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世界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历经5年零5个月67位著名中外艺术家参与创作109次修改演出方案6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目前平均每天3000名游客……借助“甲天下”的山水,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已经成为了桂林乃至广西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相似文献
3.
莫林虎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3):84-88
民间传说中的刘三姐故事蕴涵了民间伦理、智慧、想像与情趣.电影<刘三姐>在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宣传的同时,也体现了相当浓厚的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对电影<刘三姐>的再创作和再加工.它利用了电影<刘三姐>的文化资源和桂林山水的旅游资源,以现代理念、现代传媒手段制作了一个具有国际性、时尚性的现代大众文化产品.关于<印象·刘三姐>个案的分析,对思考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某种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宁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刘三姐从壮族口头流传的故事,到文学文本的《刘三姐》,再到彩调剧、电影《刘三姐》,壮族原生态的文化元素得到充分展现。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则凸显了时尚元素。从彩调《刘三姐》到《印象·刘三姐》,是壮族原生态的文化元素在减少,时尚的文化元素在增加;刘三姐的形象被弱化,具有时代感的时尚元素则不断地增强。这种改变折射出民族文化在传承发展和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只有建立民族文化开发利用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5.
6.
高春华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2,(3)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共四十九篇,《乐记》、《学记》、《大学》、《中庸》都是其中的篇名,相传西汉戴圣编纂,它大体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大学》和《学记》都是论说秦汉以前的贵族教育的,但《大学》侧重政治和道德教育,而《学记》对教育的目的任务,教育制度,教学大纲,学校规则,教 相似文献
7.
王锺陵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7,(1)
论日:已明、浑然随化,必然引向对于理论主张的剥落,如此,则所重视的就不再是对于诸如善恶、是非、美丑之价值和意义的争辨,所注目的仅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当然按庄子的意思这应是一种万事万物潜相通转的存在。对于现实存在的注目,自必引向对于现实人生问题的关注。也就是说,当庄子用“以明”来摒弃了对于意义界的种种不同设定以后,他便直面于生存的一些基本问题了,重视的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该如何生存的问题。换句话说,不是去纠缠那些不无虚幻的种种说明和解释,而是致力于去把握一种自然而真实的存在。《养生主》正是说的一个人在社… 相似文献
8.
王钟陵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1)
《人间世》全篇分两大部分:第一、二、三段无论是颜回之卫、叶公使齐、颜阖为傅,都是说的臣下如何和君主相处的事;第四、五、六段将散木与文木对照起来,说明惟无用可以保身。前一部分是全篇的基础,后一部分为全篇的归宿。如果说《养生主》所阐述的是一种广义的处世哲学的话,那末《人间世》所集中而充沛展开的并在《庄子》一书中作出了最为深入阐述的,乃是用世之危险,因而可以名之为一篇“无用世论”。戒慎之意可以看作是本篇第一部分的总结,而无用之用则是第二部分的点醒之笔。对于戒慎,自必趋向于无用,两部分的承接关系是显然的。前一部分中所说以虚为内涵的以斋,一宅而寓于不得已的行事方式,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的随任态度,形就以和的为臣之道,均已涵有无所用其能之意。后一部分乃是前一部分之延伸与发展。《人间世》是《逍遥游》以无用为大用、《齐物论》破除师以、《养生主》保身尽年诸观点的一个综合,并更加突出了以无用为用及保身思想所由产生的险恶的生存环境,而对戒慎意的强调以及对一些具体处世方法的阐述,则成为本篇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黄琳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文化营销是经济活动与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代社会中,文化营销的范围越来越广,而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甚至成为带动旅游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文化营销在旅游中的应用,以期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一条更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许建中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3,(4)
《浣纱记》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不仅在当时即为歌儿舞女所传唱,有“吴阊白面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之誉,而且已经“至传海外”;更重要的,《浣纱记》是最早以昆腔新声水磨调演唱的传奇作品之一,是昆腔在我国戏曲声腔系统占据主导地位的标识之作。但是,查检明清两代剧作家和评论家的所有论述,他们对《浣纱记》的结 相似文献
12.
13.
王鍾陵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7,(3)
论曰:《人间世》篇虽已转向内心,但总体上说,还是相当注目于外部世界的,可以说,此篇内心、外在两个层面的阐述,其目的都在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小心谨慎地防止受到伤害。而《德充符》篇就不一样了,它所写的人是已经受到伤害的,它所注目的是受到伤害以后如何生活的问题,它以“德”作为人生的支撑点,这同《人间世》“求无所可用”的意趣已大不一样。应该说《人间世》比之《养生主》,确是转向了内心的层面,但还不完全,至《德充符》方才完全转向内心,并以明德作为这种转向之深入化的内容。这是因为在《人间世》中,木材之木式… 相似文献
14.
李亚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4):7-15
《周礼.考工记》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所记工艺分六类三十个工种,包括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等,分别记述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制陶和城市规划等内容。本文在全面整理《考工记》车舆词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训诂学的训诂原理、语义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运用义素二分法(Dichotomy of Sememe),①[1](p19-24)类聚、梳理并分析《考工记》车舆词语系统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5.
高春华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2,(4)
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十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相似文献
16.
17.
廖进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4)
《宗旨·优势·特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 2 0 0 1年第 2期印象》为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审读员廖进先生所作 ,刊登在《江苏报刊审读与管理》(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编 ) 2 0 0 1年第 5期上 ,本刊特予全文转载 ,目的在于更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李何林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2,(2)
这一篇《浅释》是李何林同志1960年3月写的.当时曾作为南开大学中文系专门化课《鲁迅研究》的参考资料印发,没有公开发表.现征得李老同意,在我刊分上、中、下三次刊出,以飨读者.(李老在给我们的信中谦虚地说:“此稿很不成熟,供内部讨论则可,公开发表还可从缓.”我们希望读者尊重李老意见,对本文论点暂不在公开刊物上引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刘如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3)
《亲士》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按:见,显。《荀子·劝学》:“天见其明,地见其光。”杨惊注:“见,显也。”又《赋》:“不见贤良。”注:“见,犹显也。”《汉书·邹阳传》:“乡使济北见情实”,颜师古注:“见谓显也。”此言良才虽难以使用,但可以致君于尊显。见尊,不当解为“被尊重”。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 按:此为反诘句,正面之意是,不仅于同道者有所取,对不同道者也应有所取。不 相似文献
20.
欧阳若修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壮族文学史》是我校中文系按中国社会科学院分给广西的科研任务、组织编写组编写出来的。编写组于一九八一年四月写出初稿,打印成册,分送区内外有关单位和专家审阅,征求意见。一九八二年四月,区里又召开《壮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会后,编写组同志再次下乡进行调查,并对初稿先后作了两次较大的修改补充。现在,全书的统笔定稿工作接近完成,即将交付出版。这里发表的是该书的绪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