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道酬勤     
李娜 《快乐青春》2011,(7):10-11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一天夜里,他在家读书,有一篇文章他读了小知多少遍,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相似文献   

2.
从回答“人生何以可能”的角度划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主要有两类:提倡宗教人生观的神学形而上学和提倡科学人生观的理性形而上学。神学形而上学以上帝的存在为中心神秘地展开。经院哲学家千方百计地论证上帝的存在。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最为著名。他断言,上帝观念本身隐含着上帝的绝对存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上帝观念,即使说“上帝不存在”的人也不例外。上帝观念的意思是“绝对完善者”。既然上帝绝对完善,那他就不可能仅仅存在于人的心中。因为上帝若仅在心中,我们就可能在现实中找到比它更完善的存在物。安瑟伦的结论如下:上帝不…  相似文献   

3.
天人关系两题李英华一、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论从我国古代历史来看,上帝这种宗教观在商代就已经产生,上帝是以商王为范本虚构而成,其最大的任务是保护统治者。所以,当有人警告商纣王国家面临危急时,他泰然处之,坦然地说,自有天保佑他。西周初期的神人感应论认为:天...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论左健(一)陶渊明雅好读书,把读书作为安顿精神、提升人格的本质需要。他不仅博览群书,融汇贯通,而且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读书命题。其《五柳先生传》曰: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先说说他的...  相似文献   

5.
品德是金     
有个人想成为大富翁,便到上帝那儿乞求。上帝一时心热,便给了他一篮子品德。那个人苦恼地说:上帝呀,我要的是金钱呀!上帝说:没错呀!我给你的是品德,因为品德能使你换来金钱呀!那人不解地回到人间,广泛散布上帝给他的东西。几年后,他果然成为一位大富翁。 一家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家具,在发给广州的一  相似文献   

6.
在某种意义上,上帝问题是尼采哲学思维的出发点。如果说,上帝问题是他的全部著作中一贯之的论题,那么他的哲学中的永恒轮回思想和超人思想就是这一初始问题的必然归宿。因此,弄清尼采哲学中的上帝含义乃是理解他的哲学背景和实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殷明明 《江淮论坛》2009,(5):174-178
伏尔泰对伦理问题有着比较矛盾的态度,他觉察到了当时成蔓延之势的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也试图为没有上帝的伦理寻找现实的基础。但无论是理性还是人性,都没有给伏尔泰充分的信心以支撑起世俗的伦理体系,于是最终他还是以一个奖善惩恶的上帝作为伦理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上帝问题是莱维纳斯哲学中不可或缺的论题。莱维纳斯批判西方哲学传统的上帝观以本体论方式理解上帝 ,认为在存在的层面上上帝是缺席的 ,并从柏拉图的“善”和笛卡尔的“无限性”寻找到这一思想资源。同时他另辟蹊径 ,指出应从“踪迹”、从“他人”体会上帝 ,只有在与“他人”的伦理关系中才能走向上帝 ,从而使上帝问题在康德之后与伦理问题再次结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读书之道卢秀华毛泽东是一个划时代的世界性的伟大人物,他的业绩永载史册,他的英名流芳千古。斗转星移山河在,万紫千红满园春,经过国际国内历史实践的洗礼,毛泽东思想更加光彩夺目。是什么把毛泽东造就成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时代巨人,是他的读书和实...  相似文献   

10.
引言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曾想“知道上帝的心智”(Hawking,引自Kung2007,P-16)。作为科学家,他想过就创世为后人提出一种宏大的统一理论,以便证明世界、人类(homo sapiens)或者说人(humans)并不需要上帝。后来,霍金开始摈弃这种立场。他说:“即使只有一种可能的统一理论,也不过是一系列的规则和等式。”  相似文献   

11.
渺小的善行     
多年前,上海有个小男孩,无依无靠,在一家印刷厂当童工。他酷爱读书,可没钱买书。每天,他从书店经过,总在展窗前驻足张望。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前开始跟罗老师读书时有一个感觉,顺着他指出的方向走过去。就进入一片广阔鲜活的知识和思想的空间.也立即领略了学术生活的艰难困苦。有幸得人这样一位博学闳思的导师门下,在一个特定的专业领域里承受他引导点拨,受益终身,这自不待言。而懵懂如我,开始意识到关于历史学专业和学术生活的一些更广泛、更深刻的问题,对有些问题逐渐有了一些自觉的追问和思考。有了一些逐渐清晰起来的想法和信念,回想起来,也多来自于十年前跟他读书时他的启蒙和引导。来自于后来对他的著述言传的体悟和反思。在我逐渐形成关于什么是知识分子人格的概念的过程中,他是一个切近的典范。平日里读书学习、琢磨问题的时候。会经常想起先师写过和说过的话。又不免会在想象中向他请教.猜想他对这个问题的意见和判断会是怎样。所以有时会觉得,他的去世给学生留下的空虚和遗憾现在竞比他去世之初的那段时间还要大。我想,在读书做学问和生活的同时继续去努力了解他、理解他。该当是我一辈子的事。  相似文献   

13.
在五十年代,萨特创作了他戏剧创作中的两个最好的剧本,即《魔鬼与上帝》与《阿尔托纳的隐居者》(以下简称《阿》)。这是萨特五十年代创作的伦理“双壁”:《魔鬼与上帝》通过主人公格茨向恶作恶到向善造善的心路历程从正面展现一种成功的道德选择过程,而《阿》则是通过一个失败者弗朗茨一生的教训从反面印证《魔鬼与上帝》中伦理思考的正确性。一、父亲的悲剧:赢者输弗朗茨的父亲格拉赫是生活中的一个强者。在这个人物身上,凸现的是他的两大显著特征:一是极度膨胀的权力欲,一是毫无羞耻心与道德感。格拉赫的权力欲是以他在欧洲企业界…  相似文献   

14.
1.亚里士多德说:“有一门科学专门研究‘有’本身以及‘有’借自己的本性(不假借他物)而具有的那些属性。”这就是贯彻西方哲学达两千年之久的形而上学。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唯一的。真理之路通向“存在”.而意见之路却通往“非存在”。真理之路是指: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意见之路”反是。高尔吉亚认为,呒物存瓠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能被认识;即使被认识。也不可以被说出。然而.高尔吉亚并不严肃地对待自己的这个命题。他并不将此奉为真理或圭臬。他这样说,是为了锻炼逻辑思维或者激发哲学去思考存在的问题。西方后来出现上帝不可能被设想为“不存在”的命题。本体论证明说的是上帝的概念蕴含上帝的存在。这难以为东方人理解。说“上帝不存在”,这句话不可思议。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海德格尔认为亲在具有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5.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腿锯短半尺,成为三腿床。  相似文献   

16.
这个优等生从小就全才 钱学森的成功,来源于他的不竭努力。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读书的6年里,每门功课都在班上名列前茅。有趣的是,因为他的全才,毕业前选择专业时,老师和家长都给了他不同的建议。最后,他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相似文献   

17.
合作     
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带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相似文献   

18.
泥巴的启示     
孩子总是快乐的,只要大人不对他指手画脚,呼来骂去。 大人总是烦恼的,即便没有人对他指手画脚,呼来骂去。 大人搞不懂孩子有什么好快乐的。孩子也弄不清大人有什么好烦恼的。 大人带着孩子去找上帝询问原因。  相似文献   

19.
浅谈尼采的“反道德”贾海涛对于尼采来说,反道德和反基督教实际上是一回事。在他那里,反基督教就意味着反道德,道德是基督教的主要内容,他要反的就是基督教的道德观,而不是仅仅否定上帝的存在。他认为,只有抛弃基督教的道德观,解放人的本能,人类生命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以毕生精力投身干对旧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着为大众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愿。他的生活教育是大众教育。他说:“少爷小姐有的是钱,大可以为读书而读书,这叫做小众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众教育”,为生活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