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资源、环境和人口三方面问题,分析了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和国际背景,论述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最后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建设实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追求人、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与共处.这一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现,推动着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高校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视阈的生态文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科学发展现的视角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任务,并将它提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其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作为人类基本人权的环境权或生态权。其针对性是要克服、扭转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异化和由此产生的人的本质的异化。为此要坚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关注生态、生产和生活的统一协调,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特色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生态文明不仅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集大成者,不仅彰显了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也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方向。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等,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辟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论文明理论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文明理论与中国的文明发展问题,历经两个文明、三个文明、四个文明等发展到今日的生态文明并成为共识。文明的本质不能简单理解为改造自然的成果和进步状态,而应看做是对人的生存价值世界在生产和分配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衡量。这种合理性与合法性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平衡。传统文明作为人从自然界分离的产物,本身就具有非自然、反生态性,其极端发展导致了今日的生态危机。今日人类精神只有从类群伦理、国家伦理上升到世界伦理、生态伦理的高度上来,才能实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文明的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特征。它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大量应用上,以及科学和人文的相互融合上。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性则包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们价值理念的更新,实现生态文明的方法创新等。生态文明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论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七大的理论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概念,有力地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明确界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有力地回答了在21世纪头20年“怎么举好旗,怎么走好路”的基本问题;突出强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力地回答了“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12.
学习十七大精神,贵在领会其精神实质,重在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把其精神落到实处。具体到北京联合大学的实际,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的头脑;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工作,把学校"十一五规划"落到实处,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教职员工的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理论学术界掀起了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热潮。这一研究热潮既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也显现出许多特点,笔者就此作一综述,并提出了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长效机制这一有待深入研究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群体,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创业教育,既是高等学校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而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充分挖掘大学科技园的育人功能,实现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对接,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由此带来人类社会整体性的历史变迁。文章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分析了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揭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内在矛盾,提出了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首要的是要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文章认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七大的灵魂;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全方位、多角度地概括提升新鲜实践经验,进而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是十八大报告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坚定信念方向、坚持实践第一、强调继承发展、体现时代要求、着眼把握规律,是十八大报告重大理论贡献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为中国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构建与完善中国行政法学理论意义重大。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依法行政下的政府管理理念、行政机构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以及行政权力正确行使的制度保障。提出今后行政法学阶段理论要尽快实现从"干涉行政"到"服务行政"的转变,行政主体理论要紧紧围绕大部门体制改革思路进行构建,进一步完善公共参与和行政公开行政程序理论。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新的“五位一体”总体战略中。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与任务,并在我国已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推进法治建设、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社会转型三个视角解析了如何进一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以更好的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表现在: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努力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是全党的一项新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