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共舆论的社会监督作用日益突显。具有公民意识的公众是产生健康、负责、理性公共舆论的前提条件。公共新闻中传播主体和话语权向受众的迁移、传播内容的平民视角以及与受众互动的双向、多向传播形式的传播特点,表明其具有培育公众公民意识的社会功能。借鉴公共新闻的这些传播特点有利于培养我国公众的公民意识,营造一个健康、负责、理性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电视栏目在本世纪初风靡中国内地,带来一场电视新闻的变革.但其取材的相似和手法的单调重复却显出该类栏目的前景堪忧,在世界各地引发了强烈争议的“公共新闻”理念此时不失时机的引入中国,高度互动的节目,使观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共话题的探讨和公共事物的管理,市民的公共平台正在打造,社会的公共领域正在形成,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中国电视新闻的节目形态不断变化,表现方式不断更新,传播功能不断完善,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嬗变和新闻发展的方向,在赢得更多观众的同时,也与时下的新闻改革相契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讨论了公共新闻实践的内涵与边界问题,并通过典型公共事件论证中国媒体已具备公共新闻实践模式,即在公共冲突性的事件报道过程中,在新闻监督的基础上为冲突双方提供间接表达与参与、协商的实践平台,从而为公共问题提供决策或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公共新闻由民生新闻发展而来,在电视节目、报刊栏目、活动策划等方面已有体现。现阶段我国公共新闻发展面临的障碍包括公众对政治事务缺乏热情、传媒环境的诸多限制、媒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新闻的时效性与社会问题延续性的矛盾。发展公共新闻,应营造社区文化,提高公众对政治的热情;加强不同形态媒体之间的合作;媒体在讨论中充分发挥组织作用,解决好"3W"问题;媒体及时跟进观点的报道和后续进展。  相似文献   

5.
公共新闻并未转变成为市民新闻,而是实现了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从运动到工作常态的两次转型。现在,公共新闻的发展前景堪忧,但是也存在第三次转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新闻公共领域是指以新闻媒体为主要栽体,进行传递信息、整合意见,形成和传播公共舆论,以增强各种社会行为主体之间沟通、交流,达成谅解,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公共领域.新闻公共领域集中彰显了现代公共领域的监督和批判功能,并在传播思想文化,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执政党重要的执政资源之一.科学、有效地引导、整合和运用新闻公共领域是现代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在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培育、发展和完善现代新闻公共领域,充分发挥新闻公共领域的“喉舌”作用,通过它来传播党声、体现民意,加强对执政党和政府的舆论监督,建立执政党与新闻公共领域构建的有效互动机制,这对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民新闻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公民新闻的发展使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再次发生转型,使现代公共领域的建构成为可能。公民新闻传播具备建构公共领域的所有要素。是当前公共领域建构的理想形式。随着更加自由民主的法制社会的建立及公民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将有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到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来,公共领域将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8.
论新闻传媒在突发公共危机中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突发公共危机中保障公众知情权是现代传媒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本文拟从确保新闻真实,切实尊重受众知情权,把握舆论导向,科学保障受众知情权的角度浅析如何在突发公共危机中保障公众知情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普通人参与媒介叙述的潜能得到释放,受众在新闻叙事中的主体性得到彰显。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的发展,使受众的新闻叙述控制权得到扩张。新媒体环境下普通受众参与的互动叙述从不同角度延伸新闻故事的情节线,使之成为一个开放性文本。“受众叙述”所具备的动态生成的特性,导致文本边界趋于消解,由此建构了新闻叙事的“全文本”。受众以“游猎”姿态展开新闻叙述,对主流媒体的新闻文本进行挪用、拼贴和戏仿,生成具有“杂交”性质的叙述文本,成为当下年轻世代新闻消费的“间接化”与“娱乐化”的重要表征。作为一种“生产者式文本”,受众叙述不再受制于新闻类别的“常规”,为新闻“诗学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并在集体意义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闻传播的发展是紧紧依附于波澜壮阔的经济发展的,社会兴则新闻传播事业兴.本文首次提出在新闻传播方面"规律自觉"与"实践境界"的概念,并试图以信息公开、舆论引导、民生新闻、开放意识和媒介自律来概括和诠释6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的"规律自觉",用"政权意识"、"主旋律意识"、"自由意识"、"公共意识"来概括中国新闻传播的经验价值.  相似文献   

11.
政府新闻发布是积极公共关系实践的基本形式。本研究从公共关系和新闻发布的历史渊源出发,以积极公共关系连续体和太极模式为理论基础,对广东省69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地方政府新闻发布会中,新闻发布理念越倾向于以公众为中心,发布方式越倾向于对话,发布内容越倾向于情感性信息;对话的发布方式与发布内容中的情感性信息正相关;发言人的信息分享意愿可能是影响公众关注度的正向因子。地方政府新闻发布的积极公共关系实践应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发布理念;建立常态化多元对话的沟通机制;提升新闻发布内容的叙事共情力;增进新闻发布队伍的积极人格和文化共享性;构建跨媒介多层级的新闻发布生态。本研究既是对现有新闻发布机制的检视和反思,也是对积极公共关系太极模型的检验和优化。  相似文献   

12.
新闻资源从广义而言,包括新闻政策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广告资源,而新闻信息资源则是新闻资源中最核心的资源,能否合理地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最广泛的新闻信息资源决定了一张报纸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小.为了更好地开发新闻信息资源,本文提出了如下几个原则:导向原则、受众原则、差异化原则、适度原则.并扼要地概括了新闻资源开发的几种主要办法。  相似文献   

13.
黄蓉  滕朋 《船山学刊》2007,(2):200-202
从受众的角度分析,方言并不是方言新闻的核心;方言新闻并没有将民生新闻的内在属性延续并发展;方言新闻强化区域认同的同时弱化了城市发展必须的城市认同。由此本文认为,对于电视传播者和电视受众而言,方言节目存在是必要的,而方言新闻节目的限制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受众调查为受众注意力演变的考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依此类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中国新时期新闻受众注意力的演变轨迹,并从以下方面得出有关结论:目前,在接收目的方面,获取新闻、了解方针政策、了解社会观点与思潮是受众接触新闻媒体的首要目的,增长知识、娱乐消遣是其次目的,增长见闻等是第三目的;在题材兴趣点方面,受众对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的兴趣“长盛不衰”,对地方新闻的兴趣逐渐提高,对体育新闻的兴趣比较平稳,对社会新闻和经济新闻的兴趣经历了一个由淡到浓再淡的过程,对法制新闻的关注程度一直在上升;至于对新闻媒体的意见,在有关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媒体对重大社会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反映、舆论监督、会议报道等方面,受众的不满意度均呈上升态势。需要说明的是,受众的演变体现在许多方面,本文只是从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而且,仅仅是对受众注意力的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信息传播与价值提炼的角度分析,经济新闻标题的首要功能是提示经济新闻内容。与一切诉诸感性层面的新闻类别不同,经济新闻往往诉诸理性,它不能以直接的形象要概念去表迭,这种失去形象概念和感性元素的新闻在信息传播上常常比拥有形象概念和感性元素的新闻要难很多。所以,经济新闻要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新闻标题向读者传递新闻的精华与核心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受众接收信息的欲望,实现经济新闻价值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 ,它通过感情交流、信息交流连接起媒介和受众 ,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 ,感觉媒体不再是冰冷冷的媒体 ,而是可亲可近 ,富有人情味的“人”。体现人文关怀符合我们时代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人文关怀是一种从文化角度对人的关照 ,其核心是对人的生存状况及历史境遇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受众对大众传播的需求是一种精神和信息的需要,但不同的受众群体会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受众群体,由于其文化水平、年龄结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会出现对媒体、传播内容的不同选择和理解。新闻受众的心理推动媒体的自我调整,调整后的媒体反过来再造受众新的接受心理。这就要求媒体努力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强化艺术意识,写精写活新闻。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新闻泛化成为传统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现象最早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与报纸媒体网站的内容探索与改革之中,兴盛于移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强势崛起之时。新闻泛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新闻价值观念淡化、新闻形式的信息化与资讯化及内容的日常生活化、新闻叙事方式的故事化三个方面,实质是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混杂交融的状态。新闻泛化不是偶然的新闻现象,而是媒介技术变革、社会文化变迁与后现代社会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在实践层面拓宽了传统新闻业关注的目标领域,却弱化了专业化新闻的公共价值追求,并由此对传统新闻观念与新闻理论研究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新闻泛化,新闻理论研究应该"下沉"至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回应新闻业在面向更广阔生活世界时的现实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对专业化新闻的轻视,而是要努力在专业化新闻与泛化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中找到平衡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新闻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夏景军  李胜楠 《理论界》2013,(2):183-18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崭新的信息时代来临,各种新媒体迅速发展,整个新闻传播生态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竞争中趋向融合,新闻受众这个重要而复杂的群体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本文从多个视角分析总结了新闻受众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特征,以期对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的受众认知及新闻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人性化报道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效性、显著性、真实性、接近性和趣味性是新闻的五个主要特征。其中,接近性是指更贴近受众,趣味性是指新闻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受众寻求愉悦之要求的基本性质,两者同受众有更为密切的关系。这使得新闻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人性化特质。民生新闻作为内容涵盖广泛的一个新闻类型,更应强调其贴近社会及受众的一面,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作为社会动态反应者所具备的独特功能,同时更多的人性化要素也能提高其在诸多新闻种类中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