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军事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战争道德记忆。战争是人类难以彻底医治的伤痛,但也给人类留下了大量战争道德记忆。探究战争中的道德记忆,不是要为战争进行道德辩护,更不是要美化战争留给我们的道德记忆,而是要论证战争与道德记忆的紧密关联性,并且推动人们从伦理的角度深刻认识战争的内涵、本质和特征。战争道德记忆具有双面性。由战争催生的善多种多样,由战争产生的恶也五花八门,因此,战争道德记忆是一副善恶交织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吴长权  荆博 《理论界》2014,(6):174-176
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战争指导理论教育引导官兵,使官兵通过纷繁复杂的战争现象,充分认清战争的根源、战争的本质、战争的性质、战争的功能和战争的制胜机理等关于战争的基本问题。本文以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视角,从战争动因的扑朔迷离模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战争性质的判断,武器装备的效能升级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战争制胜机理的定位,作战方式的"慈化"趋向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战争准备的指导等方面探讨了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志勇 《南方论刊》2013,(6):42-45,68
瘟疫是中国古代对各种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古代战争频繁,加上卫生条件落后,很容易发生瘟疫,而当瘟疫发生后,就跟战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战争遇上瘟疫,瘟疫会延缓或阻止战争的发展、加速战争的进程、改变战争的结局甚至是成为战争的武器。  相似文献   

4.
战争对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现有战争法体系对战争中的环境破坏问题不够严格,完善战争法、规制战争中的环境破坏行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战争思想论纲张晖毛泽东的战争思想,产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丰富发展于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战争思想是对马列主义乃至整个人类战争理论的杰出贡献。毛泽东战争思想,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战争本质论、战争力量论、战争规...  相似文献   

6.
迄今已得到公认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含"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包括三种形式:军事战争、政治战争(含外交领域的战争)、经济战争。自近代传媒出现以来,国与国之间在舆论领域的战争已成为一种新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不仅如此,在一国国内,舆论战争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生死存亡。因此,中国应当把舆论战争放到与军事战争、经济战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积极规划、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在开展这项工作时要避免"着相",最好做到不露痕迹,力求在接受宣传者如沐春风、浑然不觉的情况下实现宣传的目的。舆论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要捍卫本国的舆论安全,二是要学会在国际上参与舆论战争,要形成在舆论方面主动出击的意识与能力。在国内、国际舆论领域,中国在未来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布匿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地区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之所以被称为布匿战争,是因为罗马人认为战争的起因是迦太基人"不讲信用"(在拉丁语中把不讲信用的人称为布匿人)所致。布匿战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次战争),其中,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胜负,从根本上决定了以后整个战争进程和结局,标志着罗马地中海霸权的崛起,为罗马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为运用战争的伦理规范体系,战争伦理是在战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中外战争伦理思想宝库中,中国战争伦理按其经历时期可大致分为:古代的仁道主义、近代的革命战争主义和现代的和谐主义;而西方战争伦理思想则可以根据其主要观点分为三类:现实主义、和平主义及其正义战争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民族战争。作为历史上一种必然的政治现象,民族战争既有一般战争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本文试图首先对民族战争予以界定,然后探讨民族战争发生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最后分析一下民族战争的若干特点。一、民族战争含义的界定对民族战争的界定,历来有分歧。有的学者看得宽泛一些,有的则主张有一些附加的条件。笔者认为,对民族战争的界定,主要应考察参与战争的社会群体的民族属性。有的同志主张对民族战争的界定不仅要考虑战争主体的民族属性,还要考虑该民族政权中汉族上层人士参与的程度,与其他民族混居的情况以及战争的目的,认为具有民族色彩的战争不一定就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的30、40年代,现实战争的境域是胡风话语的生长境域,战争的日常化和私人化,使得战争成为胡风话语的逻辑起点;同时也使得胡风话语渗透着二元对立的战争思维方式,表现为“我们”体主语和战争术语相结合的话语特征;而胡风以“人民”为中心的战争启蒙观使得胡风话语超越了二元对抗的战争思维。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战争作为未来战争的一种基本模式,一些特点在海湾战争中已开始展现,但这并不就是未来高技术战争。当然,随着全球军用高技术的竞争发展,这种战争模式终究是要到来的。因此,在当前的“搞技术战争研究热”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既要做好迎接高技术战争的各项准备,又要对未来高技术战争作具体的分析。 高技术战争不能改变战争的性质 列宁指出:“弄清战争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者决定自己对战争的态度的必要前提。要弄清战争的性质,首先必须确定该战争的客观条件和具体环境是怎样的。必须把这种战争置于它所发生的历史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确定自己对它的态度。……”对待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态度正确与否,同样是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战争会对公共养老金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第一,战争会影响社会养老需求和供给;第二,随着战争的发展,人们的养老观念也会发生变化;第三,军人是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职业,战争会影响军人职业的养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因为战争的影响而做出了重要调整。基于此,在设计公共养老金制度时,应该考虑到战争因素。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战争的一个特点是,法理争夺等政治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力更加明显。以国际法、战争法为依据,针对人的法律观念和法律心理施加影响,揭露敌方战争行为的违法性,宣扬己方战争行为的合法性,夺取法理优势,能有效地激发己方军民的战斗士气。法理争夺也因此成为战争指导者提升军民战斗士气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乔文 《南方论刊》2010,(6):93-95
韩国作家河瑾灿小说中战争受害者人物的塑造是其战争情结的一种具体的形象化方式,他分别塑造了一批深受战争之苦的男性、女性及儿童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强烈不满,抒发心中的战争情结。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当代文学实际创作中,有关“革命历史”的战争描写一直持续不衰.叙述战争不仅是建构革命历史的最佳选择,而更为重要的是战争的博弈性及其生发的种种超越一般人想象之上的可能性,能够形成对一切历史因素进行合目的性整合的弹性机制.新时代政治自然需要通过重新叙述历史以建构自身的合法性,但它更需要的是支撑合法性的“丰富多彩”的历史而不是抽象的关于历史的种种概括.这种隐秘不宣的深切期待,正是当代文学创作不能忘情于革命战争的重要缘由.革命视野中,战争的工具性、客体性被强化,战争被赋予“革命”性质的过程,正是革命改造战争、重述战争、战争与革命相粘结的过程.虽然战争视野中的“革命”凸现,常常是通过共产党的领导和对战争主体的阶级性强调等修辞得以实现的,但革命对于战争的改造,却完整体现了对文学创作中所有要素重新组合及赋予其新功能的叙事意图.这种革命对于战争的改造,并不完全导向对于战争丰富性描写的限制,而是促进了在合法性范畴里文学对于战争想象更为浪漫的张扬.只要战争的描写能导向对于革命的论证,任何对于战争的奇思妙想都会转化为革命的丰富性细节,历史也于此获得尽可能完美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6.
陈思广  朱彤 《江汉论坛》2005,(4):108-111
战争本体美向艺术美转化的艺术途径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错落有致的艺术布局、丰富多样的叙述方式、人物内心冲突自在转化的情节设置,以及具体的战斗细节的刻画,多方展示交战双方的谋略艺术,使克敌制胜的谋略美成为艺术的美,实现战争艺术向小说艺术的智性转化;二是以紧张激烈的战斗进程与战争生活,构成战争小说强弱有别的力度美,以浓烈的战争生活与散淡的平和生活交错叙述,构成战争小说浓淡有致的色调美,以战役战斗的适度把握,呈现战争小说动静相宜的节奏美、以奇险叠出的情节建立情节链,构成战争小说的传奇美,使战争力学与战争奇观得到美的展示.  相似文献   

17.
美国对越战争和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两者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战争特点,这些特点有它特殊的原因及其表现,本文就此对两者的异同点做出了经济、政治派别、心理因素、战争形式等等多种比较,以期读者对美国的战争特点有一点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越战争和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两者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战争特点,这些特点有它特殊的原因及其表现,本文就此对两者的异同点做出了经济、政治派别、心理因素、战争形式等等多种比较,以期读者对美国的战争特点有一点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蔺运珍 《东岳论丛》2008,29(3):161-165
资产阶级国家频频发起战争却未对战争法予以应有的尊重和遵守,亚非拉落后民族和国家在与资产阶级国家的战争中一直处于国际法客体地位,这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对战争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并对资产阶级国家违反战争法的行为进行批判,对处于弱势的亚非地区民族和国家给予同情和支持。马克思、恩格斯的战争法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谴责不宣而战的强暴行为;主张在战争中奉行人道主义原则;肯定战争法优于平时法;认为被压迫民族以非常规作战方式反击侵略者具有正当性。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的战争法思想并未过时,仍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文学界开始从人类整体出发呼唤和平、反思战争,并对战争中出现的屠杀、性暴力等创伤记忆进行研究。《天皇的礼物》作为伤痛记忆的文学文本,就呈现了“慰安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被卷入战争并成为男性战争牺牲品的历史。文本背后,作家泰瑞莎·朴也从战争催生出的压迫制度、战争导致的人性扭曲、战争引发的生离死别等三个方面,对“慰安妇”的战争创伤进行多维度的文学阐释,以期将“慰安妇”的创伤记忆转化为人类历史共同的经验教训,进而警醒世人对战争和性暴力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