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所谓法的两重性,指的是法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的本质从哲学上讲,它既不是纯主观的,也不是纯客观的,而是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的,是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与阶级和逻辑的两重性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本质的最高哲学概括。马克思主义所讲的法的主观性,是指法作为相应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客观物质的派生物,是人们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所谓法的客观性是指:首先,法不是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而是根源于或派生于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法一经制定并颁布实施,作为一…  相似文献   

2.
理性主义从强调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或追求对科学知识的“应然”理解走向绝对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完全客观的;社会建构论从表达科学知识的主观性,或追求对科学知识的“实然”理解走向相对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完全主观的。事实上,科学知识既非完全客观的,也非完全主观的,而是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性统一。  相似文献   

3.
金延 《人文杂志》2003,(6):10-16
客观性问题是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之一。 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兴盛 ,对传统哲学的客观性观念提出了挑战。客观性观念是一个认识论问题 ,而不是事物在自身的存在性问题。坚持客观性观念有其内在的人的存在性根据。立足人的主体性存在重构符合当代文明发展的客观性观念是紧迫的哲学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革命和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人类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致使客观性与自我意识的矛盾尖锐化,成为现代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客观性与自我意识的悖论的产生,表明哲学告别了近代的经典形式。解决这一悖论就必须在古老的客观性范畴中注入方向性、座标系性以及人类的利益和需要等新的因素,同时,也只有在长期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辩证思维中,才能真正地解决。这里的关键只能是,从无方向性的“纯客观性”范畴中解放出来,因为“纯客观性”只是近代经典科学的哲学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 1988年第3期《齐鲁学刊》刊登了张瑞甫同志《规律不能创造、改变、消灭吗》一文。文章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说明规律不能人为地创造、改变、消灭的传统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我们认为,该文的一系列的逻辑推理都是混乱的,因而结论也不能使人信服。所谓“人不能创造、改变、消灭规律”,说的是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物质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物质运动具有客观性,事物过程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所以规律具有客观性。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客观地存在着,并且必然起着作用,其作用的结果也客观地存在着。只要承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就必然得出物质运动规律客观性的结论。“创造、改变、消灭”是人们在主观意识支配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实  相似文献   

6.
谈哲学教学的审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著名学者赵鑫珊曾深情地呼唤“哲学应给人以美感”(见赵鑫珊著《哲学与当代世界》第45页)。应当说,这在当代中国哲学论坛上,确是真知灼见。“哲学应给人以美感”,不仅对于哲学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对于哲学的教学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哲学教学的审美性质之根据,存在于真善美的关系之中。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是真善美的统一,然而,这种统一对于哲学来说更为强烈和突出。所谓真,是指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正是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己任的。真正的哲学总是能够站在时代…  相似文献   

7.
哲学以“根本”的事物为对象 我认为,哲学的特征在于它以“根本”的事物为对象,并由此在人类精神和物质活动中,发挥其“根本”的作用。何谓“根本”呢?从内容来看“根本”的事物具有总体性、基本性、始序性和关键性等特征。 1.“根本”的总体性,是指人类精神和物质活动的各方面的整体性。哲学以此为对象,它力求将整个人类的精神和物质活动的各个方面协调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创新及其本体论基础和人本质论根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继武 《文史哲》2001,2(3):100-106
创新是社会主体凭借理念和实践超常而首创性地对事物 (物质 )进行旧质形态向新质形态转化的活动。创新的内容分为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 :创新过程突出的是一种与重复性活动过程相对的一种高级的开拓性的思维和实践活动过程 ;创新结果分为物质成果创新、制度成果创新和精神成果创新三种基本形式。创新的过程和结果是密切相联的 ,都统一于创新活动自身。创新具有客观性、人创性、超常性、首创性、普遍性、不定性和历史性的特点。世界物质的一般属性为人的创新提供了客观可能性的界限。但要使创新变成现实还需要人本质力量的参与。人的需要本性规定了创新的动因 ,而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类创新的根本途径。人的需要本质与实践本质对人的创新作用是在辩证统一中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认识活动是物质信息活动的一个过程,它以人的神经系统为基础,以外界信息为来源。既然认识的方法和逻辑只有在认识过程中才能显示其意义,那么它们不能不具有统一的、不可分的时间和空间的规定。时间是指过程而言,空间是指客体信息源、客体信息和人体神经系统组成的系统的客观存在而言。认识的过程、方法和逻辑三者在时空规定中的不可分性,证明了三者的密切关系,而分析综合便是这三者统一的概括总括  相似文献   

10.
对史前时代文明的考古发现,西藏有着丰富的早期人类文明遗存,这些史前时代的创造物具有人类早期文明的一般特点和西藏地域特点。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藏族先民在这些创造物上静态地凝聚了早期人类意识活动的特点。本文拟运用身体哲学的观念,研究分析西藏石器、陶器和人体装饰物等人的创造物特点,以及器物"涂朱"的习俗,揭示西藏先民在人类创造活动中表露出的身体意识和观念,显示西藏文化起源上人的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知识论研究提出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其核心问题是知识论研究的哲学之维如何确定。知识是科学问题,知识论是与科学关联的哲学问题,两者的界限涉及哲学如何保持独立性和不被科学化。知识论是近代主体性扩展的哲学一支,是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知识合理性作哲学论证的,但知识论本身无力克服唯科学主义和唯技术主义,所以有人本的非理性思潮的兴起,因此又出现如何看待知识论与人本哲学思潮的关系问题。其他值得关注的,还有与西方哲学史整体联系的“爱智”与知识论的关系问题、知识论研究中怀疑的作用及其意义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诸问题。  相似文献   

12.
哲学之美:从西方后现代艺术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要美,首先就应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那种专讲脱离人生的超感性的概念哲学,把哲学界定为仅仅是认识普遍规律之科学,以至人生被变得千篇一律,苍白枯燥,就谈不上有哲学之美.为维护中国传统哲学之美,我们不能停留在哲学仅只是寻找最普遍规律之学的界定上,不能停留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而把哲学理解为提高人生境界之学.有生活境界之美,才有哲学之美,哲学应当像西方后现代艺术那样生活化.继承和发扬老庄哲学、道家哲学,借鉴西方后现代艺术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似乎是我们提高人生境界、追求哲学之美的一条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3.
对知识本性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以近代科学和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传统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的本性是客观的、普遍的、价值中立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客观性知识容易走至绝对主义的理论缺陷日益显现,并面临历史和现实困境。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的加剧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工具理性对人性的扭曲、经济和生态等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引发后现代主义者的尖锐批判,具有鲜明非确定性特征的后现代知识观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  相似文献   

14.
许伟  罗玮 《学术探索》2014,(2):15-21
空间社会学在后现代的思潮中产生,引导了社会学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空间转向,其最终目的是利用空间的方法将微观与宏观,能动与结构进行融合,进而实现空间、时间、社会三元化视角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目前主要面临的困难在于从哲学思辨层次向实证层次的转向,以及如何将时间的维度纳入空间分析中来。空间社会学未来的发展将是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空间分析模式和更加广阔的时空社会学研究远景。本文从理解与超越两个部分论述空间社会学,对空间社会学晦涩的理论进行解读,试图对空间社会学的超越性发展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一定渗透理论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渗透理论”这个经典命题是存在问题的,它否认了观察的客观性的存在。由于观察的复杂性,汉森的理论只是指出了观察的一个层面的特征,而完全否认了观察的客观性特征。正是在这种理解基础上,导致了20世纪后期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转向。  相似文献   

16.
皮克林的冲撞理论强调对科学进行操作性语言描述,认为科学知识是物质力量与人类力量相互博弈中瞬时突现的产物,进而自认为其科学观是后人类中心主义的。冲撞理论的确提出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新的科学观框架,扩展了对实在论、不可通约性、客观性、相对性和整体论等传统科学哲学问题的认识。但是,冲撞理论过多地强调了科学实践中现实性的一面而忽视了超越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啸霆 《河北学刊》2007,27(3):43-48
对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曾发生过争论。从历史上看,科学与宗教是接续关系,从结构上看是转换关系。前者主要表现在西方数学源于宗教;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分娩出了现代科学;以及中国道教的自然哲学是古典科学等三个方面。而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在现代,基督教由中心沦为边缘,而科学则成为新宗教,但科学与宗教仍将长期共处。另外,在对待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上的“中国现象”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从科学的知识、活动、建制和文化等四个基本维度看它与宗教的对应关系,可知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宗教对科学仍有多方面互补的意义,从前提性知识到价值目标,从方法论补充到社会规约等,双方形成了新的对话格局。新时代的科学应更加独立、民主和理性,并积极寻求与宗教及其他文化的多方面合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空间的形成大大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现代网络技术在增强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加剧了人的异化,即主体客体化、原子化和生存空间狭窄化。现代网络对法治进程、法治主体也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科学知识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立 《齐鲁学刊》2005,(2):121-124
人们对科学知识本性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从18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 学的理论体系来看,人们对科学知识本性的理性认识,已经发生了从实证主义的科学知识论到历史主义的科学知 识论的历史演变,现在正从历史主义的科学知识论向建构主义的科学知识论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