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文诺 《学术探索》2011,(4):103-108
在农村题材小说中,鲁迅描述了酒店、土场、茶馆、书房、街头等乡村场所,建构、想象了自己的乡村空间。运用空间理论,我们分析鲁迅小说中的乡村空间想象的方法、过程、特征,探究乡村空间想象背后鲁迅的思想情绪以及乡村空间背后所隐匿的意识形态、权力机制、文化规约,从而揭示鲁迅小说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思想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泰然 《船山学刊》2007,(4):131-132
陶渊明诗中的屋宇意象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存观和对世界的诗意把握.屋宇不是一个封闭的实体,而是一个引发的空间,一个接引大千世界的场所.通过屋字,个体契入无限的宇宙而获得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融汇的集中呈现,体现了一种文化类型,其空间图式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建筑文化景观。通过空间图式及建构比较,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中西传统建筑的空间特征与文化内涵,并在跨文化语境下,去发现和思考中西传统建筑空间图式的同与异,探寻产生此共性和差异的自然地理、文化本源、宗教信仰以及政治制度原因,从而深化对整个建筑文化现象的本质认知和理解。中西传统建筑空间图式比较将在实现在地化同全球化和谐交流的愿望下,重新确立文化自信和自觉,探寻具有国际价值和中国特色的主流设计实施路径,实现当代建筑形态的跨文化重构,以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试析大众消费时代城市空间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连 《浙江社会科学》2003,5(3):145-149
城市空间是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本文通过探讨大众消费时代城市空间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揭示出现代城市空间一方面作为工业文明标志和象征,另一方面作为集体意识与消费行为表达场所的特殊意义之所在,从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现代城市的功能、特征及其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与文明整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浪潮扑面而来,它已从神话走向现实,成为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显著特征。全球化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经济形态,而且必将对世界的政治、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使人类文明迈向一个新的阶段。深入分析全球化进程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把握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文...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来,道德的发展变化呈现出千姿百态。但其基本的形态可以分作道德流变、道德演变与道德变易。为了把握住纷繁复杂的道德流变,必须从辩证道德论的立场出发,坚持道德认识的辩证性,具体把握道德流变、道德演变与道德变易的基本形态,才能对道德现象获得真理性的认识,从而推动人类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论辨味批评中的言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利群 《江汉论坛》2002,1(1):82-86
司空图提出论诗必须辨味,从而形成中国古代辨味批评的传统。辨味须从辨言入手,把握诗歌语言与把握诗味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历代的言意之辨的继续。一方面要通过语言才能把握味和意;另一方面又要超越语言去把握言外之意、言外之味,从而在诗味的基础上使言与意产生间距又达到统一,以此说明了诗性语言、文学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古代文论的研究近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人们往往把古代文论纳入到古代文化思想的范畴,在这总的背景下对古代文论的民族特征作整体的端详。如果说,这种高屋建瓴式的宏观把握能使人们在整个民族历史的遗迹中考察古代文论的理论形态,那么,这种研究的深入还有待于把研究视线投向古代文论的微观领域,并以此作为辅翼。个人认为,理论术语是构成古代文论理论形态的基本要素之一,对理论术语的认识偏差往往会导致对某种理论问题的错误看法,因此,如能对理论术语的构造特征作一点考察,将有利于认清古代文论术语的真实面目,从而把握古代文论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9.
儿童同伴群体一旦形成,就成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在群体中学习社会文化,形成自己的群体文化。儿童正是在自己的群体中学会了怎样在公众中行事,怎样使自己的行为适应于大家,怎样识别自己和他人,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性,完成了社会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性,成为他们个性的组成部分,对他们的个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说,同伴群体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互联网对民法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技术性、交互性、数字化、无纸化及传播速度快、发展速度快等不同于现实环境的特征 ,给现行民法学带来许多新的课题 ,对现行的民法理论已经和即将产生变革性影响 ,从而推动民法学不断地向前发展。本文主要从互联网的特征出发 ,探讨互联网对民法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蒋述卓  唐迎欣 《学术研究》2023,(10):146-152+178
作为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体现出城市的重要特色。鸦片战争后,踏出国门的晚清国人拥有了更多体验域外现代城市的可能性,他们在域外城市中观察到大量具有开放、共享性质的公共空间,感受到这些场所为民众的公共生活、娱乐提供了选择的多样性。晚清域外游记书写的域外城市公共空间体验成为助推晚清国人获得现代性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晚清域外游记在带给游历者愉悦身心体验的背后,凸显的是比较中西差距后产生的危机感,这让他们对何为现代文明有了直观清晰的认知,也促使他们对中国的现状进行反思。游历者把自己的文化欲望投射到域外城市空间的建构上,既是通过他者来言说自我,又为通向外界打开视窗。他们的域外游历被打上了深深的现代性体验印记,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意识起步阶段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2.
刘迟 《兰州学刊》2011,(9):58-64
文章在对社区组织权威行动、互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制度理论视角对基层社区组织权威生成转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基层社区组织权威的生成都在制度空间的区域性和社会性的两大特征影响下产生和运作,从而得出了制度空间模型图,并指出契合制度空间需求特征的社区组织权威才是和谐社区需要的合理性权威。  相似文献   

13.
文化地理学旨在考察不同地理环境与文化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视角丰富了文学批评中的文本空间及其意义:一方面,自然地理不仅仅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景,而且景观本身也成为可以阐释的文本,蕴含了集形态、表征和意义为一体的文化政治命题;另一方面,文学在世界不同地理区域的传播会产生形态和内容上的流变,使同一文学流派在不同区域的文学作品中获得了独特的呈现方式。关注文化地理视角下的文本空间,将有助于体察文艺作品与人类社会和群体生活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拓宽文艺批评的材料来源和分析范围,从而更有效地洞悉文艺作品的意义生产机制和流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
宋代有着广博的文化内容和深厚的文化涵蕴,宋代文化与宋代美学之间产生了内在的互涵式联系。宋代的怀旧意识、史学精神、议论风格、求异思维等影响并铸合了宋代美学精神和形态。把握宋人疑经变古、独立自持的文化品格,穷究性理、重视才学的文化诉求,崇尚典范、念远怀旧的文化心态,就能对宋人的一系列审美主张和形态做出恰当的解释。宋代美学书卷气浓,富于雅化色彩。宋词、宋诗、宋画、宋书、宋瓷、宋塑等,作为具有高峰意义和时代名片性质的审美品类,无一例外地具有这些特征,从而使得宋代美学成为文化型美学的范式。  相似文献   

15.
领导学研究长期缺乏有效整合领导、下属和组织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始终无法合理解释"领导如何产生影响"这一基本问题。在社会结构化理论视角下,领导和下属共同创造结构,结构引导行为从而使有效的组织实践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传递,并最终形成可观测的制度、战略、文化、绩效等组织形态。运用社会结构化诠释领导行为发挥作用的机制,有可能使领导学研究获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6.
汤华泉 《学术研究》2007,(5):133-138
七言歌行产生于汉魏,发展于齐梁,依其句式、韵式、修辞手法和后出的声律诸种构成要素,形成了古七言体、骚体、乐府杂言体、齐梁体、赋体等体式,各体都有自己的独特形态。李白在歌行创作中全面吸收了之前歌行创作的艺术经验,接受了各体式的深刻影响,从而使他的歌行形成了有别于前人和时人独特的体式特征。  相似文献   

17.
内外部因素会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而处于濒危的边沿.对发展中国家的濒危企业来说,破产退出只是次优选择,而最优选择是蜕变复兴.企业蜕变是使企业的经济形体、实物形体、产品形态等发生一种革命性的、脱胎换骨的变化,从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成长空间而获得新生的过程.春都集团濒危时通过组织形态蜕变复兴是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8.
1.虽然在世界上和在中国,人体特异功能(以下简称“特功”)现象的发现和研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和效用,但是,当代中国大陆的哲学界除了稀疏的“批判”外,基本上至今对之保持着沉默。本文试图对它的本质及其导引出的超越传统认识论的感识论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认为,一切物质进化形态都是互相转化、互相制约的:高级的进化形态把低级的进化形态以扬弃了的形式包含于自身中,亦即前者以后者作为自己的结构成份之一,同时又具有自己特殊的成份(这种成份由前者经过突变而产生);两方面彼此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高级进化形态。完整地把握某一进化形态的前提之  相似文献   

19.
黄平 《云梦学刊》2007,28(5):131-132
节奏是打开民间舞艺术之门的一片钥匙。把握了节奏,就把握了舞蹈的灵魂与内核;把握了节奏,就把握了舞蹈的灵动与韵律;把握了节奏,就获得了舞蹈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度,由此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对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概念情有独钟,在文章和著作中多次明确地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奋斗目标和社会理想而加以使用,即此而言,毛泽东笔下的"大同"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无疑是对传统"大同"理想的自觉传承。与此同时,毛泽东还结合时代条件和现实需要对"大同"进行阐发,从而在特征认知、空间把握、实现路径和方法策略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大同"理想的超越。毛泽东晚年积极推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当时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探索。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只是由于没有全面客观地把握基本国情,同时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终成毛泽东"大同"理想的一次并不成功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