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中央和地方都在积极谋划城镇化发展。2012年12月25日,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孙景淼在“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开展撤镇设市的制度和路径研究。第二天,浙江省召开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初步考虑建立小城市试点镇用地指标单列制度,争取国家在浙江率先开展撤镇设市试点,将备件具备的镇升格为小城市。  相似文献   

2.
《决策探索》2020,(12):74-75
<正>在特大村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助力花园村诞生孕育第一个"没有一个公务员的‘村域小城市’",符合特大村发展之需和群众所期所盼,是统筹城乡体制机制突破的标志性改革,具有首创意义,有利于为高水平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子。培育"村域小城市"是浙江提出的新概念,意在给具备小城市发展实力的特大村赋能,助力推动村庄农民实现"城市梦"。目前,浙江正在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开展村庄建"市"实验,他们怎么做的?进展如何?又碰到了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傅白水 《决策》2013,(8):53-55
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新意"在于抛弃原先的造城运动,改变以往粗放的"土地城镇化"为"人口城镇化"。在这方面,浙江走在了全国的前头。2010年,浙江共有334个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占三分之一强,全省人口超过5万、财政收入超过5亿的大镇共51个,这为浙江目前推进的小城市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2010年开始,浙江推进城镇化的着力点是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发挥小城镇的人口集聚功能。目前,浙江的城镇  相似文献   

4.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10,(4):15-15
江西省最近召开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工作现场会披露。到2012年,该省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6%以上,超过中部平均水平:力争城区常住人口50万至100万的大城市达到9个以上.城区常住人口20万至50万的中等城市达到16个左右,小城市和小城镇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0,(44):22-23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新的战略举措。在此背景下,浙江省提出的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的战略决策具有鲜明的前瞻性.成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关键性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继2007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强镇扩权改革后,近日,浙江省再次出台《强镇扩权改革指导意见》,赋予省级中心镇、重点是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今后,开结婚证、办土地证等都无需出镇——浙江"强镇扩权"改革有了升级版。此次扩权的强镇被赋予与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县级管理权限。这些权限包括有关企业(贸易)、个体工商户、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权等经济  相似文献   

7.
夷陵区自2012年实施“争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战略以来,抢抓湖北“一主两副”和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机遇,立足于“小城区,大农村”的实际,坚持向创新要活力,向改革要红利,规划引领,市场推动,简政放权,强化服务,走出了一条“四化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一、加速化发展 未来20多年,中国城市人口和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10亿人左右,形成由城市带、城市群及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届时,中国将形成9大城市带、33个大城市群、1000个左右城市。  相似文献   

9.
在由中心镇转变为小城市后,因生计方式、邻里关系、观念心态、规则意识等文化要素的重构,以及社区居民身份意识、公共参与精神等主体性动力的不足与文化渗透性动力的缺失,使得社区陷入治理的困境。如何通过集聚后居民的新身份认同和社区认知来形成一个自治共同体和社会生活文化共同体,成为当前小城市社区治理的现实挑战。本文以首批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崇福镇为例,描述并分析其小城市社区文化重构所经历的过程,通过考察这一过程,探讨如何能从社区文化与社区治理模式相适的视角,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小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城市环境相互依赖组成的综合生态系统,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开展了诸多研究,但是小城市的阶段性资源环境优势与大城市不同,该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原理,构建包含4层次4个子系统共36项指标的小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以福建省漳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2012年漳平市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维持在可持续发展程度由一般向较高水平发展;在"十一五"向"十二五"转型期(2010年、2011年),漳平市对环境保护投入减少,但经济持续发展,其资源环境优势在城镇化过程出现"消耗",造成环境子系统指数出现下降,因此,其重点是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使漳平小城市生态文明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3,(24):I0024-I0024
住建部、中国建筑业协会日前联合发布《201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数据显示,2012年,江苏、浙江建筑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7927.23亿元、17144.72亿元,共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25.9%,领跑全国。  相似文献   

12.
今年,安福寺镇被纳入全省21个“四化同步”试点示范建设乡镇。根据省市总体部署,安福寺镇将探索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工业园区、城市新区、新农村社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同步推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建设模式,奋力建成宜昌东郊现代新型小城市。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3,(2):24-24
2012年12月20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农民收入倍增计划(2012—2016年)》,提出到201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从3909.4元增加到8001.1元,年均增长15.4%。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2,(18):22-25
浙江是一个民资外流大省。数据显示,浙江省目前有超过640万人在省外投资创业,投资总额近4万亿元,年产值几乎接近浙江全省的GDP。而另一方面是,浙江省内投资严重不足,中小企业亟待资金支持。近10年来,浙江投资率增速一直低于8.6%的全国平均水平。GDP增速已经连续10年下滑,2011年的GDP增速排名滑至全国倒数第三。由于企业大量迁离、民资外流、热钱化倾向加重,浙江经济存在“产业空心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3,(42):27-27
10月23日,广东发布的《2012年建设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客观指标评价报告》与《2012年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显示,广东群众幸福感总体评价超过80分(“比较幸福”线)的地级以上市达18个,占地级以上市的85.7%。与2011年相比,又有6个市迈入“比较幸福”的行列。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经济成长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发现:第一,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规模大致呈正相关;资金利用效率与城市规模大致为负相关;超大城市的综合经济效率最高。第二,虽然从静态上看城市人均GDP等与城市规模成正比,但从动态上看,小城市的经济成长力是最强的。因而,我国城市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两极”。一极是聚集优质资源培育若干个国际化大都市,使其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科技合作、文化交流的“龙头”;另一极是大力发展小城市,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以充分利用我国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  相似文献   

17.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09,(28):15-15
四川省最近公布了50个全省培育成长性特色产业园区名单,正式实施“1525”工程。即到2012年,全省建成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产业园区1个,超过500亿元的产业园区5个,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25个。  相似文献   

18.
2011年9月,全省社保卡运用现场会在石首召开;2012年10月,石首人社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石首这座地处鄂南的美丽山水小城,在"麋鹿之乡"、"建筑防水之乡"后,又添新名片。作为全国首批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石首市如何在短短的三年内取得这些成绩,成为全国先进,如今又如何高起点起跳,"市、镇、村"三级"齐步走"、"六个到位"、"足不出村"领到养老金等等不断向下延伸的服务触角,让老百姓安心、放心、贴心。  相似文献   

19.
《咨询与决策》2014,(10):40-41
襄阳是农业大市,农业在全省有重要位置,在全国也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襄阳市坚持抓粮食保供给、抓加工增效益、抓统筹促和谐、抓创新增活力,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粮食产量居全省第一,畜牧业生产全省第一,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全省第二,家庭农场数量全省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全省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八年两位数增长,连续五年增幅超过城镇居民,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示范市”。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4,(25):20-21
正2011年底,面对"70度、80度的陡坡",浙江出台《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希望寄托于750多万省外、海外浙商。这些浙商2011年投资规模超3万亿、创造财富超6万亿,是浙江GDP的数倍。浙商回归,2012年前浙江各地市悄然推行的举措,也旋即上升为浙江"一号工程"。两年多来,浙江各地在"六有"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