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确判断湖南宏观经济的运行环境 ,是度量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湖南经济扩张力度的关键。基于国家实施以扩张为主的财政货币政策 ,分析了湖南宏观经济运行的客观环境 ,定量分析了国家近 2年宏观经济政策对湖南经济的扩张力度。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 2 0 0 0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湖南经济扩张力度应达到的目标水平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危机呈现出形式多样化、波及范围广泛化、危害程度深层化的特征。1929—1933年间的经济大萧条遍及资本主义国家,人们认识到市场失灵的存在,并广泛接受了凯恩斯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滞胀危机,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弱化政府的干预力度,更突出了货币政策的地位和作用。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使政府加强了对国际资本账户的管制。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开始,由金融危机转化为实体经济危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力度趋于加强,手段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产和流通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实现有效增长的两个基本环节.以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为标志,中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内需不足和市场需求制约,使整个经济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之中.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建立健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鼓励企业的创新活动,遏制权力资本的膨胀和腐败,消除贫困,在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发挥政府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维护公平的作用,调整分配政策,把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4.
试析布莱尔工党政府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遭受“伊拉克门”事件的重创,布莱尔领导的工党集团仍顺利赢得2005年英国大选,实现了历史性的三连任。工党成功的直接原因是其有效地调整了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工党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改革支撑了英国经济的平稳增长;社会政策改革推动了“福利国家”向“社会投资国家”的转型,增强了社会福利支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种大体上兼顾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政策是基本成功的,显示出新工党统治集团具有较强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农村小额信贷供需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曲靖市农村小额信贷供需问题进行了调查,数据表明:曲靖市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存在巨大缺口,无法满足农户生产和消费需求;农村小额信贷的巨大缺口主要是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相关金融产品设计存在缺陷、金融机构服务力度不到位、基层政府作用没有有效发挥等导致的,需要国家进一步出台强有力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基层组织连结金融机构和农户的关键作用,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经济周期是指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经济学界对于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文章对影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包括消费、物价、政府收支、货币供给量等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了很大冲击,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使体制改革的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呈逆向运行,即在经济周期的上升期实行紧缩经济政策,在下降期实行扩张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入手,通过归纳金融危机后五年来的我国宏观政策的一些经济数据,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来分析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与凯恩斯宏观理论的对应关系,得出凯恩斯经济政策对我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的结论,然而我国更应建立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体系,以更好地指导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之交国际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它使世界范围的生产、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抽走了民族国家实行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的基础,使民族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权威受到严重挑战。经济全球化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把经济政策的落脚点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把提升本国经济的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放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首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间需求为何启而不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严峻局面 ,从 1997年起我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松动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民间需求仍然启而不动。经济主体的预期及其反应是影响经济政策运用效果的最直接因素 ,而追根溯源 ,制度又是预期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 ,只有从根本上完善相关制度 ,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的大环境 ,才能稳定公众预期 ,使宏观经济政策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对于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不乏担忧,开始加大了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力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国家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随之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4万亿投资计划”有不少相似之处,新一轮经济刺激正在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际上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凸显,难民危机、恐怖主义等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这些复杂变化在欧洲、中东表现得尤为明显.为此,我们于2017年4月赴法国、波兰、以色列进行调研,与法国战略与预测总署共同举办了中法经济研讨会,与法、波、以三国政府部门和智库进行了11场座谈交流.从调研情况看,这些国家应对全球经济变局的主要做法是:加快经济社会改革重塑国家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应对内外环境变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制高点,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增强发展活力.研究和总结这些国家的经验,我们应坚持把供给侧改革作为应对全球经济变局的根本途径,更加注重凝聚社会共识推进改革,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合作,并加快推进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宏观经济过热的形成机理和判别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过热与正常经济增长的区别在于增长是不是可持续的。正常经济增长的投资来源于储蓄率上升和自愿储蓄的增加;而导致宏观经济过热的投资来源于信用扩张所导致的挤占消费、强制储蓄。前者将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后者则将导致一个经济从繁荣到萧条的周期波动过程。目前,我国的投资膨胀、信用扩张和少数生产资料涨价并未达到导致强制储蓄挤占消费的地步,宏观经济并未过热。但不良资产的上升和外生因素引起的信用扩张失控仍有导致经济过热的风险,因此,应采取结构性政策,通过既鼓励又限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方面要保护正常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宏观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低速增长、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仍然是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三大突出问题。对此,作者认为在进一步实施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要把增加社会投资放在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4.
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于2010年2月6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第八次预测发布.课题组利用最新发表的宏观经济季度数据估计模型(CQMM),对2010年和2011年共八个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数据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GDP预计可增长9.13%,复苏迹象明显.但在投资刺激和出口回归正常后,未来数年,我国经济可能难以继续保持之前两位数增长,预期增长9%左右.课题组还模拟了不同货币调整力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居民可分配收入变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依据预测和政策模拟的结果,课题组对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即适度控制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国民收入支出结构必须多方着手、多方努力.  相似文献   

15.
韩国在过去五十年中从年人均GDP不足百美元的贫穷国家跨入高收入发达国家行列,经济结构在短短五十年内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在这一快速转变过程中,微观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宏观经济管理不断提出挑战.虽然遭受过严重的危机冲击,但韩国经济的发展事实表明韩国政府实施了成功的宏观经济管理:从最初将经济带入起飞阶段的出口导向的重化工业推进,到治理经济结构失调的结构调整,再到融入全球经济进行的自由化改革,宏观上的有效管理使韩国最终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发达国家的转型.本报告对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所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及对外经济协调政策进行全面回顾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政策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严峻局面,从1997年起我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松动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民间需求仍然启而不动。经济主体的预期及其反应是影响经济政策运用效果的最直接因素,而追根溯源,制度又是预期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只有从根本上完善相关制度,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的大环境,才能稳定公众预期,使宏观经济政策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在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始终难以摆脱“有效需求不足”的阴影。本文以“投资双重性”为起点分析我国有效需求现状,主要从投资需求、收入分配、就业形势等方面探索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及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最后对我国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强大的刺激政策与存货调整周期的作用下,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成功走出了自2008年第3季度以来深度下滑的低谷。虽然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但在投资和消费扩张的引领下,实体经济出现超预期反弹,通胀预期开始抬头,资产价格快速提升,宏观经济景气快速回升,中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政策刺激性反弹向市场需求反弹过渡的阶段。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延续2009年经济复苏性增长的态势,但可能面临经济增长双W轮动、政策调整进退两难及政策有效组合失灵等问题,因此,2010年应当采取以进为退的政策原则来调控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中国2009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阐述了2009年二季度以后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回升的原因,分析了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将好于2009年,2010年中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并不存在重大调整的可能。但是,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我国有必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为政策调整留有一定的余地。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也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通胀压力值得重视。认为我国2010年的宏观政策应该采取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双稳”方针。稳定经济增长,防止经济增长速度再次下滑;稳定物价,使CPI的涨幅保持在3%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范围,同时防范物价和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2010年,我国应当把经济的工作重点放在改革上,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经济结构调整上。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局面,成为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内需不足又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需求的不足。因此,如何促进居民消费需求,使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是目前乃至未来宏观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