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是大学生奋斗观的一种映射,其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潜在内涵对大学生奋斗观具有双重影响。网络流行语可以提供正向引导,推动形塑积极奋斗观,赋能高校奋斗观培育。但其良莠不齐的海量内容容易误导大学生的奋斗认知,其隐含的享乐主义成分容易消解大学生的奋斗热情,其兼具的功利主义元素容易削弱大学生的奋斗意志。政府、高校及大学生自身分别可以通过加强监管、价值引导及发挥自身能动作用,充分发挥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奋斗观的积极效用,规避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艳红 《社科纵横》2014,(5):102-104
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阐释,体现了语言的社会本性及社会学对新生社会现象的阐释功能。文章梳理了近几年关于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社会舆情等社会因素的分析,提出社会学理论中关于语言问题的研究以及网络社会学的新进展,为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带来了多样分析视角及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
4.
学界对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有着不同的态度,但国内大多持赞扬立场.作为对社会形态的考量,网络社会理论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视角,并能用来描述未来社会发展的可能方向;但也有局限性,它依旧无法解决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网络社会视阁下的跨文化传播,在更大意义上应该是社会结构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力量的多重整合,而非单纯的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5.
6.
消解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对网络传播秩序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依照媒介生态学家波兹曼的观点,媒介即认识论、媒介即隐喻,网络媒介以其海量、互动、超时空性,构建起了新的传播秩序,将话语权交还到每一个普通民众手中。因而,基于前网络时代传播研究得出的议程设置理论,趋于变形甚至消解。  相似文献   

7.
孔维永 《学术交流》2006,(3):182-185
网络媒体框架下的广告传播与大众媒体框架下的广告传播存在着重要差异。在网络媒体的范式之下,由于它的自主性和互动性的社会特性,在传播中,公众被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力,公众的个性化特征得到大大提升,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在这样一种文化属性之下的广告传播,必须以尊重公众的自主权利和个性自由为前提。  相似文献   

8.
王海玉 《社科纵横》2013,(10):64-66
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引起人们的道德和责任危机。传统人际交流多媒体的特点被抹杀了,同时交流的动机和社会功能受到颠覆。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和德育教育在网络时代尤其应该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9.
试析老字号的品牌营销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社科纵横》2007,22(11):51-52
作者通过分析恒源祥、可口可乐、李维斯等在竞争中依然巍立于世的国内外一些老品牌产品成功的案例,证明吸收现代品牌营销传播理念是老品牌成功的法宝,进而探试了中国"老字号"败落的主要原因,并试图为国内诸多"老字号"颇为令人担忧的现状寻找能够适应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营销方法及品牌管理来重振其昔日雄威。  相似文献   

10.
曾竞 《社科纵横》2015,(1):166-169
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上广泛流行的、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与运用的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将网络流行语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沦课教学过程,不仅是可行的,还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应然途径。网络流行语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分清性质,因类而异;分清对象,因人而异;分清场合,因时而异;坚持适时、适度和有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石束  权玺 《社科纵横》2005,20(6):200-201
近年来,关于广告传播之人文意义的研究成为热点话题。本文分别以一部电影的名字作为小标题,借用电影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来传达文章理念。从“广告传播对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来探讨广告传播与流行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透过传播学之“培养”理论,特别强调了广告传播通过营造“拟态环境”对社会思潮、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的影响,揭示广告传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文婧 《学术交流》2002,(4):111-113
网络艺术作品的生产过程具有复合性、欣赏性、协作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网络艺术的传播具有信息流通的双向性、视听符号的统一性、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互性、传播广度的宽泛性、传播者的自控性以及传播者与受众共享性的特征。因此,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网络艺术的传播行为都呈现出社会化的互动过程。网络艺术传播正是在这样一个双向选择与互动中得到不断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孔静贤 《生存》2020,(1):0135-0136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在给学校课堂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了大量的流行语,这些流行语不仅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逐渐渗透,而且还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对小学生语文的学习和老师的正常教学带来深远影响。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中,老师们更要以身作则,确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需要对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进行正确的引导。本文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就网络流行语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正确引导学生对待流行语的应用,同时利用网络语言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陈黎 《社会》2010,30(4):163-178
本研究发现,珠三角外来工感受到的经济排斥较其感受到的心理排斥强烈。从社会关系网络角度来看,外来  相似文献   

15.
赵延东  胡乔宪 《社会》2013,33(5):144-158
个人社会网络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已得到诸多研究的验证。研究认为,社会网络能推动人们的健康行为,从而提升健康水平,但这一影响机制尚需经验研究的支持。本研究利用一项大规模社会调查数据,检验了社会网络对“母乳喂养”这一健康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新生儿母亲社会网络中强关系比例越高,越可能在新生儿成长的早期为母亲提供实际的帮助和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母亲提供母乳喂养的可能性;她们的社会网络中如果有医务人员,能更有效地传递相关知识和信息,也可提高母乳喂养的可能。因此,社会网络主要通过提供社会支持与信息来促进健康行为,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贾宜 《社科纵横》2012,(4):139-141
网络在现当代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的重要手段。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在年会上正式将网络称为"第四媒体",即认为网络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新兴媒体。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低廉的获得需要的信息。网络环境下作品的广泛传播,形成了传统著作权人的复合性权利即信息网络传播权。拟从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念、特征、网络传播过程入手,探讨网络传播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李东  邢振超 《学术交流》2006,(11):91-94
USP论、品牌形象论、定位论三种营销传播理论在实际运用上各自侧重不同,而且在理论上也存在一定缺陷。IMB是系统完整的营销理论,但在实践中却最难运用。我国营销传播理论应进行系统、全面整和,并揭示营销活动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马丹 《社会》2015,35(3):168-192
本研究以2008年和2009年在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进行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和协方差模型探讨了社会网络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拜年网中朋友的比例、邻里互动频率和非正式社会参与都对生活满意度有积极影响,生活满意度与拜年网规模之间则呈现出“∩”型的相关关系。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大、朋友比例的上升和非正式社会参与频率的增加都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满意度,但邻里互动频率的变化对个人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社会营销是运用商业营销手段达到社会公益目的或者从社会公益价值出发推广服务方案,它是营销领域发展创新的产物。较之传统的市场营销理念与电视媒体产业相结合的营销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发展模式,社会营销在电视产业中的运行意味着电视媒体营销意识的飞跃和营销理念的升华。社会营销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营销是以社会价值为基本衡量点,它强调电视媒体要对社会公众负责,其活动开展的立足点是受众和社会效益,而不是媒体营销组织的利益。因此,通过探讨电视媒体进行社会营销的现实意义、社会营销在电视产业中的发展形式以及对策,旨在促进电视媒体的社会营销进一步光大。  相似文献   

20.
李荫榕  温皓 《学术交流》2004,(6):107-110
近些年来,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了WTO,又逐步进入信息社会,使得社会心理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飞速变革。社会发展对社会心理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积极影响为:个性化心理、主体精神得到张扬,依赖求稳心理向风险心理转化,由务虚变得务实;当代科技及网络的出现扩大了人们社会心理的时空范围。其消极影响为:社会心理冲突增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重新抬头,理想呈低层次趋势;现代科技增强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和盲从,网络也使人们产生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