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是人类追求社会发展、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社会文化,其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与人类追求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和崇高社会理想高度契合,体育正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人的生活世界发展与文明化的问题。正义是人类的本性和美德,是人类活动的价值追求与理想,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一种合理、平衡、协调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社会正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正义的逻辑延伸、发展和落实。  相似文献   

3.
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居住生活模式。文章对英国工业化伴随着城市化的过程中的人类集约式居住行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从城市人口集聚、城市社会制度、城市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形态发展的视角对集约式居在行为、空间、公共住宅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居住行为的角度研究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于审视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多处入手,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文章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角度来分析论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社会和谐,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美好理想。在中西哲学和伦理思想中,追求社会和谐是思想的主流。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谐哲学。和谐社会是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又能正视并妥善化解矛盾和冲突的社会。理想的和谐社会是“各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场价值创造和价值追求活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了价值的双重性特点,是人民主体价值观的要求;强调以和谐的方法化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体现了价值取向的和合共生的特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价值目标中人类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申永华 《南都学坛》2009,29(5):100-103
构建和谐社会,寻求社会结合的最佳方式,是人类永恒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因而也是构成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矛盾即和谐与发展的对立统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发展模式、政策上保证以人为本的方向;坚持不懈地提高执政党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必须把和谐社会的基本特质法治化,运用法律制度手段构建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本期导读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友好,能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适合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必然要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传统文化与现实国情的交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亘古的理想追求,和谐社会的构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符合现实国情的正确抉择,对解决我国现实的社会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依据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和社会基本矛盾关系原理,该理论的哲学基础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四个层面去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本质基础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最终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1.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根据和谐社会内涵中所包括的六个方面,按照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建立了由6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了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以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的和谐状况作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发现北京市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四个问题:法律体制不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失业率不断上升;生态建设没有达到满意状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全面推动北京市和谐社会建设的四点政策建议:坚持依法治国与民主建设并举;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保持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确立、实质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确立是基于对人的自由与平等的追求;其实质是以人为本。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表现在:1.积极发展经济,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2.在发挥市场高效率的同时,完善社会公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3.弘扬人文精神,实现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历史。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定位,努力促进个性自由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武晟在《理论前沿》2006年第12期撰文指出,从理论和现实上讲,和谐社会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和谐社会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立足于全人类的进步,绝大多数人所追求和希望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和形态。广义的和谐社会是社会经过多次量变、质变以及质量互变之后可能达到的一种状态和形态。狭义的和谐社会是从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状态或形态出发,立足于现实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或政党的利益,着眼于解决现存各种影响社会正常发展的社会问题,从而达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之后所处的更加完善、稳定的一种社会状态;狭义的和谐社会是社会经过量变和部分质变就有可能达到的一种社会状态。狭义的和谐社会是广义的和谐社会最终实现的一个个台阶、阶段或过程;广义的和谐社会是必须经过若干次的狭义的和谐社会的实现而最终实现;广义的和谐社会不断地吸收和包容着每一个实现了的狭义的和谐社会的积极成果,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发展和更新着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内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既包含着有关狭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和微观的现实要求,也包含着广义和谐社会的宏观和长远的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不懈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既是解决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阶层、区域结构、组织管理、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与极化——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研究不应忽视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里较为普遍的居住分异问题.回顾国内外关于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以广州为例,可以考察建国以来城市居住空间逐渐分异的历史变迁过程.如果不对居住分异加以适当的调控就会出现居住空间的极化.城市居住空间极化本质是社会不公正、社会不平等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可以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社会自组织力量、制定公正的社会政策、监管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四个方面来思考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与表达自由、公民权利和利益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然而,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矛盾和纷争,因此不存在绝对的"和",和谐社会是"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和谐社会是表达自由的社会,是依法确立并保障公民权利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有效控制社会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因此,有效调节利益冲突或矛盾、控制有序社会之"熵",才是构建和谐社会之本.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整体理念,它不仅涉及政治制度的建构或经济发展的规划,更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提升,是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感性对象性关系的哲学思考。建构和谐社会是人类直面全球化过程中的现实的生存问题。“生态文明”、“制度文明”已成为人类发展所追求的普遍性的理性选择,历史性的普遍化的和谐意识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它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必要性视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和利用资本的历史作用的经济哲学的原则高度。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持续20多年高速发展,农村和外来人员快速向城市聚集,推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需要人们探索和谐社会与和谐城市文化的关系,明确城市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和谐社会是和谐城市文化的内在动力。精神文化的进步,使社会行为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它把人类引向越来越崇高的思想境界。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城市化的扩大,需要城市文化的协调发展。城市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式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其理想、价值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本文重点拟从和谐社会的内涵、意义、内容、特征以及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