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乌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都敬拜乌麦女神.乌麦是古老的萨满教神灵之一,时至今日,我国北方各民族中乌麦信仰还很普遍,但对这样一个遍布萨满教文化区域内各民族普遍信奉的乌麦神,我们国内至今没有专门研究,本文在参阅以往调查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蒙古族等萨满文化中所得,指出乌麦信仰在女性生殖崇拜、灵魂信仰、萨满祭祀、光明神崇拜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并指出乌麦神的具体功能和她的萨满教巫祖地位.  相似文献   

2.
萨满教思想与达斡尔族习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习俗文化背后都有很深的宗教思想影响根基。因为信仰观念一旦形成,便会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在当时的传统习惯和观念、道德风尚中,以其承前启后的作用给后代民族的习俗文化以重要影响。古老的萨满教便是这样深刻地影响着达斡尔民族的。无处不在的萨满文化萨满教因其巫师“萨满”而得名,它是以万物有灵为基础,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内容,以一定的祭祀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原始宗教。历史上,包括达斡尔在内的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都信仰萨满教,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对萨满教的信仰甚至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以至于今…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哈卡斯人的生活听命于以萨满教为依托的风俗习惯、宗教仪式和迷信活动。在哈卡斯人的宗教信仰中,古老的乌麦女神崇拜曾占有特殊地位。这一崇拜曾经广泛流行于萨彦-阿尔泰地区的另一些突厥语族民族(绍尔人、阿尔泰人和特勒乌特人)中间。在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和西伯利亚鞑靼人那里也可以见到这一崇拜的残余形式。乌麦女神是古突厥神之一。考虑到对该神崇拜具有很大的科学意义,我们愿意将我们在哈卡斯人中搜集的有关这个问题的新材料提供出来。除了居住在哈卡斯地区北部的克孜尔人以外,在其他所有哈卡斯人部落群体中,都曾广泛流行过乌麦女神崇拜。  相似文献   

4.
源于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和西伯利亚地区的萨满教,作为比较成型的一种原始宗教,是国内外学者广泛注目的热门课题。在我国,近10年来不少学者将萨满教作为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进行实地考察,著书立说,呈现百花争艳之势。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的《满族萨满教研究》,是立足于实地考察,勇于理论探索的一部力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社会科学工作者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的必由之路。与某些同类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阿拉善地区的社会文化脉络中探析阿拉善信仰的根源。阿拉善蒙古人是卫拉特蒙古诸部离开故土迁徙到阿拉善地区后逐渐融合形成的,阿拉善信仰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追溯阿拉善信仰的形成以及分析阿拉善祭祀表现形式中的特点,呈现了阿拉善蒙古人精神世界的根底。阿拉善信仰中融入了两种信仰文化,即萨满教和藏传佛教。换言之,阿拉善信仰传承了先祖的知性,保留着萨满教崇拜的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等信仰的中心思想,同时结合了藏传佛教的表现形式。阿拉善信仰继承了蒙古乃至阿尔泰诸族信仰的内涵;佛教在阿拉善信仰中作为中介联系了信仰对象和民众,接茬发挥了原有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特色,进而在祭祀中起到沟通神界与凡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从十七世纪末叶和清代初年,随着中国萨满信仰习俗被介绍到西方,引起西方学者对阿尔泰语系广袤世界同类民俗事象的关注,并在此后的三个世纪中,学者们对萨满世界的考察和研究就从未停止,而且使萨满文化的研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国际上许多学者对萨满习俗的考察和研究,一般归于对“萨满教”(Shamanism)的研究,中国学术界通常也使用“萨满教”一词,但谁都知道,萨满在中国北方诸民族中的传承由来已久,它从形成的时候起,就是一种原始的民间崇拜和信仰的产物,其传承和传播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较为翔实的原始资料出发,探讨了以满、鄂伦春、赫哲族为典型代表的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信仰的多层次泛神崇拜及艺术、文化特征,进而引发出阿尔泰语系民族信仰民俗比较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萨满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人类早期社会一种自然的宗教形态;在藏传佛教传人前,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各部落中长期流行,是融合该民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信仰的产物;蒙古族萨满教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该民族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以传统风俗习惯形式积淀下来.  相似文献   

9.
萨满教信仰是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鄂温克族萨满教信仰的特征有自然崇拜观念,古朴的自然保护意识以及对自然界中天、日月星辰的独特认知和祭拜形式.  相似文献   

10.
萨满教研究综述色音萨满教之研究大致开始于十七世纪后半叶。当时有些俄国旅行者对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流域的通古斯语族的萨满教进行调查,并把它介绍到欧洲等地。从此萨满教研究作为一种学术课题被国际学术界所共认。初期的萨满教研究主要局限在以西伯利亚为中心的阿尔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北方各民族,包括东北和西北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自古以来一直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尽管一些民族后来信仰了现代宗教,如伊斯兰教、藏传佛教,但萨满教的痕迹还在,依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与习俗。本文从北方古代民族的萨满教信仰论起,直到现代民族的萨满教传承与遗存,对北方民族与萨满教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成吉思汗(1162-1227)是蒙古族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也是蒙古文学史上的特殊人物形象———永生不朽的传统人物形象。从文学史研究角度看,可以说成吉思汗形象是蒙古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学现象。蒙古文学史上的成吉思汗从原型性艺术形象发展成为神化的成吉思汗形象和理想化的成吉思汗形象。成吉思汗形象植根于蒙古民族的成吉思汗崇拜文化,形成于蒙古人的成吉思汗崇拜心理,并具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一些地区至今仍然保存着先民的宗教仪式、仪轨,这种传承与沿袭下来的远古文化的"活化石"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文化传承、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结构等等.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年都乎村的"於菟"舞音乐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诠释原始祭祀乐舞中仪式音乐的本真和所蕴舍的文化内涵,以及阐释信仰、仪式、仪式音乐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萨满”一词的词源和词义问题,是萨满教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多有歧义。本文在批判地借鉴各种说法的基础上,对“萨满”词源和词义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壮族敬奉布洛陀为创世神、文化英雄,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吴有历史的悠久性、强烈的信仰性、鲜明的活态性和价值的多元性.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需要进一步的拓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萨满教创世神话与相关祭礼人神关系的考察,探索萨满教传承早期人本主义思想的文化基质,不仅造就了对后世人类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形态,而且寓含着对人类当下与未来的文化发展具有生生不息生命活力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历史学、考古学、比较语言学、种族人类学、民俗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肯定哒的族源为阿尔泰山周围的呼得和东部天山以北的车师后部。  相似文献   

18.
布洛陀文化是以始祖布洛陀崇拜与信仰为核心而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布洛陀文化的传承是在一定的文化传承场中实现的,因此,传承场是布洛陀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对布洛陀文化的传承场进行简要的分类,并分析这些传承场在动态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所发生的演变情况及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格斯尔是藏族和蒙古族史诗<格(萨)斯尔>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随着<格斯尔>在蒙古族地区的广泛流传,格斯尔形象在蒙古人心中也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他们崇拜的人物.蒙古人对格斯尔英雄的信仰崇拜,集中体现在风物传说、寺庙、敖包、祭祀、那达慕、家教等诸方面.这些崇拜既熔铸了蒙古人的审美情趣,又蕴藏着蒙古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达斡尔族萨满教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宗教信仰方面,达斡尔族主要信仰萨满教。本文论述了达斡尔族萨满教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