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姐下岗了。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真替大姐担忧。我知道大姐是个很讲面子的人,常为一点小事睡不好觉。就拿去年她儿子考大学来说吧,她希望儿子学医,在填写志愿时,清一色的医学院,当儿子被师范大学录取时,她接连两  相似文献   

2.
王青 《家庭科技》2014,(1):20-20
正妙招一美国小学阶段教学的核心是教会孩子阅读。美国很多父母认为,小学四年级以前是学习阅读,四年级以后是通过阅读学习。为了集中精力教孩子阅读,儿子汤米所在的小学只到三年级,四至六年级被分到另外一个姊妹学校。校长介绍说,在一二年级之间学会阅读是一个正常的时间点,也  相似文献   

3.
吕安琪 《快乐青春》2014,(11):32-34
小学生曹耘溢的书包在火车上不翼而飞,3天后,书包被寄回了校长办公室。曹耘溢难掩兴奋地说:“我就知道不会被人偷走的!”妈妈陈琳在朋友圈中写道:“好心人,岂止是好心寄回了一个书包,她为儿子寄来了一生对人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不许说谎     
沙元 《家庭科技》2006,(10):5-5
许妍下岗了,她与6岁的儿子相依为命。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像别的孩子那样,上重点学校的培优班,她瞒着儿子在外面一下揽了好几户家政服务。有时实在忙不过来,就把衣服什么的带回家洗,骗儿子说是在帮一个阿姨的忙。儿子很懂事,多次要帮她洗,都被她拒绝了。  相似文献   

5.
从前,有个村里住着一位老人和两个年幼的儿子。孩子的母亲已去世,老人要管理稻田,就把家务交给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非常懒惰,老人从田里回来时,发现他们一件家务活也没做,连饭都没有做。  相似文献   

6.
我们老两口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除小儿子未成家外,其余均结婚生子。全家十几口人,常常济济一堂,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忽有几日,几个孩子的焦点话题转到二姑娘身上,且大有“重炮猛轰”之势。原来二姑娘过日子太“抠门”,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节假日回农村婆家,七八十里远都骑自行车,对姐弟“招待”自然也较简朴,故众姐弟认为她这样做不值得、没意思。两个儿子还以用钱上的格外“潇洒”,与之作鲜明对比。我和老伴发觉后,及时制止了他们的议论和做法,通过摆事实讲道  相似文献   

7.
她倒着走,一手拉着一个儿子,孩子走得很艰难,脚尖踮着,肚子挺着,脖子伸着,像鸭子一样,左边滑一下,右边滑一下。他们所到之处,总能让路人侧目,诧异的、嘲笑的、鄙视的……她全不管,她拉着他们,走一站、两站,1公里、5公里……  相似文献   

8.
书和糖果     
唐田 《快乐青春》2014,(5):43-44
一位著名的教授来小镇度假,当地小学校长带着两个三好学生当代表慰问老教授。其中一个三好学生是校长的儿子,叫小胖,另一个叫小米。去的时候校长私下嘱咐小胖,见到教授要机灵一点,好好表现,若能博得教授的好感,就前途无量了。  相似文献   

9.
优点与缺点     
有一家做豆腐干的老字号很有名,老板王祥年事已高,想在两个儿子当中选一个作为继承人。可两个儿子互不相让,谁也不服谁,都想接管家里的生意。 王祥犯了难,于是他让两个儿子先后去店里卖豆腐干,想试试他们各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迷失     
颜丽 《家庭科技》2006,(10):38-39
当你真正要直面一个人内心的时候,你未必有直面它的勇气。小云结婚5年了,有深爱她的丈夫,还有个可爱的儿子。在一次去东南亚旅游时,她被公司一同请去玩的一个客户强暴了。然而,就是因为这次遭遇,她的生活陷入了一种失控的状态……两年前,我还在一家贸易公司做业务员。我的业绩不错,老板的奖励是由我陪3个客户去东南  相似文献   

11.
正张女士最近很犯愁,四年级的儿子东东跟她成"仇人"了。起因是她翻了儿子的书包,偷看了儿子与同学来往所写的小纸条。儿子发现后两个星期对张女士绷着脸,不跟她说话。张女士或许不懂,东东"记仇"源于他受伤的心理感受转化为愤怒的情绪。对东东来说,他处在学龄期向青春期转化的阶段,身高、体重等都在增长,他内心需要一种独立性来支持这种"长大"的感受。东东和他的同龄人会把交往的重心从家庭逐渐转向学校,也会从  相似文献   

12.
鼓励的力量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 儿子上小学了.  相似文献   

13.
哑樵 《快乐青春》2009,(9):64-66
那节课她正在给孩子们讲《地震中的父与子》,一位外国父亲在所有人都绝望了的时候,毅然用双手救出了被埋在废墟里38小时的儿子和14个学生。  相似文献   

14.
去年夏天,我被一位 50多岁的女性所感动。以拾荒为生的陈容女士从垃圾堆中捡了 5个被遗弃的病残女婴。她和丈夫叶新义无反顾地收养了这几个孩子,拯救了她们的生命。今年夏天,我被另一位也是 50多岁的女性所感动。她叫李圣珍,是一位中学教师。最近几年,她先后收留过大约 50个具有心理障碍的孩子,为他们排除心理的重负,抚慰心灵的创伤,将他们培养成热爱生活的人。 这是两位极其平凡的女性。一位是流浪者,流浪在北京的垃圾场上几十年。一位是普通的中学教师(这个职业很难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是,这是两位伟大的母亲,她们极其…  相似文献   

15.
有时候,我无法理解一个女人对儿子的爱,即便我也有了儿子。比如,她会把放在你面前的一碗肉换到她儿子面前。我对那盘肉并不感兴趣,只是觉得,一个女人的爱为何如此狭隘。婆婆就曾经干过这种事情,而且次数频频。那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家四口,老两口和两个儿子,一辆农用三轮车。认识他们的都叫他们白事装修队。他们除了操办一般的白事事务外,主要业务是搭灵棚。现在灵棚跟以前可不一样了,什么档次的都  相似文献   

17.
畸恋     
燕玲 《家庭科技》2008,(1):42-43
这是一个伤心女士叙述的故事。 5年前,年近四十的牟丽红下岗了。当时她刚和前夫离婚,虽然得到住房和一些存款.但两个孩子跟着她生活.女儿读高中.儿子上小学.这让她感到经济压力很大。她打过工,开过店.最后和妹妹一起做起了服装批发生意,日子才慢慢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18.
郭梅 《家庭科技》2013,(12):17-18
最近,我的一个闺密简直快变成祥林嫂了,几乎天天给我打几个小时的电话,说她儿子这不听话,那没做好,她简直要崩溃了.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打断她说:“我还有稿子要赶,你能否简明扼要一点?另外,你儿子真的像你说的那样糟糕吗?他刚刚进入青春期,你能否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青春期儿子的母亲?”  相似文献   

19.
姜珊 《快乐青春》2014,(10):73-74
有3个实习生被分配到一个机关实习,办公室里有一位表情冷漠的阿姨,是临时工。她写公文的速度很慢。有时还出现差错。而其中的两个大学生自认为学历比较高,经常嘲笑她,这让她感到非常苦恼和尴尬。另一个大学生来自农村,他总是默默地做事,从不参与他们的讨论和比较。有时,他做完了自己手中的活儿,还会非常热情地去帮助这位阿姨。3个月后,有人告诉他们,那位阿姨是某局局长夫人,那3位大学生愣在那里。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不停添置新东西的同时,人们还不舍得扔掉他们囤积的大量没用的东西,有人甚至因此无法正常生活。心理学家说,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俗称囤积狂。洛兰的囤积习惯已有20年。她和儿子、未婚夫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一栋两层小楼里。她与未婚夫居住的卧室兼办公室零乱不堪,各种物品泛滥成灾。尽管他们曾尝试丢掉一些东西,但始终没能成功。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