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野鸡的悲哀     
乡下流传着一种抓野鸡的办法,简单有效。农夫先往地上撒些玉米粒儿。然后在玉米粒儿最多的地方拉起一张网,网和地面之间留出两尺的距离,然后安心地下地干活,单等收工时回来收取猎物。  相似文献   

2.
侯文秀 《快乐青春》2010,(10):31-32
乌鸦在一棵大树上筑了一个窝,在里面孵出了3只秃小鸦。 狐狸知道了,马上跑到树下说:“喂,乌鸦,我是个伐木工人,主人派我砍这棵树来啦!”  相似文献   

3.
狐狸和鸭子     
胡艺 《快乐青春》2014,(6):58-58
有一年,狐狸和鸭子成了好朋友。狐狸想:“我饿的时候,鸭子可以做我的食物;我饱的时候,鸭子是我的朋友。”鸭子呢,却有另一番打算:“狐狸聪明过人,在他身上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如果有朝一日狐狸骗了我,我就与他绝交。”  相似文献   

4.
狐狸当了多年的宰相。大家都认为狐狸政绩平平,乏善可陈,可它却牢牢地坐稳宰相的位置,深得虎大王的器重。  相似文献   

5.
狐狸之死     
骤雨封山,一只狐狸被困在岩洞里。它饿极了,天刚放睛,就走出洞穴,急不可待地往山下跑去。 经过一片瓜地时,狐狸便一头钻了进去,在绿叶的掩护下吃起西瓜。吃完西瓜,狐狸又捕获了一只活鸡,它三下五去二,就将这只鸡享用了。  相似文献   

6.
公鸡和狐狸     
方圆 《快乐青春》2011,(12):29-30
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许多小动物都躲在温暖的洞穴里冬眠。 不爱劳动的狐狸因为没有储存过冬的食物,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它悄悄来到山脚下的村子里,看见一只大公鸡正在雪地里啄来啄去找吃的,狐狸咽了咽快要流出来的口水,真想一口把大公鸡吞进肚子里。  相似文献   

7.
狐狸讨饭     
桂剑雄 《快乐青春》2014,(12):72-72
狐狸为了博得大家的同情,装成聋哑人在大街上讨饭。它在地上放了一只碗,旁边用白纸写了一行字:我是聋哑人,被骗子骗了,没钱吃饭,请大家资助我一点银两。这时,牛和马、驴、羊、鹿等动物从此经过,看到狐狸用这种方式骗钱,牛很气愤,决定当众揭穿它。于是,它用很关心的口吻对狐狸说:“我们大家都想帮助你,但我们都不识字,请问,白纸上写的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8.
《围城》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优秀长篇,本文试图以小说中三位女性与方鸿渐的感情纠葛为基础,对她们各不相同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世、个人追求等进行剖析,说明新思想花朵的种子想要在这积淀了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扎根、生长,是注定没有结果的。作弄、吞噬甚至毁灭新女性思想萌芽的城堡,是当时整个社会,这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有待冲破的《围城》。  相似文献   

9.
司新 《快乐青春》2014,(4):45-46
有一天,狐狸送了一张邀请函给鹤:“晚上请来舍下用餐。”“哇,真少见!狐狸先生会准备什么酒菜招待我呢?”  相似文献   

10.
黄禧 《快乐青春》2009,(7):61-62
一只老奸巨滑的狐狸,非常喜欢同别人打赌,因为每次打赌它都能赢。 一天,狐狸又想跟别人打赌,就出去寻找目标。 狐狸慢慢走着,这时,它看见了一只甲壳虫,刚想过去打赌,可还没等它开口,甲壳虫就钻进了一堆枯叶里。接着,它又遇见了一只蛤蟆,蛤蟆早就知道它的奸诈,也不愿和它打赌。  相似文献   

11.
森林边上的房子里,住着一个护林人,护林人养着许多鸡。这天,护林人扛着猎枪从外面回来,在家门口看见一只狐狸叼着自己养的一只鸡想逃跑。护林人立即把猎枪对准了狐狸。狐狸大惊失色,急忙放下鸡,跪在护林人面前直磕头:“求求您别杀我,只要您放了我,我会报答您的,我每天给您送一只山鸡来!”护林人同意了:“你说话要算数,否则下次遇到你,二话不说就毙了你!”“算数,算数!”狐狸斩钉截铁地说。  相似文献   

12.
林芬  李乐平 《南方论刊》2015,(2):94-95,84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变革,孕育了一代作家。庐隐作为新式女性,常以感伤哀婉的抒情笔调,抒写觉醒的知识女性在社会奋斗、爱情追求途中的种种坎坷与不幸。她举起悲哀的旗帜,向着丑恶社会发出自己的呐喊,于悲苦中不忘询问人生出路,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庐隐对"五四"时期女性生存困境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发掘出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困厄和悲哀,但她并非为悲哀而写悲哀的作家。相反,她是通过描写悲哀,寻求精神力量来抗争悲哀,以泪眼探寻生命真谛。她利用"悲哀"意识来唤醒沉溺于现实的人们,鼓励人们正视现实,鞭策人们转变观念,指导人们勇于反抗,积极倡导个性解放与自由。  相似文献   

13.
庐隐因婚恋题材在五四作家中卓然独立,她通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追求,以及追求中的迷惘、困惑和悲哀.她的作品深深地打着悲哀的烙印,这既是她自身的悲哀和痛苦的外泄,也是时代的症候及文学潮流的影响.同时,她的悲哀主义还与她的审美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她是一个悲哀的叹美者.  相似文献   

14.
狐狸和狼     
冬天的森林里,狐狸和狼偶然相遇。它俩都提出要彼此做朋友,弄到食物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5.
一个少年猎手,长得剽悍魁梧,且拥有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唐打猎一样的狩猎技艺。这天清晨,他收拾好工具行囊,正准备进山去打猎,一个飘髯老者拐了进来,央求少年带他一块儿去狩猎。  相似文献   

16.
公狐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们,它不惜用自伤的“苦肉计”来迷惑猎人,直到妻子和孩子们得以安全,而自己却因受伤过重而死去……  相似文献   

17.
胡嘉桐 《快乐青春》2010,(12):35-35
一只狐狸掉进了井里,无论如何努力仍没法上去,只好待在那里。一只公山羊口渴了,来到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它井水好不好喝。  相似文献   

18.
汪海棠 《中文信息》2013,(9):208-208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意识形态下,社会生活的包容性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矛盾也加深了。尤其在经济上的两极分化,富得可以有很多富二代、官二代,而且很多富人的钱都是通过巧取而来的,而穷人只能不断的在一切不利的因素下,在现在利益大于天的因素下,艰难生活。同时,社会制度严重存在问题,现在是生命看不起病、活着住不起房、死了买不起墓地、吃饭渐渐都买不起菜了,除了工资涨得少外,其他的什么都慢慢在压榨我们,有钱有势超越了法律,没钱没势的只能好死不如赖活着,道德现在也许连狗都不吃了吧,素质变成了我们的口头禅,而且是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9.
自从被狐狸骗走一块肉后,乌鸦一直很后悔。这天,乌鸦又得到了一块肉,还用保鲜膜包得好好的。当她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狐狸走到树下,仰着头面带笑容地对乌鸦说:“真是可喜可贺啊,恭喜乌鸦太太您当上了菜市场的管理员!”乌鸦看了狐狸一眼,没吭声,把肉叼得更紧了。狐狸感觉第一招失败了,于是他眼珠一转,又想出了第二招。他笑得更灿烂了,一脸的诚心诚意:“乌鸦太太,您怎么不理我呢?我可是每天都祝福你们全家幸福安康呀,毕竞我们是邻居,您对我有什么不满就请说出来吧!”  相似文献   

20.
一个小男孩跟着猎人到山中打猎。这里是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猎人是个老猎手,很早的时候,他们就发现有熊、狍子、狐狸等动物在前面的空地上苋食,而且它们总是选择在中午。快晌午的时候,果然有几只白色的狐狸在视线中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