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强  张凤羽  杨芳 《兰州学刊》2005,(4):238-240
农村学生辍学问题是一个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对湖北省宜都市(县级市)城郊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各100名辍学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经济学、政策学的角度对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农村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教育成本与收益的矛盾和农村教育政策的城市取向,并针对这两个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是近年来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之一。它的形成有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同样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保障功能,形成合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但是据中共中央党校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我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有的地区农村学生辍学率高达10%以上。本文从约束条件与成本收益这一经济学视角对农民子弟辍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民子弟受到收入低、教育成本高、机会成本大、预期收益小的客观约束,做出撮举的选择廿.是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28-233
高校学生的辍学现象日趋严重,2001至2013年的13年间,江西普通高校辍学率最高的年份竟高达11.25‰。从调查问卷获取的资料分析,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按重要程度依次为"经济原因"、"学习原因"和"健康原因"。通过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检验学生辍学的影响因素,发现"家庭年收入"、"学校资助状况"、"学校属性"和"专业偏好"等4个因素是影响学生辍学的主要因素。应该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一些措施,降低高校学生的辍学率。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会对我国未来劳动力质量产生深远影响,但现有文献关于父母外出异地就业对农村留守儿童营养摄入影响的研究结论争议较大,关键一个原因是以往多数研究在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家庭分组上存在严重缺陷。基于父母异地就业和本地就业家庭分离程度差异和照管儿童父母分工差异,通过对农户家庭科学合理分组,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收入效应与时间效应两方面深入系统揭示了父亲或母亲异地就业对农村儿童营养的影响及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当父亲本地务农时,母亲异地就业对农村儿童的营养摄入没有显著影响,收入效应会被时间效应抵消;而当母亲本地务农时,父亲异地就业的收入效应高于时间效应,能显著提高儿童蛋白质摄入水平和营养结构。  相似文献   

6.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规模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至今,对低收入家庭留守儿童问题缺乏深入反思,也没有建立起来完整的社会政策体系,反映出长期以来对农村贫困留守儿童权利的被忽略状态。从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遇险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他们实际上被多方忽略,可以用整体性忽略概念来概括这一现象。今后应该通过发展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系统,从而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抚养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但现有关注点多聚焦于隔代抚养的负面影响。研究通过对扶风县某空心村儿童隔代抚养的深入访谈,发现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劳动习惯及传统美德的培养有其积极影响的一面。研究对此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了相应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婷 《南方论刊》2014,(3):26-27,22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加快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外流动过程中,衍生出了庞大的农村留守群体。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集中体现城乡文明一体化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主要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对农村留守儿童现存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政策性分析,并探索出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9.
实现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文明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国家的一项法定义务。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健全、留守儿童家庭文化权意识的淡薄等原因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权的实现面临困境。要解决这一困境,应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权实现的良好氛围、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参与文化生活的主客观能力。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两免一补"政策在中部某些省市落实,政策实施给农民工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可喜变化,减轻了农民子女上学的经济负担,使大部分因经济原因辍学的儿童得以重返校园。但是,在对"两免一补"政策效应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旨在挖掘政策在这些变化中的意义及所潜藏的契机,并对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面向21世纪的学校美育课程应是一组课群,而不是一门课程.这些课群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小学至大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又包括学校第二课堂;它既包括活动类课程、赏析类课程,又包括理论类课程和渗透类课程;它的内容既涉及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人类艺术经典作品,涉及到青少年的艺术能力培养,又涉及到美学、美育、艺术史、艺术批评、审美文化等基本知识.小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感性教育(敏锐感知,激发情感与想象);中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趣味教育(在审美赏析中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大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人格教育(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已处于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教育快速普及的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任务、新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新特点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论述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叙述昌航在体育、军事教学改革中探索创立的新构架及其实践效果 ,着重介绍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专项教学 ,在军事课教学中引进“自训”的教学方式和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新鲜经验 ,进而阐明体育和军事教学在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创造性人才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以及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的发展和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为现代化不仅仅是物的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本文强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这一时代特点,服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一基本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功能、内容三个方面,对大众化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晓刚 《河北学刊》2001,21(6):10-15
本文系统分析了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思路和加快普及普通高中教育的战略意义与对策 ,提出了“教育有机构成”、“基础教育平台”、“教育产业发展观”、“综合竞争观”、“人力资本运筹学”、“教育结构由‘丁尺型’向‘阶梯型’转变”、“良性教育发展体系”等一系列新观点 ,揭示和阐述了“教育阶段边际效应递增”的重要规律 ,提出了确立现代生产力结构、人力资本要素及教育有机构成基本观念和研究体系的理论创新任务  相似文献   

17.
论儒家伦理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从人的成长与塑造、社会的安顿与治理方面凸显了伦理教育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并从德教与文教的角度较好地论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行忠信”、“明人伦”、“隆礼贵义”等理论,主张从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和个人道德品质德性方面进行培育熏陶,通过“因材施教”、“教养结合”、“慎言敏行”、“寓情于理”等方法,以实现《大学》中所提出的“明明德”、“新民”和“止于至善”的目的。儒家关于伦理教育的理论,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是可以为当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和伦理教育服务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本身是需要德性的,道德教育更应当是"道德的教育"。现实中不少所谓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缺德教育",这种教育体现出"精神胜利法"指导下教育自身的道德危机。"斯德哥尔摩症"是形成缺德教育的重要心理机制,它直接导致了教育的被动、消极和软弱,导致了教育主体人格的丧失和创造力的枯竭。"文化革新"要求在"异质的平等观"的指导下实行差别对待,从而为教育自身提供一种"合法性"的依据,并为教育活动实现道德上的"超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比较党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干部教育,认为新时期党的"三讲"教育与抗日战争时期相比,虽然国内外形势、干部队伍状况、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干部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宗旨是一致的,从本质上来讲,"三讲"是对抗战时期干部教育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时期以来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着一系列困境,特别是不善于运用美德"化育"机制进行道德教育,致使德育教育投入巨大而成效甚微。文章利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时期大学生美德化育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提升大学生美德教育效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