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笔者曾率中国贸易法律代表团多次赴美国和欧盟交涉其对中国企业歧视性的反倾销规则与措施,研究GATT/WTO和欧美的反倾销规则并起草中国的贸易救济规则。  相似文献   

2.
欧盟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鞋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鞋类出口是我国传统出口优势之一,巩固和扩大鞋类出口对我国外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自2006年以来,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皮鞋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对我国皮鞋向欧盟的出口造成严重影响。文章分析了欧盟征收反倾销税对我国皮鞋出口造成的影响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法律手段积极应诉、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改变低价竞销的策略等。  相似文献   

3.
欧盟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鞋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鞋类出口是我国传统出口优势之一,巩固和扩大鞋类出口对我国外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自2006年以来,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皮鞋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对我国皮鞋向欧盟的出口造成严重影响。文章分析了欧盟征收反倾销税对我国皮鞋出口造成的影响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法律手段积极应诉、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改变低价竞销的策略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对外贸易正遭受着反倾销的严重冲击。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对华反倾销不仅数量多、力度强,而且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不公正性。对华掀起反倾销高潮的实质是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进而缓和国内矛盾,同时借机谋求在中国市场上更大的贸易和投资利益。长远来看,由于中美贸易具有广阔的互补空间,因而,中美贸易摩擦不会极端激化,中美贸易将在摩擦中加深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以后的反倾销和反倾销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欧盟对中国彩电和节能灯企业的反倾销调查这一案例的分析 ,探讨了中国加入WTO以后面临的严峻的反倾销形势及我国反倾销立法方面的误区 ,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金凯 《日本学刊》2020,(1):138-158
中美贸易失衡是继日美贸易失衡后美国在经贸领域的又一关注焦点,美国将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相挂钩。通过从汽车和半导体产业入手,对日美贸易失衡中的产业冲击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中美贸易和日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发展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的影响、贸易对就业的冲击、产业竞争与互补程度以及出口管制程度等方面存在不同,日美贸易失衡对美国产业构成了实质性冲击,与中美贸易失衡在该问题上的影响存在本质差异。美国以贸易失衡和“产业冲击”责难中国,并借此发动贸易战,是美国意识形态方面的固有偏见和遏制中国发展的托词,中国需要在谋划中美磋商和反制的策略、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及提防美国发动金融战等方面进行政策应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产业内贸易成为了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模式。在金融服务贸易领域,中国与日本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尽管存在较大差异,但产业内贸易也成为两国间的主要贸易模式,这一现象十分值得关注。本文利用联合国数据库2000-2012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中日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对中日汇率、人均收入差异、对外直接投资等影响中日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是影响中日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最重要的因素,中日人均收入差异是影响两国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复关对我国产品反倾销地位的影响根据调查得知,近年来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调查有上升的趋势,如1993—1994年两年间,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就分别对发展中国家发起了129起、61起、59起和8起反倾销调查。可以说,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反倾销调查相对更为严峻,因为,发展中国家目前的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决定了它们还主要依靠低成本和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自1979年欧洲共同体对中国糖精率先发难起,到目前为止,国外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大大小小有300多起,涉及金额数亿美元。对华提起反倾销的国家不仅有美国、…  相似文献   

9.
理性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瑛华 《学术交流》2005,(10):95-100
伴随我国经济贸易的飞速发展,反倾销、技术贸易壁垒、针对中国的特保措施等中外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其原因既有贸易保护主义等外在因素,也有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出口结构等内在因素。今后,我国还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贸易摩擦,应理性分析,并从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改变贸易战略,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与应对工作机制,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提高企业应对贸易摩擦能力等方面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
对日本遭受美国频繁反倾销调查的背景和日本的应对策略进行历史回顾,利用泊松和负二项模型对影响日本遭受美国反倾销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的回归结果符合经济学的预期,为制定反倾销政策提供了方向和支持。日本的应对策略可以归结为贸易平衡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巧妙利用日元升值、提高创新能力和预警战略等。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日两国在遭受美国反倾销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应对美国反倾销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和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欧经贸关系三个历史阶段的政策演变和发展历程,分析了中欧经贸政策与经贸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强关联性.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与欧盟的贸易关系和投资互动.我们认为,随着产权制度、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与欧盟经济合作的主要引擎和关键要素,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国际生产、贸易、投资的结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中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日之间的产业内分工日益深化,两国的贸易结构和产业竞争力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中日在经济发展水平、贸易结构、市场开放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中国的部分产业还处于相对劣势,在对日竞争中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今后,随着贸易自由化和中日产业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在扩大市场开放的同时,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标准,从而提升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与苏联自1950年建立经济贸易关系以来已经整整40年了。40年来,中苏经济贸易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之后又出现了光明的前景。本文拟对这40年的中苏经济贸易关系做一简略的回顾与粗浅的分析,同时对今后中苏经贸的发展前景进行初步的探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即与苏联建立了经济贸易联系。1950年4月19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贸易协定,这是社会主义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政府间的贸易协定。它为两国的经贸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从此中苏经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50年代,中苏两国签定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  相似文献   

14.
中日制造业产品的贸易比重高达90%以上,本文采用日本财务省贸易数据,使用G-L指数对当前中日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中日制造业贸易整体属于产业内贸易,8年来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上升。但四类产品组中,SITC8类产品属于产业间贸易,而重要产品钢铁、汽车、集成电路等也仍属于产业间贸易。数据表明,中日国际产业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5.
入世后中国进口反倾销与外资政策的潜在冲突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菀洺 《浙江学刊》2004,(6):152-156
进口反倾销对于入世后更加开放的中国无疑是必须采用的外贸手段,但随着进口反倾销力度的加大,中国反倾销政策将会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一定影响,并与中国现行的吸引外资政策发生潜在冲突,从而影响到中国吸引外资的力度与成效.衡量单一政策措施的实施效应要放宽视野,超越其自身的评价体系而在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内进行.运用进口反倾销的调控手段必须站在外资与外贸相互协调与配合的高度,实现维护本国正常贸易秩序的作用,实现提高本国引资质量的作用,实现协调外资政策与进口反倾销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放 《日本研究》2004,(4):7-11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我国加入 WTO以及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以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为背景 ,日本国内涌动着一股“中国威胁论”的思潮 ,认为大量中国廉价产品的进口 ,对日本相关产业构成了威胁 ,导致国内企业破产和失业增加 ,并加速其产业向中国转移 ,进而导致出现产业空洞化问题 ,甚至将本国经济低迷现状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相联系 ,这将不利于彼此间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中日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是否会对日本构成威胁 ,两国贸易关系的性质如何 ,本文将通过对具体数据的分析 ,以期有助于上述问题的回答。二、对中日两国贸易…  相似文献   

17.
中日贸易的新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伴随中国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持续,中国贸易在2003年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新的快速发展,进入2005年后,中日贸易虽然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但增速明显下降了。与此同时,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中日贸易迅速发展,对两国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经济来说,“中国特需”更成为推动其复苏的重要因素。尽管如此,中日贸易仍存在着中国对日贸易逆差迅速扩大、未彻底改变垂直分工的状态、中日贸易的利益不均衡、日资企业主导中日贸易、日本高新技术产品垄断中国市场势头扩大和中日政治关系冷影响中日贸易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欧盟皮鞋反倾销打击了浙商制鞋业,全球金融危机让浙商出口企业举步维艰,这次迪拜沙漠风暴又再一次“教训”了浙商。 迪拜爆发金融风暴,使曾于年初就已受挫的浙商再次遭受重创。有浙商表示,他们在迪拜楼市投资已损失近半,粗略估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迪拜曾以非常宽松的自由贸易政策和商业环境著称,多年来吸引了不下于10多万的华商前往淘金,而其中素以商业嗅觉敏锐著称的浙商占据华商人数近一半,达5万多人,其中多来自温州、台州和义乌等城市。  相似文献   

19.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尚未成形,各国正试图在体现本国利益的同时,实现数字贸易的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是兼顾发展的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实现全领域发展主体的普惠性共享式参与。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美国、欧盟当前数字贸易规则实践,认为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吸收发达国家在数字贸易领域的经验教训,发挥后发大国优势,尝试在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数据保护方面构建符合中国发展需要的数字贸易体系;美国基于技术优势,试图以技术霸权掌控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主导权;欧盟作为全球最大数字贸易市场之一,追求“数字主权”,寻求严苛细致的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通过对规则制定和三方既有法律法案的比较,文章认为中国、美国、欧盟数字贸易规则在网络安全、数据分级保护、数据安全评估机制等领域条文表述相近,因而存在包容性发展的可能。这为未来在数字贸易领域中,三方开展更大范围合作打下基础,为实现全球数字贸易包容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东亚正面临中日与东盟共同构筑区域新型经济秩序的历史转折期。东盟与中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从贸易效应来看,中国与东盟贸易的规模效应超过日本,但在贸易结构上尚属于低层次阶段;从投资规模效应来看,日本落后于中国,但中国投资的产业层次较低,集约化程度落后;从经济贡献度来看,中国对东盟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较明显。在以东盟为伙伴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中日各有优势和劣势,没有中日的合作,就不会有真正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推进以中日和东盟为三角支柱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格局的形成,而日本应摈弃传统大国的优越感,携手中国和东盟共同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