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裕树继承、发扬陈望道修辞思想历时数十年。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身体力行地对陈望道修辞思想进行阐发和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复旦大学修辞学基地的作用。他留下的宝贵历史经验,是中国修辞学一宗珍贵的财富,值得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2.
文的概念是中国、以及(近现代以前)汉字圈传统的思想、文学乃至政治中的最重要概念之一,而修辞概念亦属此谱系.这一事实百年来却渐渐为大家所淡忘.本文将从语言思想角度,梳理修辞概念之现代嬗变,进而探讨与文概念的关联.现代意义上的修辞学是东亚西化现代性的产物,它始于明治日本,后传入、确立于民国初期的中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结果之一.本文也将梳理这一由日本至中国的过程,然而将侧重于语言思想之现代嬗变问题,以及理论上由此引发的问题,如修辞与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学之间不可调和之理论问题,也将检讨语法中心化现象与科学主义的关联.总之,语言传递方式与现代性之间的关联如何深刻地影响现代意义上修辞学的确立,乃是本文的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3.
陈望道的美学思想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发展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在西方、传统、现代三方会谈的文化语境中 ,陈望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 ,建构起科学前瞻的美学体系 ,成为我国比较系统地勾勒出现代美学基本理论框架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从亚理士多德创立系统的古典修辞学理论以来,修辞学作为劝说交际的艺术,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20世纪以来,美国修辞学家们在古典修辞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提出了众多的新修辞学理论,丰富了修辞学的定义,拓展了修辞学的范围,重新振兴了这门古老的学问。  相似文献   

5.
宗廷虎的修辞学随笔有三大特点:一是浅显阐释修辞情境理论;二是通俗讲解修辞辩证思想;三是形象说明修辞具体现象。这与他的纯学术研究互释互补,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价值判断的逻辑基础,佩雷尔曼提出了名为“新修辞学”的论证理论,它不仅彰显了对传统修辞学的继承、发展和超越,也凸显了听众的重要性。由于作为论证理论的新修辞学与北美地区的非形式逻辑在研究目标、具体论题上都高度一致,而且前者对后者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因而,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可以被视为一种非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7.
陈望道的美学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实践品格,在中国近现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陈望道一生的理论探索中,"大众"占据着特别突出的位置。他一直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一直强调新文学肩负的思想启蒙的使命,大力倡导白话文学,发动建立"大众语文学"的运动。在大众艺术中发现美,把美还给大众———是陈望道一直奉行的理论准则。  相似文献   

8.
陈望道是一位对中国学术事业发展卓有贡献的学者、教育家。他的一生基本上在复旦大学度过.他对复旦大学的贡献很大,其中之一便是把复旦的新闻院系建成了中国新闻院系中历史最悠久、唯一薪火不断的院系。陈望道早期从事办刊物、开书铺的实践,对他新闻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他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创办者之一,他的新闻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由他确定的系铭——“好学力行”四个字上。好学力行,成了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教育目标。陈望道对复旦新闻系所作的开拓性建设,实际上也是对我国新闻教育的建设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陈望道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早年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教育革新和社会改革。作为马克思主义第一批传播者之一,他广泛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早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他支持工人运动,关注妇女解放运动等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术语修辞实践表明,术语修辞的话语符号建构有其认知和审美动因。在此基础上,往往形成种种适应与和谐的领域生态。领域生态的适应与和谐,常常诉诸规范和变异的运作。运作的结果符号化并成熟稳定后形成特定的言语风格,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术语修辞的风格要素主要为简括与平易。  相似文献   

11.
陈炎认为,放眼西方美学史的整体演变过程会发现,席勒的《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更为集中地体现席勒美学思想的时代感与现代性。前所未有的历史感、鲜明的现代性特征、深刻的哲学意味,足以使《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被载入西方美学的学术史册。刘士林认为,对《审美教育书简》仔细解读,不难发现他在许多方面都突破了康德的体系与原则,表达出了美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与“智慧”。席勒美学思想的全部精髓即在于“人是审美教育的产物”,这个天才思想与光辉预言,直接指向了人的自由生存与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诗歌改革发展观,是其科学的诗学理论和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系统,包括诗歌改革发展的必要性、价值取向、具体道路、形式标准和总体格局等。学习弘扬这些宝贵的思想理论资源,对于推动我国当代诗歌的改革发展繁荣,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与西方视“悲剧”为“艺术皇冠”不同,温柔敦厚的儒雅气质和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导致中国悲剧学长久缓行在直觉水平。然20世纪中国的现实和艺术,充满悲剧意味,作为民族现代悲剧美学家的陈瘦竹,富有创见地将古今中外悲剧艺术相接通,予以知性和情感观照。他以崇高为悲剧之本质内涵,依此透析英雄悲剧、平凡人物的悲剧和错误造成的悲剧三者迥然不同的美学风格,并强调悲剧中乐观豪迈的因素。晚年的陈瘦竹潜心研究荒诞派戏剧、存在主义等悲剧理论,全面阐发现代化潮流给悲剧艺术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刻揭示现代悲剧新趋势,比如以悲剧崇高征服和超越苦难,悲喜因素的混同交融和“富有诗的目的”等。陈瘦竹坚持从现实关切、社会冲突中寻求悲、悲剧和悲剧快感的合理解答,作为一个“世界主义者”,他鄙弃偏于一隅的闭门造车,主张“东张西望”“兼收并蓄”,可信性、科学性是陈瘦竹悲剧美学的重要出发点,由此他实现对现代悲剧美学原则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坚定信念、革命到底,廉洁奉公、一身正气,胸怀坦荡、严于律己,坚持原则、无私无畏等四个方面论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  相似文献   

15.
张自忠的死,是民族危机的召唤,也是他用以"明志"的一种方式.张自忠的死是十分理性的,同时又是十分感性的.张自忠的死引起了不同民族、不同集团、不同阶层的巨大反响,折射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各个方面.研究张自忠将军之死,对于我们认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云以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为指导,结合“和平演变”发展的特点,深刻揭示了“和平演变”的本质;他新时期关于反和平演变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防止和反和平演变的思想,并与其经济建设思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相辅相成,具体指导了新时期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实践。这一宝贵思想遗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长期的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中学西渐历程中,陈李同最先向西方社会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他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陈李同的贡献是显著的,但他却至今湮没无闻,我们应该对陈季同进行深入研究,还他一个公正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权变学说是儒家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术界研究颇多的问题。其中,著名哲学家和史学家赵纪彬先生的研究最具突破性。他不仅对"权"字的历史起源及其生成为方法论范畴的逻辑过程作了缜密考释,而且对朱熹《论语集注.子罕》"可与共学"章的错简断章、孔子权说的特点、明代高拱权说的得失以及"权说"发展的规律性等问题也有着精湛阐发,并提出了许多独创性观点。可以说,赵先生在"权说"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实开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权范畴研究之先河。  相似文献   

19.
"沉郁"风格新释兼论陈维崧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对陈维崧词有比较全面的评述,而这些评述都以陈维崧词“所少者沉郁”这样一个论点为核心。对此问题,不仅旧时学者未能清晰论述,而且当代学者也因误会而忽视了其真正意义。本文从哲学层面对“沉郁”这一风格范畴进行了阐释,指出陈廷焯对沉郁之强调根源于对道德意识在文学审美中的重要性的确认,同时阐明其所以形成此种风格的内在原因。并由此对陈维崧词作的艺术特色略作考察。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对时代课题的回答,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的战略布局和发展道路方面实现了全面革新和重大转折.同时也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范畴实现了质的跃迁。这既体现了实践发展的创新性,也开创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新境界。因此,它作为指导思想,贯穿于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之中。其中,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思想是其基本的立足点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