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文化是制度变迁的深层原因,在政治文化视野下考察苏南现代化模式,有利于我们从更深层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角度,透视苏南现代化模式演进的政治文化环境,分析苏南现代化模式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根据现代化与政治文化发展的特点,提出苏南现代化模式的未来转型,必须采用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强民间组织的培育与发展以及提高建立在共同体意识基础上的公民文化素养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兰州学刊》2010,(3):102-105
公民意识的养成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相对薄弱,有待提高。进行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农民的责任观念、民主法治观念和自由平等观念。为此,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农村“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完善与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制度建设,唤醒农民的权利自觉和主体意识,必将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维护农村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在于"内容与形式"、"质量与宣传"不一致的二元形态,这种特殊性源于历史文化、人口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所构成的机制作用。由此,中国情境管理既要应对复杂人口环境对组织的挤压、渗透和影响,又要应对渗透进骨子里的文化传递影响,亦即传统文化作为亚文化结构因子的观念意识、思维模式、心理惯习和行为方式的韧性约束与隐性支配。或者说,基于中国文化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具有典型的"暧昧"特征,暧昧文化与暧昧法则控制了组织所谓知行一致和表里如一的表达方式,支配了非正式组织的利益取向和私下行为。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转型期,加强领导文化建设,对保证党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兴旺发达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领导文化的社会功能在于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对领导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对公众意识具有引导作用。现代领导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领导制度文化、领导行为文化和领导观念文化。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领导文化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原则,以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为根本方法,以社会主体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与人的主体性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与人的主体性建构韩民青社会转型中人的主体性迷失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要求造就现代化的人。必须承认,由于改革开放,人们的自主意识增强了,权利观念提高了,竞争意识也大大强化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的主体性。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同时发生的负面效应:信仰...  相似文献   

6.
时空观是人类生存模式的一种深刻反映。某一种生存模式总是与特定的时间观念相辅相成,而某种时间观念也总是与一定的生存模式相互契合。人类生存模式与时间观念的相互契合关系深刻体现了时间观念的辩证法。中国现代化建设正进入最关键时期,时不我待,要想完成社会转型的艰巨任务,必须使中国人在时间观念上有一个根本性的转换,走出传统的羁绊,树立现代时间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跨越时间距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登上现代化的前进快车。  相似文献   

7.
生命来源观:中国家庭养老内在机制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亲价值论"认为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内在机制是由一种存在于观念和价值层面的报恩意识所驱动的行为模式.从"血亲价值论"的论证思路及结论来看,血缘只是子代对父代生成报恩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而儒家文化圈中所奉行的"父母于子女有恩论"的生命来源观则是报恩意识形成的关键.生命来源观是一个族群对个体生命源出何处的一种文化认定,是对父代生育子代这种生命延续状况的文化理解.社会转型时期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将改变传统的生命来源观念,从而影响子代对父代养育之情的认可,进而削弱子代对父代的报恩意识,最终将深度瓦解中国家庭养老的生存机制,使中国家庭养老陷入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转型是建立在经济转型基础上的涵盖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一场综合性社会变革 ,它一方面促使一系列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观念产生 ,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思想道德问题。理性认识人们思想道德的变化 ,有助于我们透过纷繁迷乱的精神现象 ,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与错误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探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欺诈行为与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的衰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南生 《江汉论坛》2006,3(10):62-69
欺诈行为是近代乡村手工业中广泛存在的丑恶现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在全面梳理史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欺诈行为产生的根源及其所造成的危害,文章认为寻求短期利益动机的驱使、残酷的市场竞争与商人的过度剥削、有效管理的缺失是欺诈行为产生的显性原因,社会转型时期诚信意识的弱化与少数商人道德的败坏是其文化上的隐性根源。欺诈行为是造成中国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衰变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所静  张颖 《北方论丛》2000,(6):138-140
编辑观念现代化编辑整体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前提,世纪之交的编辑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其中“以人为本”的观念、精品意识、前沿意识、时效意识以及市场意识在编辑观念向现代化的转变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