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与名利牵连很紧 ,在我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中 ,尽管不是所有但大多数科教人员 ,都力图挤入博士生导师行列 ,甚至出现假冒伪劣现象。然而 ,有一位公认为很胜任博士生导师的邓晓芒教授 ,却毅然决然地辞去博导职务。乍一听似乎有悖常情 ,稍一探究就觉得合乎情理。唯其称职 ,所以他要辞职。事情经过大体如下。在有关大学的一次学位委员会会议上 ,经过投票 ,有 3位同学被暂缓授予博士学位 ,其中有两名是邓教授的学生。我了解了这两位和另一位被暂缓授予博士学位同学的情况 ,得知他们 3位于法于情于理都是应被授予博士学位的。因为按照《中华…  相似文献   

2.
我那年仅15岁的儿子在待人处事上已经很“成熟”,“成熟”得胜过我这个父亲。 有一次,一位同学向我儿子借《少儿百科全书》,他回说被别人借去了,而接着班主任的儿子问他借,他却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我当时问儿子这是为何?儿子毫不掩饰地说:借给一般的同学没有什么作用,而借给班主任的儿子对自己则很有帮助。妻夸儿子聪明,说就应该这样处事。我却有一种可怕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朱军 《快乐青春》2014,(8):31-33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期末考试,我考了全年级第一名。一阵大张旗鼓的表扬之后,老师派班长、学习委员到我家给家长报喜,我欢天喜地地领着同学,一路上说说笑笑。在学校,我属于不善言谈的,家境不好让我始终有自卑感,这次我拿了全年级第一名,立刻有了自信心,性格一下子变得活泼开朗了。七拐八绕到了我家门口,我忙不迭地冲屋子里喊:“妈妈,我同学来了,我考了第一名!”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有关自然的看法,一般来说是比较混乱的,在很多地方,他的论述都是很随意的,而且往往充满着神话的色彩,因此,很容易让人感到他不是在很认真地解答他所提到的问题。柏拉图自己也确实认为,有关自然的知识只能是或然性的知识,而不能是一种比较确看的知识。或许这种想法对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他在解答自然是怎样生成又怎样变化的问题时,前后是不一致的,而且也显得零乱和随意。在有些地方,相当令人费解,黑格尔和罗素都曾谈到过这一点。而在另一些地方,他又像是在谈家常一样。比如,他这样谈到神,他说:“神就是善”,但接着,…  相似文献   

5.
接到同学聚会的邀请时,我刚好失业,身体又不好,觉得同学中最惨的就是我了,怕去了会丢人。可有些同学很多年没见了,很想去见他们一面,最后还是咬牙去了。  相似文献   

6.
马德 《快乐青春》2010,(9):10-11
孩子,有些话我要对你说说。 昨天,你很委屈地告诉我,说有个同学和你闹别扭了,事情本来不怨你,是同学做得太过分……  相似文献   

7.
正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演唱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委婉的歌声,用教室、黑板、粉笔、讲台等意象深情赞颂了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情怀。这首歌曲传遍神州大地,成为对人民教师的献礼。那一年,我刚好大学毕业,走上讲台,成了一名人民教师。至今,已有20年。在我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发现,长大后我并没有成了你,而是成了我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作为一名行走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深知,学习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  相似文献   

8.
《家庭科技》2008,(3):42-42
我是一名公务员,今年28岁.别人都说我是个性情恬静、温柔体贴的好妻子,丈夫也是个好男人。可最近有一件事让我很困惑。我发现丈夫心里总是想着别的女人。如果是旁人还好,偏偏他心里想着的这些女人不是我的同学,就是我的同事,甚至是我的好友。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克服简单化问题 我感到我们的哲学原理课的教学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毛病,就是有些简单化。我接触到的一些青年同学中有这样一种议论,说听老师讲黑格尔、康德、波普尔、库恩等人的哲学觉得内容很丰富,而听老师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反而觉得内容相当贫乏。这个现象很值得深思。从道理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史以来最科学的哲学,是批判地吸取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而创立起来的,创立以后又不断地发展。它应该比古今中外任何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为什么有的同学听了会感到贫乏呢?如果我们批评同学们学习态度不端正,立场感情有问题,我看这不是很实事求是的办法。恐怕应该承认,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  相似文献   

10.
纯净而圣洁的精神家园郑仁霞(江苏南京林业大学社科系教师)那是去年寒冬腊月里的一天,那一天阳光异常的灿烂和辉煌。我带着刚走下讲台的疲倦和满身的粉笔灰尘走进了办公室,意外地发现我的桌上有两个厚厚的信封,是社会科学家杂志社寄来的。当时我就有一种预感,也仅是...  相似文献   

11.
一技之长     
星期日上午,老刘夫妇带12岁的儿子前往动物园游玩。 在动物园门口,有几个残疾人在行乞。其中有一个无手的,他的右腕捆绑着一条竹管,竹管下头插着粉笔,正全神贯注地在地板上写字。他写的字很端正  相似文献   

12.
林中燕 《快乐青春》2014,(12):16-16
在森林中,住着一只小刺猬,大家都叫它球球。球球很诚实,所以大家都很信任它。一次,森林田径运动会又开始了,球球也报名参加了比赛。“一号选手球球,上场!”大象裁判员大声喊道。比赛开始,动物选手们都使劲往前跑,球球也很努力地跑着。跑着跑着,球球跑到了一个路口。这儿有两个路口,一个路口上写着:VIP捷径;另一条路口上写着:选手通道。动物们都向VIP.捷径跑去,只有球球没有过去。它想:我作为一名选手,只能跑选手通道。于是,它就向选手通道跑去。  相似文献   

13.
一、从众心理及其产生原因在传播学中,从众是指个体在传播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一个群体的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而在知觉、行为或观点上所发生的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人的心理上的复杂反应,就叫做从众心理。从众可以表现为思想上从众,大家怎么说我也怎么说;也可以表现为行动上从众,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那么,“人为什么会有从众”这一行为呢?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作了以下解释:门)对信息和信任的缺失。一名口渴的旅行家在撒哈拉大沙漠的一个绿洲上,看到阿拉伯人从这口井里打水喝而避免喝另一口井的水,他同样…  相似文献   

14.
隐地 《家庭科技》2011,(3):11-11
在一个同学孩子的婚礼上,对面有位女士和我打招呼,拿起酒杯敬酒,并问我:"你还记得我吗?"我连忙拿起酒杯站起来回敬,"记得记得。"等我坐下,旁边同学问道:"那是谁?"我立刻脸露尴尬,"只是眼熟,但我记不起她的名字了。""那你怎么说记得记得?""一桌陌生人都看着我,如果我说不记得,不是会弄得她很窘吗?"  相似文献   

15.
袁睿 《家庭科技》2008,(3):48-48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儿子去学校出板报。我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我也不知怎么说好.我女儿是你儿子的同学。”一种不安的感觉在我心头涌起。凭着做母亲的直觉,我觉得儿子强强大概是惹事了,而且很可能是感情上的事。果然,这位母亲告诉我。  相似文献   

16.
解答排列应用题时,若求某些元素不能相邻的排列的种数时,一般采用“插排法”。即如果有n个不同的元素进行排列,其中有个元素不能相邻,完成它可分两步进行:首先把除m个元素外的(n-m)个元素进行全排列,有(n-m)!种排法,这时(n-m)元素隔开有(n-m+1)个空档位置,然后再在这(n-m+1)个位置上把m个元素进行排列,有种排法,由乘法原理,则共有种排列方法。例1有6名同学站成一排照像,甲乙二人不能相邻,问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解:6名同学站成一排,甲乙不能相邻,完成这件事可分两步。第一步:先把除甲乙外的其余4人进行…  相似文献   

17.
从超市结账出来,儿子天天已经放学。我接他上了车,从后排座位上取一瓶刚买的酸奶递给他。他不接,表情忧郁地说:“妈妈,光头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光头是他同桌。我将酸奶放在扶手箱上,点火,轻轻“哦”了一声,算是回应。他问我:“妈妈,他是不是很可怜啊?”我启动车子,顺口道:“嗯,光头很可怜。”  相似文献   

18.
回头已无路     
生日时朋友送了一套茶具。我一向是个凡事喜欢精致的人,所以对这套做工稍显粗糙的茶具并不是很喜欢,打开后就放在柜子上,一次也没有用过。 后来同学来我家,一眼就看中了这套并不起眼的茶具。看他爱不释手的样子,我大方地说:"喜欢就拿去好了。"同学是个对瓷器颇有研究的人,说这套茶具看起来拙朴,却是正宗的景德镇瓷器呢。经同学这样一说,我心下已经有些后悔,但又不好反悔。待同学走后,我开始想那套茶具古朴的色彩、别致的造型,越想越觉得有味道,猛然觉得自己一直喜欢的其实就是这样的风格,内敛低调,毫不张扬。这样想着,越发后悔不迭。  相似文献   

19.
我和老公是同学,同班同桌,而且是毕业后天南海北折腾到一块的,听起来浪漫得不得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他追我的过程简单而神速。同桌两年一直是同学加同志,没多说过一句话,毫无预兆地他突然送我一双亲吻的瓷娃娃,我在大惊之下发问:“这是什么?”他很镇定地回答:“想知道吗?我马上就可以让你知道。”求爱尚且如此平铺直叙,就别指望以后了。第一次约会去公园,他就只领我进大门,一切圈起来收费的小门全免进了,还大言不惭地说:“大致看看就得了,里面外面差不多。”那时,我  相似文献   

20.
正我和叶美是大学同学,毕业时,她为了爱情,义无反顾地跟着我到我老家所在的城市。我很感动,而我能想到的给叶美的最好承诺,就是和她结婚。只是,除了一纸婚书,我什么也给不了她。我家在农村,父母供我读书已经不易,买房只能靠我自己。也就是说,我们结婚的时候,不仅没房没车,甚至没一场像样的婚礼。叶美并不介意,她乐呵呵地说:"我嫁的是你这个人,又不是房子。再说,该有的迟早会有。"甚至,她还协助我,成功地说服了她父母。我暗自发誓,要一辈子对她好。因为我心里很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