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作者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3):F0002-F0002
何明升1956年生。现任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网络社会学、法社会学和互联网社会工程与管理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因特网对我国网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其社会控制研究》、《网络互动:一般理论与实证研究》、《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关系研究》、《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发展战略——基于实证调查的综合治理方案》等10余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又重新提了 出来。我省社会学的研究和教学机构也逐步建立起来,1981年初省社科院建立了社会学研究室,1983年正式扩建为所;1984年四川大学哲学系成立了社会学研究室,开设了社会学课程并招收研究生;西南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省委党校等院校先后开设社会学课。我省社会学的学术交流日益活跃,1982年成立了省青年研究会,1983年成立了省社会学会,1985年成立省婚姻家庭研究会,重庆、成都也先后成立了社会学会。  相似文献   

3.
本刊作者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6):F0002-F0002
夏玉珍 1951年生。现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兼任湖北省政府政策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湖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口学会理事、湖北省孔子研究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发展社会学、风险社会学研究。近几年主要围绕社会规范与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4.
在杜塞尔多夫召开的第二十六届德国社会学联合会上,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著名的社会学家Н.伊伏斯教授提出,目前德国社会学在其发展中的两种主要趋向是德国古典社会学和经验社会研究,并由此逐步形成了五个学派: 一、以柯尼希(R·KOENIG)教授为首的科隆学派。这个学派主办的刊物《科隆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对德国经验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科隆学派抓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怎样重建在战争中遭受破坏的城乡和社区。柯尼希的重要著作《社区》论述了城市社会学和乡村社会学的理论,为当时重建德国提供了理论基础,城市  相似文献   

5.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社会学尤其是社会学定义、社会运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富有创见,引人注目。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沃特·科比(Walter Korpi),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社会研究所教授,曾任瑞典社会学协会主席(1980—1985)、国际社会学协会“贫困、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委员会主席(1987—1994)、瑞典国家人文和社科研究委员会委员(1995--1999年)、挪威科学基金福利与社会研究委员会委员(1994—1999),  相似文献   

7.
迈向实践的社会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在经历了短暂的原始恢复与激情喷发式的扩张之后 ,终于回复到理性探索之途。若干年来 ,社会学理论研究观点纷纭 ,著作杂现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 ,中国社会学界观点林立、却学派乏陈 ,乃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许多学人的研究趣向或者注重对西方社会学派的引介 ,或者沉醉于对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搬用 ,然而却忘记了自己是站立在中华民族土地上的一个普通学人 ,忘记了应立足中国当代实践做原创性的社会学沉思。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反省 ,对社会学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创造性的追问 ,提出建构“实践社会学”的理念。他认为 ,过去的那种静态研究旨趣 ,无法解释中国社会实践中的许多悖谬式的社会现象 ,只有运用动态的实践社会学的框架才能科学地分析与诠释当代社会的实际问题。本刊记者就“实践社会学”问题对孙立平教授作了专访 ,在这篇访谈中 ,孙立平教授就实践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作了细致的说明 ,现予全文发表 ,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29-30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举办了“‘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计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总工会等政府和群众团体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共7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郑杭生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教授、国家计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李守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陆学艺研究员到会…  相似文献   

9.
成伯清,1966年生,江苏南通人。先后在南京大学少年部、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晕.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有理论社会学、情感社会学、社会学史等,曾经关注过全球化、消费主义、风险社会等论题。主持过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10.
本刊作者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1):F0002-F0002
郭星华 1957年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德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法律社会学、社会控制学、社会失范学、农村纠纷学、流动人口学等研究。1999年赴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进修,2002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作高级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11.
于建嵘教授是游走于中国底层社会的一位政治社会学专家。《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一书(人民出版社2070年8月第1版),既是他十多年来从事政治社会学研究的集大成,同时也是该学科领域最为尖端前沿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2.
历史社会学研究的新收获张禾要想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中国国情,就必须了解历史因素在中国现实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多年来,一代代学人对此进行不懈的研究。最近,青年学者吴忠民教授推出了力作《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从历史社会学...  相似文献   

13.
2012年2月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郑杭生教授从教5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  相似文献   

14.
经过历时“十年磨一剑”的艰辛探索,在学界的期待中,郑杭生和杨敏教授合著《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以下简称《社会互构论》)已于2010年末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会互构论》作为一份中国人自己创作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她的出版对于社会学处理自身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关系命题,对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理论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的创新和推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中,笔者拟对《社会互构论》一书的创作背景、理论新意、学术坐标做若干学术评论。  相似文献   

15.
图雷纳,阿兰     
(Touraine,Alain,出生年月不详)“后工业社会”这一术语的提出者阿兰·图雷纳是一位生于法国的社会学家,《社会学工程报》的创始人之一,法国社会学学会前任主席,曾到欧洲、美洲、拉丁美洲各大学讲过课,现为巴黎高等研究学校的社会学教授。图雷纳出版过20余部著作及大量学术论文、专题文章和评论。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学会主办,江西省社会学学会与南昌社会科学院、南昌市社科联共同承办的中国社会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于2011年7月23—25日在南昌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郑杭生、李培林等,国际社会学会原会长,香港、日本、韩国的社会学者和国内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老中青社会学者约800人出席了本次年会。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潘家华研究员分别做了《当代中国社会学  相似文献   

17.
本刊作者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5):F0002-F0002
刘少杰1953年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理论社会学与制度社会学研究。先后承担了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政治意识形态安全和意识形态现代化的社会学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新趋势研究”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代表作有: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23日.四川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在成都毓秀苑宾馆召开。 来自我省17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多位会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四川大学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30多位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列席了年会。会议由四川省社会学会会长、四川大学宗教社会学博士生导师陈昌文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教授不久前去伦敦领受了一项以赫胥黎命名的国际学术奖。这是一位毕生从事社会学研究的知名学者所应得的荣誉。 社会学和社会学者在我国有过一段坎坷的经历。去年,于光远在一篇论文中曾概括地说:前两年,我们纠正了建国以后,在高等学校取消社会学专业,有社会科学领域不承认社会学这门学问的错误,因为这种错误导致了我们们工作中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西德马·普学会的学术交流协定,马·普学会社会科学代表团来华期间,于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在我省进行了友好访问和学术交流活动。来我省的代表成员一行七人。他们是:代表团团长、马·普学会外国和国际社会法学教授汉斯·察赫尔,副团长、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历史学教授沃尔夫岗·鲍维尔;代表团团员、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语言学教授瓦尔特·海西希,德国考古研究所普通和比较考古委员会考古学教授赫尔曼·米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