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照下,从三个角度分析讨论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女性形象:第一是哈利.波特的母亲,放弃了生的可能性,选择了死亡,由此产生的自我毁灭的勇气与美,表现了如圣母般的女性形象;第二是女主人公赫敏以自我意识及独立女性的形象颠覆了传统的女巫形象,塑造了一个罗琳心目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第三是分析了小说中其他的女性形象,如魔法学校管理者麦格教授,最后得出结论:罗琳没有神化女性的形象,而是在平凡中折射出女性的伟大,女性在魔法世界起到了重大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于1988年出版的《墐户录》中有《续四库全书提要》一则,述日本用退回庚子赔款组织纂修《续四库全书提要》一事。今越九年,该书首册已赫然在案,乃今年三月由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文献服务部吾宗罗琳同志赍来见赠者。其书已由山东齐鲁书社出版,计三十七巨册,赠我者仅首册,而以先人所撰《北堂书钞提要》抽印本为媵,颇觉欢然出意外也。先人此文长数千言,出于晚年,未留稿,亦未编入文集,尤可珍异。首册作者四人,王式通、王孝鱼、王重民及江瀚,推王重民所撰最佳,以有敦煌卷子本乃乾隆时不及见者,令人一新耳目。江乃老宿,光绪进士,与先人同官学部,宣统年放河南学政,民国后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就其识见经历,自异于新进少年。我前文于老宿执笔者,但推柯劭志、胡玉缙,今乃知尚有江及杨钟羲、傅增湘。  相似文献   

3.
此在(Da-sein)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此在"的存在就是"生存",沉沦描述的是此在的生存论现象。此在在日常生活中沉沦于世,不是作为自己而是作为"常人"而存在。沉沦作为此在被抛入世界的状态,是理解此在的关键环节。在畏中,此在将自己带到了自己面前,在"向死而生"和"良知呼唤"中,此在摆脱沉沦,从沉沦的迷梦中惊醒。本文通过对此在与存在的分析引入常人与沉沦概念,进而结合实际,列举了此在沉沦的当下几种典型表现,以期让此在反省自觉,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毕其一生于“思”。但是,在他那里,求知意志不是思,哲学也不等于思。海德格尔的思就是思在,即对在的思。而思在,就是“对在的到场的召唤作出回应”;同时,思在也意味着“思服从在的声音”,即寻觅言词、进行诗思。作为准备性的思,这是必要的,为能敞亮一个空间,使在本身也许再次把人带入和在的本源关系中。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哲学中,人通过对存在的领会而存在的特殊存在方式被规定为生存。此在生存着,对此在的分析构成生存论。历史、历史性及世界都因为此在的生存而获得自身的存在。能在规定着此在生存的本质,只要此在生存,此在就必定以能在的方式成为它尚还不是的东西。生存规定着此在的存在,能在构建着生存的本质。死亡是生存的另一种方式,生存即是死亡,存在与死亡没有之间。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本体论在把抽象的人还原为活生生的人的同时,也解构、摧毁了人的精神与价值世界。  相似文献   

6.
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海德格尔所追问的核心问题是:究竞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该问题所询问的辟头就是在者整体。欲询问在者整体,就必须超逾在者之整体。在以逻辑为最高法庭的传统思维中,在者整体是无法超逾的,询问本身及其问之所得就是在者。因而欲直接询问在者整体必须引入无,以破逻辑之蔽障,使在理智中所固化的在者整体晃动起来,从而问出在者之外去,并且找到消解以忘在为根由的虚无主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道歉     
郑俊甫 《快乐青春》2014,(10):26-27
小时候,父亲对我管得很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是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父亲是个语文老师,在学校,在他的学生面前,他像一位慈父;在家里,在他的儿子面前,他又像一位师长。父亲总是会从各种渠道了解到我的行踪,我的谎言从来没有逃过他询问的眼睛。父亲知道真相后,就会大发雷霆,然后让我背着手站在墙根思过,直到我说出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才肯罢休。父亲虽然训起人来很凶,但从不动手打人,他也不喜欢别的家长动手打孩子。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22-26
艺术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道德行为。艺术传播过程中的道德介入,体现在艺术文本的道德传承、艺术传播媒介的道德介入、艺术受众的道德激发等层面。在艺术形成过程中,艺术媒介的参与,使个体道德价值在艺术中内化,道德传统在艺术中得到沉淀和升华。在艺术的公共传播过程中,艺术作品中蕴藉的道德的外化,使道德由个人思想转化为公共意识。这样,艺术传播在审美接受中激发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在价值导向中激发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德性与德行结合,艺术也就从根本上实现了其促进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
西藏现代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民族学院的建立意义重大。西藏民族学院是西藏的第一所大学,从她成立到现在应该说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现在看来,在古都咸阳创办西藏民族学院是很合适的,既便于联系西藏的实际,又便于借鉴内地办学经验。现在的西藏民族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在不断提升,在民族教育界的影响在不断扩大。回想当年,西藏民院的创建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许多旧的经济范畴在新的条件下有了新的内容。利息就是这样一个经济范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发展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强宏观控制。在各种经济杠杆中,利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杠杆。利息这个在人类历史上早就出现了的古老的经济范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究竟有没有新的性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利息的本质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时期的常熟地区,阶级斗争是十分尖锐而复杂的。在军事方面,这里既有清政府的绿营兵、淮军,还有团练,在太平军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派系,犬牙交错,互相争斗。在经济方面,太平天国不否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但是,佃农抗租风潮不断,使业户收租有名无实。在政治方面,乡官成分复杂,乡民残杀乡官之案屡见不鲜。在文化方面,也冲突不断。如此等等,可以使我们明白,在整个苏南地区,为什么太平天国取得常熟最晚,而失去常熟最早了。  相似文献   

12.
杨庆芳 《兰州学刊》2011,(10):63-67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在北京朝阳区、广东东莞市和浙江诸暨市组织进行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已婚流动人口流入地生育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已婚流动人口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流动人口有子女在流入地出生,在流入地出生的子女以男性为主,出生在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子女主要出生在2000年以后,在流入地出生的子女大约有七成目前依旧在流入地。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越小、来流入地越久、有父母在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其子女越可能在流入地出生。研究还发现,如果第一个子女在流入地出生,第二个子女也更有可能在流入地出生,体现了两个子女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0月18日,黄山市朱子研究会在程朱阙里徽州故土隆重举行成立大会,宣告学会在弘扬传统文化、创建现代文明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为了尊重历史事实、扩大研究领域,2003年8月黄山市朱子研究会又更名为黄山市程朱理学研究会。寒来暑往,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学会已经穿越整整十个春秋。回顾十年来。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在市社科联、黄山学院以及各个方面的支持下,在会长张脉贤先生的主持下,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黄山市程朱理学研究会作为徽州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14.
罗辉 《理论界》2008,(10):236-237
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创造中形成的,又是在不断创造中被突破和创新而走向现代的。在这个过程中,滞后的文化总要被先进的文化所取代,古老的传统总会在现代的竞争中被刷新。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化就是先进化。这种先进性是在历史纵向与全球横向的双重比较中被识别和确定的。  相似文献   

15.
鄢青 《理论界》2005,2(12):175-176
法律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正义性,而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刑法上体现的正义性有很大不同。其中,英美刑法在时间上的正义性,在事件上的正义性,在处理具有刑法争议性问题时的正义性具有其独特性。本文将对这些问题逐一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宋朝的时候,有个非常爱动脑筋的小孩儿叫毕升。毕升家里很穷,没钱供他上学。小毕升非常羡慕那些在学堂里读书的小朋友,他经常站在学堂窗外偷听老师讲课。每次偷听、偷看学到的字,他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家里没钱买纸、笔和、圣,他就在地上写,用树枝当笔;在墙上写,用木炭当笔;在桌子上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美学,历来讲情与理统一,文与道的统一。关于情和理及其关系的认识,受美善统一观念的影响,在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上注重情理统一,在艺术风格上强调中和为美,在艺术表现上注重抒情言志并举,礼乐统一,在人生态度上主张中庸平和。本文将从情理统一论在艺术上的具体表现来解读这对范畴。  相似文献   

18.
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在根据地发展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华苏维埃政府赞扬它“在打击进攻苏区的敌人方面,在深入土地革命方面,在苏维埃建设方面,在白区工作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成绩。”毛泽东同志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本文试就这块根据地的白区工作作一点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黄有东 《南方论刊》2005,(12):64-65
一湖畔的诗人依然在孤独的吟唱,但驻足听歌的路人越来越没有耐心。行色匆匆的人们纷纷向现实深处赶去,而忘记了身边的诗人,他们把诗人童心深处的吟唱留在了遥远的彼岸。这是个越来越没有诗意的年代。然而,有人还在固执地守望着那块“麦田”,哪怕“麦田”里早已是空无一物。在廖若辰星的守望者中,窃以为,蓝天雁是其中高贵的一位。每每,我为蓝天雁的孤独的守望而感动,又苦于找到解释他执着行吟的理由。原来,游吟,早已成了蓝天雁习惯性的生活方式。蓝天雁永远怀有一颗真心,在风浪中跋涉,在乡村田间缓行,在晨曦里歌唱,在夜半时分吟哦。一个永远…  相似文献   

20.
欧俊勇 《南方论刊》2009,(2):55-57,47
潮汕歌谣是潮汕人民在日常生活劳作中创作的,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其在修辞方面有很大成就,在修辞使用上,灵活多变,巧妙地将各种修辞运用到歌谣的创作中。首先,在起兴上,潮汕歌谣大多都是从韵脚、语势上引起下文;其次,在意义上的辞格,可分为譬喻、比拟、夸张和颠倒;再之,在声音的辞格上,主要以双关为主。潮汕歌谣历经漫长岁月的发展,在修辞方面表现得十分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