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摘要]东巴文藏语音字是中国西南多民族聚居区语言接触产生的特殊语言现象。本文对东巴文藏语音字的范围、类型、语音特征等作了分析研究,认为藏语音字主要用来表属相、记数字、东巴教专用词读音标注、藏语音读文献标音字、形声字声符等;类型可分为有标志藏语音字和无标志藏语音字两类,读音基本保留康方言香格里拉藏语土语读音特征,声调已纳西语化。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中的东巴文藏语音字是东巴教长期受到藏族本教、佛教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于东巴文是不是文字、是什么文字 ,有十六种不同解说。本文通过对两段东巴文、经文、各种异文的比较研究 ,发现东巴文的发展轨迹 ,提出东巴文是独立形成自成体系的 ,从图画和口诵东巴经典脱胎而出的 ,原始文字形态与成熟文字形态长期混沌不分的 ,是能够解开图画如何发展成为文字之谜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3.
对商周卜辞、周初金文之“公”字进行字形比勘和义素分析,尤其通过图像学比较后发现,商周金文“公”字形构多与阴茎轮廓相吻合,提出“男根说”,并从语源学之形义通道、音义通道,以及文献学、考古学和文化学诸方面进行了广泛的验证。  相似文献   

4.
纳西族汝卡东巴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西族汝卡支系的东巴经、东巴文较有特色,但学界公布的材料少,至今只见李霖灿、和志武先生搜集的123个汝卡字。受材料所限,相关研究也较少。笔者在五次田野调查、翻译了《送魂路线经》等九本汝卡东巴经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经书用字研究。发现汝卡东巴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借形几种结构的字都具备,象形字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形声字较少。有的汝卡东巴文还保留着最初的造字理据,也有一些与一般东巴文造字理据不同,还有一些比一般东巴文更简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眼于甲骨文字形实际,在前人“六书”说、“三书”说的基础上,提出用象意、形声“两书”说分析甲骨文形体结构。在确定具体字的归类时,对异形同字应区别对待,对未识之字可暂付阙如  相似文献   

6.
徐铉在校订许慎《说文解字》过程中,发现按照《说文》收字体例的系统性原则,“睆”字当属逸字,徐铉考证认为“睆”应是“睅”的重文,将其补在“睅”字的注文中。清儒对此多有不同看法。考察字形及“睆”在经典中的用例,我们认为“睆”字原来当是“睅”的异体,但在历代的使用过程中,后人常由于受上下文语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歧解,从而导致“睆”的后起义“声音清和圆转”反而成为其常用义。  相似文献   

7.
说“杏”     
从象形、会意、形声上解说“杏”字,均会产生一些不能回答的问题。考察“杏”在甲骨卜辞中的字形和用法发现,作为果名的杏借自作为祭事的杏。“果也”并非“杏”的本义。  相似文献   

8.
《江海纵横》2009,(3):33-33
不少市民遭遇过饭店“出错账单”。日前,业内人士自曝内幕,更多的“出错账单”绝非偶然“粗心”,而是故意所为,目的是让顾客多掏银子。这位业内人士还称,“出错账单”瞄准的顾客人群为:公款消费的人、争着埋单的人、财大气粗的人、拍拖不久的恋人以及喝高了的人,这类人群结账时很少仔细核对账单。而账单出错的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说“志”     
本文从“志”的同源字以及派生字的意义推导出“志”的本义应为“记载、标记”,又从甲骨文中“之”与“止”的字形与意义质疑“志”的字形,最后阐述了“志”的意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说“东”──谈谈“殷人东渡美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东”──谈谈“殷人东渡美洲问题”蔡培桂繁体“东”字字形的含义,古文字学界多年来看法不一致,笔者认为“东”字字形的起源与殷人东渡美洲有直接关系。关于殷人东渡美洲问题,从法国汉学家提出中国人早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的意见到现在,已有200多年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易锋 《社区》2009,(29):33-33
提起茶马古道,人们肯定会联想到马帮:提起马帮,又会联想起神秘、危险、艰难这些字眼。在云南大理剑川,有这么一个古镇,处处可见马帮的遗迹。在这里,你可以体验沧桑、动荡的感觉.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奇怪”的安逸和宁静,那是一种动荡中的安宁……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是我国析字形、解字义、辨读音的文字学专著。本文在对284个《说文解字》中“女”部字及女性文化相关字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依据《说文解字》中“以类相从,以义相贯”的分类原则,建构“女”部字分类体系,将其分为姓名、称谓、婚嫁、女性价值评判标准、中性字五个类别;通过《说文解字》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女”部字对比,研究“女”部字形义变化;探讨“女”部字中反映出的古代女性主流社会地位和古代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13.
汉字字形的混误与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从古至今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上,出现字形讹误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本文列举大量字例进行分析论证,认为讹误字可以分为“混误”与“讹变”两种。混误是由于字形相近造成的。在具体的文章词句中,字形的混误对词和词义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有干扰的。字的讹变是由于误解了字形中的部分笔划和部件的来源造成的。讹变字不是汉字字形的合理的演变,但由于长期使用而积非成是,一般的并不会影响人对词和词义的正常理解。文章还对混误与讹变的产生原因、类型以及进一步研究字的混误与讹变的规律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幸”字条目下所收的字形是将“幸”(ta)和幸(nie)(隶变后与幸运之幸为同形字)混在其中,不论是从字形,还是从音义上,都应将其分立,因为它们分别是三个不同的词,只是隶变后形近,形同。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是:“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伴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整体识记”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肩负着“识字提速”的重任。“整体识记”即把汉字当作一个整体,不要求对字形做过细的分析,通过各种方式让生字反复再现,从而实现对字形的整体记忆。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整体识记”在追求识字“量”与“速”提升的同时,识字的“质’,却有所降低。笔者曾对一、二年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学生中较多地出现形近字混淆,识记出错等现象。例如:把“陪”认成“部”,把“晴’’认成“睛”,“喝”认成“渴”,把“初”中的“衤”写成“礻”等这些情况比比皆是,况且出错的频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中存在双声符,东巴文也有类似现象。东巴文双声符有表示多音节词中的部分音节和表示单音节语素两种形式。双声符音符在用字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理据。从双声符的形成途径看,有假借符号上附加音符、双声符形声字的意符脱落和假借注音式形声字三种情况。随着文字系统的发展,双声符会朝两个方向演变:一是凝固为一个字,二是其中一个音符脱落。由于所发现的双声符均为东巴文发展下游鲁甸经书用字,其形成的原因是使表音表义更加明确和东巴求新奇故意改造记录形式,说明东巴文双声符是文字意音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研究对汉字等意音文字同类现象的深入研究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东巴文是古老的民族文字,也是中国目前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其特殊的艺术形态体现了东巴文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特有的文化内涵。东巴文经过漫长的历史形成特有的视觉符号特征,这些视觉符号特征为东巴文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提供了可能。本文从分析东巴文视觉符号特征入手,在此基础上探求东巴文字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创新作用,体现其作为文字“活化石”的特有价值。东巴文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潜在价值具体体现为审美价值、经济价值与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纳西东巴文假借字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假借是不少文字系统中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我国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所使用的东巴文,虽然其形态原始,但其中的假借现象已相当普遍,且假借字数量大,情况复杂,假借形式比较灵活。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东巴文中的假借情况,并做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工作,使我们对东巴文假借字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文对这些学者关于东巴文假借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已经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徐州彭城大学杨洪清和朱新兰副教授,经过三十余年的潜心研究,编著了《快速识字字典》。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体现汉字特点提高学用效率的工具书。《字典》逐字解释字形,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对独体字,加注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形体,明源清流,展示字形真面,形象直观。再揭示以熟带生、化繁为简的识记法。如解“佳”Zhui:象站立的鸟形,楷书形体为“住”连“一”,本义即为鸟。独体字只占少数,是“母字”;由独体字充当偏分组成的合体字占大多数,是“号字”。《字典》将单字视作偏旁,注明它们的组字能力,将2500字排成以“母字…  相似文献   

20.
释“成”     
许慎认为“成”的本义为“就”。然从“成”字的古文字字形结构、“成”字古义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及“成”的词义引中线索等方面来考察,“成”的本义当为“城”,即用兵器守卫着的、能容纳民众的聚居地。另外,经过对“成”在其基本义基础上 乳形成的一族同族字的考察,也发现这些同族字的意义都与“城邑”义有关,这又进一步证明“成”之本义非“城邑”义莫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