱收拾房间,不爱打扫卫生,不会爱惜自己;说她们出差几天不在家,家里就被男人折腾得像个狗窝,到处是臭袜子、啤酒瓶和烟头;说他们怎么教也不会砍价钱,不会买东西,尽当冤大头等等,不一而足。 事实上也是。我的一个朋友刚离婚一个多星期,还  相似文献   

19.
门外的母亲     
再过两个月,妻子就要生产了。当我和妻子在母亲 面前谈及带宝宝一事时,母亲面露难色:你父亲身体时 好时坏,不能干重活,家中的7亩地还得靠我,你弟弟还 没有成家……母亲一席话,说得我面红耳赤。是的,家 中的农活基本上都落在母亲肩上。再说,带宝宝可不比 干农活轻松多少,有时白天黑夜连轴转,要是把母亲累 坏了,岂不是……然而,妻一时想不通,和我闹起情绪:  相似文献   

20.
陈玉 《家庭科技》2010,(8):14-15
我是一个从大便带血病人的大肠上切下来的“肉球球”,医生管我叫“息肉”,并说长在结肠的息肉容易癌变。这可把我的主人吓坏了。于是,对大夫刨根问底:“息肉究竟是咋回事?长在哪里?会癌变吗?……”医生哪有时间给他一一细讲,还是让我来说说我的身世和来龙去脉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