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路,无论是弯曲的泥泞小路,还是笔直的公路,总会有人走过,或安静,或喧闹;路,无论是崎岖的小路,还是平整的大路,总会留有脚印,或多,或少……  相似文献   

2.
日本京都东山脚下有一条名为“哲学之道”的小路,是模仿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哲学小路”,以纪念近代日本哲学的创立者、京都帝国大学教授西田几多郎(1870-1945)而得名的。  相似文献   

3.
悉尼奥运会主办者正面临着野蛙的严峻挑战。在建的主体育场工地上,有一大片泥泞地竟是数百只澳大利亚铃蛙的栖息处。要建设体育设施就必须铲除野蛙的老巢,而这种蛙是极为珍奇的品种,目前  相似文献   

4.
《徽州社会科学》2006,(5):50-50
小桥、流水、新民宅;古树、花圃、果树园。来到屯溪区新潭镇汗山桥村,仿佛置身公园花海。  相似文献   

5.
两毛一脚     
小男孩路过一片杏林,看到杏子挂满树技,正想摘几个尝尝鲜,忽见树下坐着一位老人,旁边放着几只铁皮桶,他便走上前去,问:“请问,这杏多少钱一斤?”  相似文献   

6.
播种与收获     
参息 《快乐青春》2009,(10):33-34
沙漠中有一片绿洲,一位老人跪在地上,拿着铁锹在挖沙土。 一位游客经过绿洲,停下来给骆驼饮水。他看到满头大汗的老人,便上前打招呼:“大爷,您好!”  相似文献   

7.
莫云秋 《家庭科技》2011,(11):15-15
老人尿液增多,可能是前列腺出毛病了。一般来说,夜尿次数的多少往往与前列腺增生的程度成正比。原来不起夜的老人出现夜间1~2次的排尿,常常反映早期梗阻的来临,而从每夜2次发展至每夜4~5次甚至更多,说明疾病加重。  相似文献   

8.
陷阱     
黑熊与黄牛有仇,它整天盘算着如何害死黄牛。黄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去田里干活时,总要经过村边的一条小路。黑熊忽然计上心来,它想,如果我在村边小路上挖个陷阱,黄牛经过这里时,肯定会掉进陷阱里。等它掉进陷阱后,我就将它活埋。打定主意后,黑熊便在夜里拿着工具,来到村边的小路上挖陷阱,黑熊挖得很起劲,它为自己能够想出这样的计谋而得意扬扬。很快,陷阱没过了黑熊的头,黑熊想,这陷阱必须挖得很深才行,否则,黄牛掉下去还会爬上来。  相似文献   

9.
增权:老年服务工作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今后,越来越多的老人将走进养老机构。如何提高老年服务工作水平,让老年人满意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目前,在养老机构中还存在损害老人权利和权益等情况,老人的权力也受到极大的限制。为此,养老机构应当转变思路,以增权理念去构建新的老人服务模式。增权理念要求服务机构以优势视角去认识老人,尊重老人的权利、权力和权益,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老人。  相似文献   

10.
玄奘西行路     
古松  肖杨 《中文信息》2005,(4):4-21
时间把不毛之地变成肥田沃野,又把丰腴的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但时光没有毁灭人类的梦想,无论是在荒滩上的思考,在泥泞古道中的探索,还是在雪域里的感悟,人们都在创造着故事,历史,及未来。  相似文献   

11.
教子     
巨象集团是美国一家著名的企业,其总部设在纽约曼哈顿,是一幢七十多层楼高的大厦。环绕大厦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花园绿地。这天,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领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走进这个花园中,坐在长椅上。妇人好像很生气的样子,不停地和男孩说着什么。距他们不远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拿着一把剪子剪枝。这时,妇人突然从随身挎包里揪出一把纸巾,揉成一团, 扔出去,正落在刚剪过的灌木上。纸巾在翠绿的灌木丛中十分显眼。老人看了看妇人, 妇人满不在乎地也看着他。老人没有说话,拿起那团纸扔到不远处盛放枝条的筐子里。  相似文献   

12.
吉隆坡位于马来西亚半岛的中西部,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城市,当地人喜欢称它为“K·L”。吉隆坡在马来语中的意思是“泥泞的河口”,可以想象,当时这里的居住条件并不理想。它开埠于19世纪中叶,当时是一名华人率领一支垦荒队,驾着小船从巴生河逆流而上,开采锡矿,后来这里逐渐形成集市。1880年英国接管此地,逐渐发展成为大城市。  相似文献   

13.
一天,旅行者来到一个地方,不远处,一条小路蜿蜒而去,隐没在绿色的树林中。他循路走去,来到一道栅栏前,木门敞着,他顺着石铺的小径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常常在报刊杂志上读到何岗的诗,其中不少优美的诗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岁月老人/用它勤劳的双手/将日子吐出的一根根细纱/搓成了一条粗粗的麻绳/思念便是这条绳上/解不开的许多死结。”再如:“因年龄而唱的那些歌/早已随风四处飘散/此刻我只能在月光中/沿着过去的小路/走进往事深处/用无法缄默的笑/蘸着依旧真纯的泪水/涂写一种心境/成诗,或画。”  相似文献   

15.
季婧 《家庭科技》2009,(12):4-5
儿女孝顺,子孙满堂,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该算是最人的幸福了。可如今,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着谁来养老的问题。不久前,上海市老龄委对2900位上海老人进行了调查,其中42%的人表示,愿意在养老院或老年公寓中度过晚年。这与发达国家老人的养老观念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6.
许勤 《家庭科技》2008,(9):41-42
我在34岁时,精神上曾经历了一次危机,因为当时社会尚未重视心理问题,我无处求医,非常无助的我就像在泥泞道路上艰难跋涉。经过两年的自我调整,不仅使精神转危为安,而且性格和人生观也升华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如今回顾记录下来,供遇到同类危机的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景爱 《南方论刊》2022,(7):43-45+48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近年来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依据已有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本文采用文献法从农村空巢老人概念界定、农村空巢老人产生原因、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途径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整理,发现当前学者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研究存在农村空巢老人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学科研究视角单一、缺乏老人视角及研究内容上缺乏对性别的分类研究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老人无力感是老人服务介入的关键性议题。通过深度访谈和分组案例分析,获取了构成老人无力感的有力事实和无力事实。增权理论为分析老人无力感结构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观察进路。在增权理论框架下,依据已有文献研究和访谈的事实要素,发现老人无力感与个人性格及抗逆力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支持关系强度、社会参与程度等因素有关。根据老人无力感的构成要素,从“有力一无力”的横向维度和“个体一社会”的纵向维度初步建立了老人无力感结构;环境、关系、政治、个性和健康等基本要素构成了老人无力感的结构框架。老人无力感结构为以增权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介入提供了路径和关注点。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位老人,活到100多岁还腰板硬朗,行走自如。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社区举行的乞巧节“穿针引线”巧女大赛中,这位老人竞战胜了众多年轻的巧姑娘,一举夺得“巧女大赛”的桂冠。她就是家住苏北东台市东台镇金墩社区的103岁老人吕振连。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法国马赛大街上,熙攘的人群中走着一个老人。突然,老人停了下来.随即一头栽倒,身子就像蜗牛一样蜷曲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