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伍尔夫是英国具有海洋情结的典型代表作家之一,海浪几乎贯穿了她所有的小说,水是主人公活动场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小说中关于海洋的书写、海水的意象比比皆是.作为一位女性写作和意识流小说的领军人物,伍尔夫小说因对海洋的精湛书写呈现出迥异于其他海洋小说及传统小说的特点,即瞬间微妙的海人合一的心物交感、炉火纯青的海水意象的心灵交感、海浪的升降节律应和人物的思想情感的脉动,从而成功地凸显了传统小说及其他海洋小说鲜少涉足的人的瞬间情绪感知的无常、心物交感与心灵交感的微妙,再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死亡和命运之间难以言说而又拨动心弦的情感,体现了伍尔夫诗化的情感学说美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幕间》的详尽分析,指出作者在小说形式上的实验,她提出的“戏剧一小说”致力于小说和戏剧界限的消弭,艺术与自然的融合。她塑造出的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改变了女性在历史和现实中失语、无名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是英国文学艺术领域的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各种流派、风格和主题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在这个时期,弗吉尼亚·伍尔夫成为了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她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长久以来在文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探讨伍尔夫如何运用音乐美和戏剧性的元素,使其小说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分析伍尔夫的几部代表作品,探讨她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并阐述这些元素对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读者感受的影响。通过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伍尔夫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同时也为研究英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文化文学尤其是小说史上,梁启超以自己倡导的“小说界革命”和“政治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小说理论和创作史上的无人可及的地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离不开近代这一大的时代和政治、文化、文学背景,而其出现则使近代的文化和文学尤其是近代小说更有声色和内涵。本文拟以近代的政治、文化和文学(小说)为背景,探讨梁启超在近代小说的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即他在发现了小说的同时又丢弃了小说)及对近代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困惑着人类的生死之谜是文学中的永恒主题之一。关注死亡就是为了更好地关注生存。《达洛维夫人》中通过人物对“生”与“死”瞬间的顿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作者对人类生存与死亡的关注、思考和剖析独具特色、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理论的研究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20世纪不同批评立场之间的交锋。英美研究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的开放性争鸣、30至50年代的新批评质疑、60和70年代的整体研究、80年代的回顾总结、90年代以后的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解读等阶段,整个研究历程体现了职业批评家对伍尔夫的艺术家批评从批判到逐步接纳的嬗变。中国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们从社会、历史、创作、形式、批评、境界等多个层面观照并阐明伍尔夫小说理论的内涵、本质与价值,与英美批评形成了互补。  相似文献   

7.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世界中的生存悖论与悲剧人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现代英国小说的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以一种新颖的结构和独特的风格反映了现代人生存困境的两极,展现了现代人生存不可摆脱的一系列生存悖论。在展现生存悖论的同时,伍尔夫最终找到了悲剧主义和悲剧的人生观作为肯定世界和人生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直在其小说理论和叙事实践中,竭力呈现其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伍尔夫一方面在小说叙事内容上以"以小见大"的方式,透过女性日常生活的狭窄视角呈现人类共同理想的宏大主题;以"杀死房中的天使"的反思精神,批驳男权意识形态对人物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小说叙述形式上,用写作散文的方式创作小说,实践"雌雄同体"的叙事观,并有意减少文本的叙述者干预,让作者退出小说,引领了现代派文学发展的潮流。在社会习俗、文本常规、作者个性的交互作用中,伍尔夫在叙事实践中实现了女性作者的叙述权威,但在文本的诗意抒写中却走向了反面,消解了这种建构女性主义小说理念的企图。  相似文献   

9.
《乌托邦诗篇》始终贯穿着救赎的主题。这种救赎的主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给予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压力下经常感到无奈、孤独、麻木的人们很好的启示。作品的救赎主题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尝试用宗教情感来拯救人心,用爱心来实现对人心的救赎,用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人们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0.
追求小说形式革新、充满实验精神的伍尔夫,是一位关注小说艺术发展的小说家、文论家。她的城市空间抒写范式容纳了城市文化非地理学进程中的多维历史积淀与社会情感要素,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对广阔自由空间等现代性问题的极度渴望和思考,比城市文学文本本身更具深刻的研究意义和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伍尔夫经典之作《到灯塔去》的解读,展示她如何对自然特征以及自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进行细致描述,揭示自然与女性一样,如何努力摆脱受压制、受破坏的地位,解构父权社会“二元对立”的结构,并最终阐释“天人合一”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整个女权运动历史中,还是在女性主义诗学发展历程中,伍尔夫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将女性主义引入诗学领域的第一人,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具有整体性、开放性、经验性和非政治性等鲜明的形态特色.重视这些特色有助于重新认识伍尔夫在女性主义诗学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并从中获得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为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力于意识流小说的写作手法的探索。论文主要围绕伍尔夫小说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作者从伍尔夫小说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的不一致性,叙述视角的多变性,以及心理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这三个方面入手,总结出伍尔夫小说有代表性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14.
从文艺学美学的角度出发,根据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程序”(也可称为反常化程序)理论,分析了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语言方面的反常化现象,其表现为反衬、重复、比喻、含混、抽象事物具体化等手法的使用。伍尔夫的作品之所以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是由于她在作品中使用了陌生化程序。  相似文献   

15.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因其作品中强烈的女性意识和主张被誉为西方女性主义先驱,在她去世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对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本文拟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伍尔夫小说中的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关系进行探讨:公共/私人领域关系及其批判、伍尔夫思想的模棱两可与自我矛盾以及伍尔夫的理想乌托邦——公共/私人领域的调和。  相似文献   

16.
英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伍尔夫一生致力于小说形式的革新和探索,她用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对时空概念的超凡认识,去展现人的“内在真实”,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人的心灵及生命的本质.在小说《达洛卫夫人》中,伍尔夫潜入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心灵来寻找人的真正的自我,通过描写她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感受,揭示了生活的本质与真谛,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伍尔夫用象征、主题语及暗示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深层意识,突出深化了主题,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伍尔夫以诗化的笔致,融生态主义思想于《海浪》创作中。她另辟蹊径,自抒机杼,注重生态智慧的异质性、多元性以及互补性,抵拒消除差异的齐一化和均质化,呈示了生态整体主义及生态美学等诸多生态思索。  相似文献   

18.
穆时英的小说表现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困境以及在这种境遇中的漂泊、流浪、孤独、寂寞和虚无主义的感受.小说中的人物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便在娱乐场所放浪形骸,以期在感官的享受和情欲的满足中摆脱人生的困境,但却陷入了更加痛苦的深渊.他们想通过真挚的爱情或宁静的乡村生活来医治都市生活造成的心灵伤痛,但是唱出的却是一曲曲人生和爱情的悲歌.  相似文献   

19.
布鲁姆斯伯里圈是英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精英文化团体,以反传统性和现代性著称。小说家伍尔夫作为圈中核心人物,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与圈内所提倡的文艺观展开积极对话,其文学创作活动体现出鲜明的布鲁姆斯伯里式精神气质,即对纯美艺术的不懈追寻、情感与智性的自由协作。伍尔夫对布鲁姆斯伯里圈文艺观的超越体现在其创作形式观、生活真实观、双性同体观的理念中,为英国文学史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相似文献   

20.
意识流小说流派是西方20世纪现代派文学流派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英国著名作家雏吉尼亚@伍尔芙凭其独特的意识流小说理论和意识流小说文本,成为了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具体分析了伍尔芙的意识流小说理论及其意识流小说,即不同于其它意识流小说家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